APP下载

电网企业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初探

2020-10-27褚丽娜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全寿命周期电网企业成本管理

褚丽娜

摘要:电网企业作为典型的资产密集型企业,能否对企业资产全寿命周期进行高质量的成本管理至关重要,这与电网企业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通过对电网企业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工作进行相关研究和分析,以提升国内电网企业的资产效益水平,实现电网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关键词:电网企业;企业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电网的快速发展,电网基建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基建投资成本直接影响后续生产经营成本水平高低,电网企业亟需完善基建投资与后续支出管理有效衔接的管理方法。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决策方法,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LifeCycleCost,以下简称LCC)是从资产的长期效益出发,全面考虑资产的规划、设计、采购、建设、运行、检修、技改、报废的全过程,在满足安全、效益、效能的前提下追求最低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国外实践证明,推行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能够为企业节约可观的成本,促进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

1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内涵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企业总体效益的最大化,这一管理过程以企业的长期经济效益为前提。因此,企业内外部的综合资产都是其主要研究对象。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可以发现,这是一种能够全面降低企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成本的方式。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将综合相关工作设备、设施的管理方式,并与资金形成统筹考虑,确保企业的所有资产得到充分利用。在此基础上,再结合一些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升成本管理工作水平,帮助电网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国内的电网企业是长期处于发展中的企业,与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方式不谋而合。电网企业对这一方式加以应用后,企业资产管理的全过程都将得到深化和细化,相关的采购、安装、更新、维护等工作环节将实现全流程的闭环管理,再加上管理层的科学决策和综合实施,将有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2目前电网企业资产管理工作与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差距

2.1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决策机制和方法运用

还处于探索阶段一是规划方法中未充分考虑全寿命周期的总体成本优化。电网规划侧重对不同规划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寻求最佳的电网投资决策,对整个电网在寿命周期中的经济、环保、可靠性等各方面的效益和成本缺乏整体考虑。二是电网规划、可研、初步设计、运行维护各环节的决策方法有待规范和协调。没有建立适合各阶段工作特点的LCC方法作为决策依据,目前LCC方法仅在少数地方进行探索,整体研究和推广工作尚未展开。决策依据的不统一使规划、可研、初步设计流程中方案调整幅度较大,不利于科学决策的延续性和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的控制。

2.2对电网资产全寿命整体优化目标策划和细化不足、各阶段工作目标不完全协调

电网企业目前的项目资产管理模式强调阶段的划分和顺序性,规划、可研、设计、建设、运营等各个阶段由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和实施,对电网的新建、扩建、技术改造、检修计划的统筹考虑、整体优化方面还存在不足,缺乏对各个阶段管理目标的有效协调,项目时序和资金安排也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各阶段管理者往往主要关注本阶段的目标及需解决的问题,对整个系统考虑不够,往往能够达到局部优化和阶段最优,却难以实现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低。

2.3资产退役处置环节资源优化程度不足

根据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电力企业的资产管理实践,其输变电设备的使用寿命一般都达到40~50年,很多满足运行条件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设备目前仍在使用,一些企业还在考虑资产经济运行寿命之后的延寿问题。目前,我国输变电设备的运行年限普遍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对于退出运行的设备尚未建立在一定范围内统筹安排使用的机制,部分设备未到退役期,在尚有利用价值时即退出运行,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3电网企业开展全寿命周期管理的重点工作

3.1构建成本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需要建立一个符合标准的成本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分析评价指标和决策评价指标2个部分。这2项指标就是企业全寿命周期成本预测值的依照标准,其中分析评价指标可以帮助企业找出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产生差距的原因,更清晰地了解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极采取相关措施进一步提升优势、填补劣势,并借此帮助企业在市场中树立品牌;评价类指标可通过设备单体的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对不同设备(包括厂商、设备类型等)的实际表现进行评价,进而提升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这一过程侧重全周期,因此构建和应用决策评价指标所花费的时间通常较长。

3.2建立并完善资产全寿命周期决策机制和方法

一是不断完善电网规划方法。从电网的整体效益出发,综合考虑电网规划中涉及的新建线路、站址确定、设备选取、可靠性指标、环境指标、负荷预测等众多因素对电网整体的影响,以电网整体优化作为决策依据。二是规范和协调各环节的决策方法。基于LCC评价方法,明确电网规划、可研、设计、大修、技术改造等环节的决策方法及依据。

3.3建设集成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强调信息的集成,即在不同管理过程需要进行大量的信息共享、传递,通过建立信息高度集成的资产全寿命管理信息化系统,将不同业务及管理过程间相互独立的信息进行充分融合与集成,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只有实现各类资产管理信息的紧密集成和高度耦合,同时将资产全寿命周期各个领域的管理流程和管理策略固化到信息系统中,才能使资产的各项管理工作真正落地,实现闭环管理。

1、在基层业务执行层面,通过打破部门界限和业务流程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规划、立项、初步设计、招投标、建设、运行和退役的一体化管理和资产实物管理、价值管理的高度统一,提高资产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益化水平,并实时采集业务信息为管理分析或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

2、在业务管理层面,通过全方位的信息共享,物资、项目、生产和财务管理人员可实时、动态了解资产规模、结构、状态,资产的投资,项目总体进展情况,设备的健康和运行状况等资产规划、建设及运营等信息;通过定义分析模型,如资产绩效管理分析、投资项目优选、电网长期规划、检修计划优选、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等,满足企业相关业务管理部门的分析及考核要求。

3.4建立资产效益责任追究制度,促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合规性

为了使电网企业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需要进一步贯彻和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例如,相关人员如果在某项决策上发生失误,并且给企业造成了经济层面的损失和品牌层面的不良影响,企业就需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对其进行处理。此外,针对相关人员分管范围内工作效能低下等情况也要进行严格处理,明确的责任制度和奖惩措施将对企业发展形成良好的促进作用。

结语

电网企业是一类长期处于发展中的企业,做好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工作尤为重要。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根据电网企业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适时加以调节,不断对管理方案进行优化和完善,从而对电网企业的发展形成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毛育东.全寿命周期费用视角下的电网企业成本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6.

[2]牛衍亮,周直.浅谈设计阶段的工程成本控制[J].山西建筑,2007(34).

[3]翟煦.基于壽命周期成本理论的火电建设项目后评价研究[D].2009.

猜你喜欢

全寿命周期电网企业成本管理
BIM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
BIM在建筑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研究
电网企业加强管理会计建设研究
电网企业经营管理法律风险分析及管控建议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对军工企业成本管理开展评价工作的探究
加强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
现代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成本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