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价值观产业链联盟注定失败(观察家)

2020-10-27曹朝龙

环球时报 2020-10-27
关键词:产业链供应链

曹朝龙

最近有两个关于“重组产业链”的消息引起了舆论关注。一个是由美国在台协会(AIT)与台湾“外交部”“经济部”、欧洲经贸办事处、日本台湾交流协会合办的“重组供应链:促进理念相近伙伴间之韧性论坛”。该论坛发表的联合声明称,将强化理念相近区域的供应链重组及韧性的咨商与合作。另一个则是澳大利亚、印度和日本三国贸易部长虚拟会议,该会议决定启动所谓的“供应链韧性倡议”(SCRI),并在年底前建立供应链合作框架,实现印太地区的供应链韧性。

这两个会议都是在中美关系日益紧张的局势下召开,似乎有意配合美国主导的重整全球产业链、“遏制中国”的战略,外界的评论也倾向认为这两场会议均发出了以政治理由实现产业链“脱钩”的信号。那么,问题是相关国家尤其是美国,有没有可能把全球产业链领域“政治化”“意识形态化”呢?

众所周知,产业链是指从研发、设计、原材料供给到产品制造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产业关联,它涉及到供给与需求、行业分工、资源整合、上下游产业配套诸多要素。作为制造业大国的中国,由于工业门类较为齐全,经常被视为“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国家”。但是中国完整产业链条的形成并不是基于人为的、政治的有意打造,而是顺应全球化趋势,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遵循市场和经济规律的结果。

一方面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条普遍规律。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积极推动国内改革、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得全球的人员、技术、服务、信息快速向中国集聚。过去40年全球产业链的形成,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全球资源配置市场化的结果。

另一方面,中国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加入WTO之后进一步扩大全球贸易规模,发挥出了工业制造优势,最终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和产业链条。在产业链形成过程中,虽然中国与西方的政治制度和道路不同,但在推动工业化方面一直遵循了客观的经济规律。事实证明,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不同政治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完全可以共同形成全球产业链。

如今,美国政府试图“全面摆脱对中国的依赖”,打造一个所谓民主国家的产业链,这不仅违背了产业链形成的市场经济规律,也不符合中国经济过去40年发展的事实。

据统计,美国在华投资企业约6.7万家,大约60%的投资为制造业领域。其中相当一部分,包括像辉瑞这样的药业巨头在中国的分公司,更多是在中国采购、中国生产、中国销售。这些在华企业或分公司在生产上与美国联系不大,只是每年把在中国赚的巨额利润汇回美国。由于这些美企的市场本来就在中国,如果搬回本土既不可能在美国生产再运到中国销售,又不可能在美国销售,因为美国本土的供销原处于平衡状态。根据中国美国商会2020年发布的《美国企业在中国白皮书》,在华美企仍对中国市场抱有信心,一些企业还表示将增加在华的投资。

中国在8月份的对美出口同比增长了20.0%,较7月提高7.5个百分点,升至年内最高;自美国进口增长了1.8%,当月对美贸易顺差为342亿美元,同比增长27%。可以看出,即使面对美国的全方位打压,中美贸易数字也远远超过了预期,仍然保持了发展状态,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美国在两国贸易上的无可奈何。

但是,由于美国接下来还有可能采取包括建立基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小圈子”孤立中国;通过行政高压手段开展对华科技战、切断高科技产品的供应;通过贸易战、关税等措施压迫中国;通过税收、补贴等经济优惠强令关系战略安全的跨国企业离开中国;通过军事碰瓷、发动局部热战恶化营商环境等手段。短期内,这些手段会对中国的企业制造障碍,对国民经济造成一定伤害。

然而从长远来看,这些困难又是暂时的。从人类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凡是违背经济规律的行动很难有持久性。中国自身有着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巨大的消费市场,坚持双循环战略,用意识形态拼凑的产业链最终会像建立在沙滩上的建筑而土崩瓦解。

美国打造以意识形态为基础的产业链是以妖魔化中国为前提的。其把中国的改革说成是倒退,把中国的开放说成是输出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但谎言终究不能持久。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与全球经济已经深度交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测算,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仍居世界首位。中国可以打好“经济”这张牌,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稳住在华的外国企业,特别是美国企业。同时,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吸引更多外企到中国投资,进一步提升中国在经济上的竞争力,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

(作者是尚道社会研究所研究员)

猜你喜欢

产业链供应链
渝北:建设产业链上的经济大区
农业产业链组织与规模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
推进内蒙古产业链现代化的思路和举措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成立
基于供应链环境下乐山某超市供应商的选择
基于供应链环境下乐山某超市供应商的选择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重庆将重点打造千万亩产业链基地
Apple Watch产业链上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