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沅陵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2020-10-26杨明友

神州·中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沅陵县现状对策

杨明友

摘要:发展油茶产业是一项农民增收、生态增效、利国利民的德政工程。油茶产业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是严把区域规划、良种壮苗、细致整地、认真栽植、抚育管护、施肥、修剪、防病治虫等关键技术。认为根据沅陵县的实际情况,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户自愿的原则,创新模式,走规模化,公司带动,大户开发,群众参与,优质高产高效的林业发展之路。油茶产业项目将发挥较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油茶产业;现状;发展;对策;沅陵县

1引言

发展油茶产业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国家粮油安全保障和民族长远发展的高度,着眼于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是一项“农林增收,企业增产,政府增效”的利国利民工程。它对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实现林业与农业和谐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沅陵县自然、社会基本情况

沅陵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怀化市北部,沅水中下游,雪峰山脉和武陵山脉之间,地处东经110°05′31″—111°06′29″,北纬28°04′26″—29°02′26″之间。东与桃源、安化接攘,南与溆浦、辰溪相连,西与泸溪、古丈、永顺相接,北与张家界市的永定区毗邻;素有“湘西门户”、“南天锁钥”之称。南北长106km,东西宽98km,总面积5852km2。是全省地域面积最大的县,占全省总面积的2.86%。全县辖23个乡镇,499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65.93万人,农业人口58.65万人,非农业人口7.28万人。境内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林业用地面积685.6万亩(占总面积874万亩的79.2%),有林地面积577.2万亩,森林覆盖率71.23%,森林总蓄积量1751万立方米,林木绿化率76.2%,全县GDP:134.56亿元,财政收入12.37亿元,全县人均收入4275元,林业总产值16.58亿元,占财政总收入12.3%。是湖南省重点林业县(区、市)和湖南省十强林业县之一,属中山丘陵地貌,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6℃,年平均降雨量为1440.9mm,年平均无霜期272.7d,年平均日照为1517.3h。境内气温适宜,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光热充足,对油茶的生长十分有利。

3沅陵县油茶产业现状

沅陵县油茶栽培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曾是全省油茶主产区之一。新中国建国以后,油茶林面积发展较快,产量稳步上升,至20世纪80年代我县油茶林面积达1.608万hm2,年产茶籽0.6万t。到2003年全县油茶保存面积仅0.615万hm2,年产茶籽0.2万t,主要分布在七甲坪镇、五强溪镇、官庄镇、筲箕湾镇、太常乡和二酉苗族乡等地,其它乡镇亦有零星分布。这些保存下来的油茶林基本上属于放任管理,有收便收,无收不管的粗放经营类型。由于茶籽总产量逐年降低,全县现在保存下来的油茶加工企业只剩31家,都属于小作坊式生产,产品只有茶油和茶枯,油茶增值能力差,经济效益一般。为了全面提升油茶产业化水平。我县已成立了油茶开发领导小组并组建了工作班子,出台了鼓励发展油茶产业的一系业政策,从加大资金投入,推广油茶优良品种和科学的管理技术入手,引导油茶产业健康发展,目前我县油茶产业开发已经起步,来势较好。

4 沅陵县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造成我县原有油茶林资源越来越少,新开发的油茶基地质量标准参差不齐,油茶产业总产量不高,产值不大,没有形成产品优势和产业优势这一现状的原因,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

4.1原有油茶林树龄老化,经营粗放,大部分油茶林低产低效

我县油茶林在以前的习惯性经营过程中,一般是逐步把50年以上老树砍掉,同时把人工更新或天然更新下种生长的幼树留下,以维持油茶林的更新换代。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人口流动增加,外出打工人员越来越多,全县近70%的油茶林因无人管理而老化,人工更新措施则大部分已经停止。造成现有油茶林残次林分多,树体结构差。单位面积产量低,一般666.7m2产茶油仅2~3kg。根据全县统计结果,丰產林分比例不足10%,而低产林分占70%以上。

4.2低产林改造缓慢,引进良种力度不够,油茶品种单一

长期以来我县油茶生产大部分任其天然更新,部分地方采用实生种子繁殖苗木造林,这些油茶林面积占我县油茶面积的绝大部分,这也是我县油茶一直以来产量低、效益差的根本原因,严重削弱了群众发展油茶的积极性。由于受交通、经济等条件限制,我县低产油茶林品质改良、良种引进及新造油茶林进展十分缓慢,品种单一现状没有多大改变,近几年全县完成油茶抚育性低改仅2.4万亩。

4.3油茶新造林基地普遍存在重造轻管现象

全县2009-2012年度借助国家油茶产业发展项目和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油茶项目共完成油茶新造3.7万亩。抚育培管较好的基地不到2万亩,部分开发业主受资金和劳动力的制约,油茶基地抚育培管不能按照技术要求落实到位,半数基地一年只抚育一次,施肥严重不能到位。可能会导致造一片,荒一片的现象,五年后很难达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4.4油茶商品化程度低,加工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

由于沅陵县现有的油茶加工企业规模不大,设备陈旧,长期以来,全县油茶加工处于低水平的粗加工阶段,许多油茶产区甚至还沿用土法压榨提取茶油,加工的产品主要集中在食用油上,色重易产生沉淀,无法作为商品在高档市场上市,加上没有精加工企业,在高等级的保健茶油开发、化妆品茶油的炼制深加工、茶枯提取茶皂素、茶壳的综合利用等技术工艺上根本没有企业能够生产,使得油茶增值能力太低。

5沅陵县油茶产业发展对策

基本思路:制定油茶产业长期发展规划,落实相关扶持政策;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大力发展油茶林基地;坚持新造油茶林和低产林抚育并重的方针,有效推动全县油茶产业发展壮大;巩固现有油茶开发成果,确保开发一块、成功一块、受益一块;注重科技服务和科普教育,加快良种油茶推广力度;培植加工龙头企业,促进我县油茶加工产业健康发展;进一步优化油茶产业发展环境,为油茶开发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5.1 制定油茶产业长期发展规划,落实相关扶持政策,推动油茶产业稳步发展

结合我县实际,按“一群二带”三个区域进行规划布局,各产业区域发展的规模、分步实施的各项指标都已明确。全县油茶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初步确定,同时出台了《沅陵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油茶产业的实施意见》;《沅陵县油茶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总体规划、相关政策虽然很好,但关键重在落实和坚持,不能时冷时热,政策兑现要及时、服务要跟上、督查要到位。同时在资金投入方面除政府出台的配套奖补资金外,还要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推行林权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建立小额贷款扶持和银企合作机制,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促进油茶产业资金主体多元化。

5.2 创新发展模式,促进油茶产业基地化、集约化、规模化

继续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户自愿的原则,创新模式,走规模化,公司带动,大户开发,群众参与的路子。

①引进一批有实力的公司来我县发展油茶产业。

一是土地造林模式。按照放活经营、规范流转的林改要求办理林地使用权转让手续。租赁期限为30-40年,租金一年一付或者一次性付清等办法。即公司+基地模式。二是采取农户土地入股的造林模式,(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公司负责基地的所有投入,农户以土地入股,以股按7:3或8:2比例分成。目前落户我县的油茶开发企业有:湖南生态茶油有限公司、大博农林开发有限公司等8家油茶开发公司。实现公司得发展、林农得实惠的发展模式,达到双赢多赢的效果。

②成立专业合作社开发油茶。现已成立以荔溪乡芦洞村支部书记张卫东为负责人的荔溪乡芦洞油茶专业合作社。二年来新造油茶林近1000亩。沅陵镇白岩界油茶栽植专业合作社,现已完成油茶开发面积2100多亩。二酉乡鑫盛油茶专业合作社在二酉乡完成油茶开发2005亩。以魏旺辉牵头成立的怡康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2011、2012年度在官庄镇黄壤坪村实施油茶新造2160亩。这一模式要进一步巩固完善,提升开发质量,确保林农的利益不受损失。

③鼓励大户承包造林。縣乡两级政府要正确引导当地的返乡农民工及当地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商人或农民投资造林。集中连片开发油茶林100亩以上,可以享受500元/亩政府奖补资金。目前我县涌现出了像黄清龙、罗卫国、潘军等一批青年农民投身油茶开发之中,集中开发面积均在500亩以上。在全县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应加强宣传推广。

④林农联户造林。对于立地条件较好,集中连片造林难度较大,而农户对油茶开发积极性较高的,要正确引导他们自主开发或联户开发。以村为单位相对集中连片造林在100亩以上的同样享受政府的奖补资金兑现,对于小面积开发(2亩以上)政府提供油茶优质苗木(折合奖补资金300元/亩),这一模式较为灵活群众乐于接受,目前发展趋势较好,前景不可忽视。

5.3坚持新造油茶林和低产林抚育并重的方针,有效推动全县油茶产业发展壮大

我县原有油茶林9.2万亩,其中低产油茶林4.2万亩,占47%,为了充分发挥现有油茶林地的作用,提高林地的产量,增加林农的收入,我县对原有油茶林进行了总体规划,特别是对低产林进行分类别、分年度实施改造作了详细规划设计,并制定了奖补政策,验收合格后按刀抚100元/亩、垦复300元/亩奖补兑现。全县申报低产林改造的积极性很高。目前全县已完成油茶低产林抚育改造2.4万亩,林分质量得到了一定改善,效果明显。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发展油茶产业的认识,使更多的群众自觉投入到油茶低产林改造中来。

5.4巩固现有油茶开发成果,确保开发一块、成功一块、受益一块

巩固开发成果是确保油茶产业开发成功的基础,经济林开发要始终坚持“一分造,九分管”的经营理念。对过来油茶新造林基地要针对不同的造林年度、幼林的生长状况、抚育培管落实情况等实际现状,以小班为单位“对症下药”,业务主管部门要做到心中有底,服务要跟上、督查要到位,并与开发业主共同制定陪护管理对应措施,强化后期抚育、施肥、修剪、防病治虫等生产环节常抓不懈,真正做到规模开发、科学管理,着力提升油茶产业开发质量,有效杜绝重造轻管现象的发生,确保油茶基地建设开发一块、成功一块、受益一块。

5.5  多方融资为基地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1、坚持政府引导。对于大规模的集约开发基地,新造园成片面积100亩以上、低产改造园面积达300亩以上的开发业主实行奖补政策,经省、市、县验收合格后新造园每亩奖补800元,抚育改造每亩奖补100-300元(刀抚100元/亩、垦复300元/亩),补助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种苗和标准园建设。

2、搞好资金整合。除国家油茶开发项目资金每亩补300元外,从县财政、发改、移民、林业、扶贫相关局每年从开发项目中挤出一定量的资金用于全县油茶开发,设立专户、专帐管理,做到专款专用。

3、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与金融机构沟通、协调,优先支持发展油茶业。通过推广林权抵押贷款、小额贷款等办法,扩大造林业主和油茶加工企业的信贷资金规模,简化贷款手续。同时鼓励民间资金向油茶产业集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油茶产业资金主体多元化。

5.6 培植加工龙头企业,促进我县油茶加工产业健康发展

发展油茶生产,必须着力深化茶油精加工利用技术,在条件具备的基础上,可以协助油茶精深加工企业开展茶油、茶枯、茶壳等油茶产出物的深加工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对来沅进行油茶精深加工生产的企业要给予优惠的扶持政策,促使其得到健康快速的发展。通过培植油茶加工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油茶系列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最终达到林农增收、企业增产、政府增效的三赢结果。

6小结

总之,要大力发展沅陵油茶产业,首先要优化油茶产业布局,以建设高标准生产基地为基础,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打造精品为重点,推进油茶产业化经营,提高综合效益。要创新发展思路,坚持科技创新和综合开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品附加值;要加大投入,做好立项协调工作,争取国家有关经费,吸收更多社会资金;要加快科技创新和新产品开发,促进油茶加工业的发展;要完善资源流转机制,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动油茶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要创造条件健全林业保险机制,鼓励林农积极参保,降低产业风险,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加快我县油茶产业发展,促进我县林业产业化建设,达到林业增效、林农增收、改善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永忠.《油茶栽培技术》.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8

[2]《沅陵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油茶产业的实施意见》.沅政发(2010)2号.

[3]《沅陵县发展油茶特色产业管理办法》.沅政办函(2013)66号.

猜你喜欢

沅陵县现状对策
沅陵:挥洒笔尖,展示风采
诊错因 知对策
怀化市沅陵县部署教育信息化工作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沅陵县稻田养鱼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湖南沅陵县:土壤有机质提升——地力综合培肥项目实施进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