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创新探析

2020-10-26叶欣

卷宗 2020年19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模式大学生

叶欣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校企合作主要由国家政府出面,校企双方互动较少,常用讲座模式,强制学生参加,效果不尽人意。大学生就业期望较高,然而难以如愿,创业也缺乏创新思维和资金。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大学生就业创业,需要高校改变人才培养理念,保障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利益,校企积极双向沟通,由专人负责对接,并采用多种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校企合作模式;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

就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很多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述,而忽略实践技能培养,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以及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等,这就导致人才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不利于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而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则更加容易,通过校企合作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实践基地,大学生能够在实践基地中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从而能够增强其知识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这对于其后期更好地实现就业创业十分有利。

1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实践现状

1)校企合作的现状目前,校企合作主要由国家政府出面,校企双方互动较少,常用讲座模式,强制学生参加。校企合作原本是我国大学生培训、教育创业技能的重要形式,然而校方往往宣传、形式有余,而执行不足,举办的大学生创业大赛很少能够坚持下来。在企业方面看来,大学生只是学了许多知识,缺乏实践能力,不符合企业的需要;创业也几乎不可能成功,创业成果向市场的转化也很缓慢,所以,为此投入精力和时间就很不划算。从学生方面说,由于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是企业领导进校开办创业讲座,不管学生有无创业意愿,都强制学生听讲,否则就扣学生学分,所以学生并不愿意听讲,只能例行公事。所以,目前,校企合作的效果不尽人意。

2)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大学生的就业期望较高,然而大学生连年增多,致使劳动市场趋于饱和,竞争激烈,很多大学生无法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一些大学生因此自主创业,然而困难重重,一部分是因为在大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受到了忽视,教授创新创业的教师自身却既不曾创业,也未经创新创业培训。而且,大学生缺乏创业资金。

2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创新

2.1 校企合作的具体途径

高校可以联合企业建立起校内实践基地,以培训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企业可以通过向高校提供实验室经费的方式,借用高校的人才资源与设备对产品或新技术进行改造。这样不仅能够推动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企业还能得到发展。而学生在校内所进行的创业项目应当由企业进行最终审核,判断其是否能够满足社会需求,检验其实践能力是否达标。企业和学校可以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实训基地,让学生体验企业的工作环境,了解工作内容,可以根据工作需求完善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使自己成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可以通过各类竞赛活动吸引更多学生参加校企合作项目以公开报名的方式召集学生,再通过各类培训增强学生的能力,最后筛选出最优秀的学生参与比赛,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高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相关的专业技能比赛,能够促进大学生技能的发展,提高学生对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与企业可以以创业项目为合作内容。校企合作通过整合资源、充分利用对方的优势资源以达到的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校企双方可以联合起来,共同开发项目,让学生参与项目的开展,企业提供相应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指导,让学生了解相关程序,为以后的创新创业做积累。除此之外,项目的建设成果可以服务于高校与企业,能够让校企双方受益。

2.2 针对人才培养制度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变革

在实践的操作过程中,要确保校企合作深度和广度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从根本上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问题。结合学生的专业需求,设定更高效、更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劃,结合学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难题,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通过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和优化,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水平。在校企合作模式之下,要把培养应用型就业和创业人才作为基本目标,并给予高度重视,让教师的顶岗培训进一步常规化、规范化、制度化,使学生在校内的学习和企业岗位的实习充分融合,使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这样能够使校企合作模式更高效,也更有针对性,使学生的视野得到进一步开拓,确保学生对专业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在应用能力方面有更大的提升,从而成为高素质的专业型技能型人才。与此同时,在企业的实践过程中请教企业内部专业人员,可使学生的专业缺陷得到有效弥补,积累更多的岗位经验,并提高自身的社会交际能力。在大多数的企业人才引进过程中,往往特别关注个人能力,同时,要求具备工作经验,因为针对员工而言,丰富的工作经验为日后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从而使其在具体的工作中凭借自身的经验和优秀的交际能力等综合素质与企业发展需求相契合,从最大程度上提升自身的岗位适应能力。

2.3 基于校企互动完善就业创业师资队伍

校企互动在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实效性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其中一个非常突出的优势就是通过校企互动能够培养更高水平的就业创业师资队伍,促进校内指导教师与企业导师的专兼职队伍整合,保证师资资源的优势互补。其中,校内导师可以在理论教学和基础技能指导方面发挥专业指导作用,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企业导师可以就创业实践,对学生进行指导,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业能力,同时也能够给学生提供一线信息,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良好条件。学校可以选派教师到企业当中进行挂职锻炼,同时也可以积极吸纳企业导师,充实校内的就业创业师资团队,保证就业创业教育的有效性。

2.4 合理进行思想观念的转变,进行共赢合作模式的寻求

高校要想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必须要对当前现有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制度进行改革和优化,使得其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形势,为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奠定基础。第一,高校领导应当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明白校企合作对于人才培养的有用价值,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开展校企合作,需求合作共赢的新模式,达到校企双方共同的胜利。第二,在校企合作模式中,高校应当深化自身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将传统的教学-就业二元人才培养制度改革掉,构建科学化的教学-实践-就业三元人才培养制度,有效协调和统一教学、实践以及就业。第三,高校应当根据时代发展的趋势和实际情况对自身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及教学理念等进行革新,确保自身的人才培养体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教学理念较为先进,如此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第四,高校还应当注重自身的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一批专业素质高、实践技能强的教师队伍,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有力开展奠定基础,推动大学生更好地实现就业与创业。

3 结语

为满足当前深化各项事业改革的要求,国家提出“双创”发展理念,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生产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是打造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培育创新创意人才方面有着独特优势。高校需要依托时代环境,将校企互动作为重要突破口,深入探究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的有效路径,加大资源和优势整合力度,在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协作与深度互动当中保证人才培育质量,开辟就业创业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邵作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5):12-14.

[2]胡桃,沈莉.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7(2):91-94.

[3]王景.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路径[J].经营与管理,2015(6):146-149.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模式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校企合作模式在中职汽车营销教学中的应用
呼和浩特高职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调研报告
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