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中的运用

2020-10-26周洁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6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周洁

摘  要:本文中的生活化教学注重从学生的情绪、对于生命的认知以及社会的认知着力,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生活认知与此门课程之间的合力,让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观,提升个人的行为约束能力,并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能力、运用能力,最终达到增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并未注重构建道德与法治知识与学生生活以及社会的连接,或是浅尝辄止式的讲授,并不注重深入解析,导致学生将此门课程看成是知识的学习,并未真正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从而造成“感而不动”的尴尬教學局面。针对这种状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构建此门课程与学生认知以及生活的连接,让学生运用个人生活体验,深入思考此门课程知识的内涵,从而得出具有个人独创性的见解,提升个人的行为约束能力,获得思想境界的提升。本文注重从生活教学、自主探究以及社会实践三方面进行解析。

一、运用生活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

众所周知,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情绪变化波动大,不具备较强的情绪控制能力,这种状况也极易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为此,教师应注重运用此门课程的知识,开展学生情绪控制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此门课程的实用性,最终达到增强学生情绪控制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开展《做情绪的主人》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生活化的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并在此过程中,引入学生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照见平时的自己,并讲授相应的情绪控制的方法,提升学生情绪控制能力。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注重从以下几点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第一点,引入情境。教师运用文字,对引入的多媒体情境进行简要介绍:一位学生因为英语没有考好,导致学习成绩排在了班级的第12名。由于这件事情,这位学生的情绪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开始产生强烈的自我怀疑,并自暴自弃,常常旷课,甚至深夜到网吧。第二点,让学生“照”镜子。教师对学生说:“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状况?”有些学生看到此视频,以及听到教师的问题,不觉低下了头。第三点,教授知识。教师对学生说:“情绪是每个人必有的。我们不能做情绪的奴隶,而是应该掌握情绪控制的方法!”与此同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常见的几种情绪控制的方法,邀请情绪控制较好的学生分享个人的成功案例。通过运用生活化的方式,教师让学生在道德与法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照镜子,并懂得不良情绪的危害以及控制情绪的方法。

二、采用自主探究法,培养学生正确生命认知观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而且仅有一次。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认知观,既要让学生感受到生命无价,又能真正思考如何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从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生命观,让学生在道德与法治的学习过程中受益。本文注重从自主探究的角度,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

例如,在讲授《生命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结合相应的视频,思考生命的真正意义,并从个人的生活着力,思考何种生活对于自己更有意义,如何得到这种有意义的生活。在此,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简要介绍。首先,播放视频。教师运用多媒体,简要播放苏轼的一生,并让学生通过思考苏轼,联想自己,感悟生命的内涵。其次,留时思考。教师为学生提供十分钟的思考时间,并让学生思考个人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最后,开展交流。通过和学生的交流,给教师印象最深的是小洛的回答,他说:“我认为生命的意义是让自己爱和爱着自己的健康、快乐!”通过运用自主探究的方式,教师真正让学生思考此门课程的内容,加深对生命的认知。

三、使用社会实践法,培养学生科学社会认知力

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离不开社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社会实践的方式,真正让学生走出对社会象牙塔式的认知,真正更为科学地认知社会、了解社会,促进学生科学认知社会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讲授《奉献社会》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社会实践法,让学生为敬老院的老人服务,并在此过程中加深对人生的认知,对社会的认知。与此同时,教师积极地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的思维从个体延伸到这个社会的群体,加深对社会的认知。教师运用文字,简要介绍与学生的一段对话。小洛说:“通过这次活动,我真正感受到人会经历生老病死的阶段,照顾今天的老人是在照顾明天的自己!”教师说道:“你的观点没有错。这是从时间的角度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也可以从空间的角度,比如,我们都在用彼此劳动的成果,即农民伯伯用工人叔叔制作的手机,工人叔叔用农民伯伯种植的蔬菜。”

总而言之,在开展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着力,并构建学生生活与此门课程之间的连接点,让学生深入思考知识,理解知识,并运用个人对知识的理解指导生活和人生!

参考文献:

[1]陶艳秋.利用生活化教学法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J].中国新通信.2016(04)

[2]吴卫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教学法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2)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