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及实践

2020-10-26马小凤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6期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马小凤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让知识教学与素质教育得到融合,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做有效教学的探索,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核心,注重语文知识学习和应用的需要,把握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让课堂中的语文知识学习可以成为提升素养认识和综合能力的行为,也使语文教学能够得到有效性提升,保障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有利于语文成绩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新课改

引言:

新课改让高中语文课堂的教育思想发生了转变,教学关系上从主次变成了平等合作,教学目标上从成绩变成了综合素质,所以教学方式和方法都需要作出革新,并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参与到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以知识的深度学习为策略,带动语文素养和个人能力的成长,实现高效教学。但是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语文知识的人文性和学习的差异性,把握课堂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状态,以让学生能够有思维和思想的深入,保证教学质量。

一、自主思考与合作学习有机结合

在目前的高中语文课堂中,自主学习是学生进行知识获取的主要方式,也是提升知识理解,实现深度教学的有效方法。但是课堂中的自主学习开展受限于学生的能力和基础差异[1]。统一性的开展下,学生的参与性并不强,而且自主学习的成果无法得到保障,久而久之就容易造成消极对待,影响自主学习的意识。针对这种情况,课堂中应将自主思考与合作学习做有机结合,引入信息技术的应用,将课堂做出拓展,以此使学生的自主思考有充足的时间,也能得到教师的指导,而学习的成果和问题也能在学习中得到实效解决,可以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

有机结合的策略上主要以“翻转课堂”为主,通过信息技术进行预习指导,帮助学生完成理解认识,而在课堂中则组织合作学习,营造共生学习环境,保证理解认识。比如在《鸿门宴》课文教学中,就可以制作微课指导学生的预习理解,让自主思考能够有效进行,从中完成解析,形成阅读理解,认识和理解问题;然后在课堂中则针对微课指导内容组织合作学习,让学生将预习成果做表现,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课文解读,解决实际问题。在此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具体的过程参与,也有实效的知识理解,可以推进知识理解和个人能力的成长,让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所成长。

二、审美阅读与情感表达融合开展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阅读是核心学习方式,需要在课堂中对学生做引导,从而保证深度阅读理解,建立中心思想下的阅读分析,有综合知识内容的积累和语文知识结构的建立。在方法上需要将审美阅读与情感表达做融合,让学生的阅读理解带动个人思想认识的成长,并通过语言建构得到表达,有助于思想内化,也能培养良好的阅读分析能力。比如在《拿来主义》课堂教学中,在教学互动和目标设定上就要以文章中的论点作为核心,尊重学生审美性阅读的个性化理解,在讨论中促进学生对文章观点的认同,并能以此观点做深度解题,之后则开展情感表达环节,让审美阅读理解的过程变成能力,形成素质教育。审美阅读与情感表达的融合让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会有多元化的理解认识,但是能够建立统一的思想认识。这对于阅读分析能力的提升和素质教育的开展都有帮助,可以促使学生阅读能力的自主发展[2]

三、建设开放课堂实现能力的培养

高中生有一定的知识体系,并且个人思想认识已经建立核心观念,在语文知识的人文知识学习中也就会有个性化的理解认识,但是这种个性认识不全是正确的,会有一定的不足。对于此,就需要建设开放课堂,让学生的想法有表达的空间,学习和应用有实践的行为,综合性能力有实效养成。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极为有利,有助于个人想法和认识的成长,也能提高高中生的语文学习兴趣[3]。以《故都的秋》为例,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表述自身对于秋的认识和看法,并与课文中的描写作类比分析,使课堂变成一个探究分析的过程,学生的自主思维理解有表现的机会,教学的开展也能让学生有综合素质的成长,有助于背景下的分析理解,提高课文的解题程度。

四、注重素养和德育的教学有效性

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有效课堂教学的定义除了知识理解和能力提升之外,还要注重素养和德育的培养,让学生通过知识学习获得全面发展。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将素养和德育进行渗透,使学生通过感知和感受做审美建构,并在实际行为中建立综合素质。比如开展讨论分析、论点阐述,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语言素养,也能让个人思想认识得到理解性的分析;组织语文学科的文化整合,整理知识内容,可以带动审美和文化素养的提升,而学生在其中也能获得深层次的感受,有助于道德品质的成长。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将学生作为核心,在方式方法上做主动创新,把握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注重审美阅读的内化吸收,组织开放课堂的能力锻炼,落实素养和德育,使学生可以在知识的获取中有综合素质的成长。但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建设中,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保证学习行为的主动性和感受的愉悦性,以确保学生可以在知识的探索过程中变得积极主动,有兴趣和习惯的提升,可以提高教學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秀芳.高中语文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J].成才之路,2020(18):100-101.

[2]潘金香.新课程环境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析[J].学周刊,2020(20):82-83.

[3]苏博.语文课堂:聚焦“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华夏教师,2020(14):72-73.

猜你喜欢

新课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