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建设银行驻陕西汉阴县三柳村第一书记段泽:发展金银花产业红红火火,村民等靠要思想慢慢褪去

2020-10-26李玲

中华儿女 2020年12期
关键词:金银花第一书记贫困户

李玲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要实实在在为群众考虑,要让大家得到实惠,觉得跟你干生活慢慢变好,让他们觉得你是干实事,否则没有公信力,干不下去”

“他来到我们村,道路变宽敞,房屋变漂亮,家里收入提高,还能在家门口就业,不用背井离乡……”说起中国建设银行驻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双河口镇三柳村第一书记段泽,村民竖起大拇指点赞。

2018年7月27日,新婚不久,段泽接到通知,到汉阴县三柳村担任第一书记。没有豪言壮语,他提起行李,开车前往。从那时起,三柳村就成为段泽第二故乡,访贫问苦,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排除困难,发展产业让村民富起来;扶智也扶志,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免费发蛋鸡鼓励村民养殖,通过电商获益

城里生、城里长,硕士毕业后到银行工作,段泽对农村理解停留于好山好水和 “农家乐”,报名时甚至没想到自己会被选中。接到任务时,段泽才真正意识到,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不简单。他退掉和新婚妻子蜜月旅行机票,简单收拾起行囊,踏上扶贫之路。

刚到村里,村民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就让段泽体会到心理落差。这里几乎看不到年轻人。猪肉不像城里超市分门别类卖里脊、排骨,而是以“四指膘、一掌膘”来分类,养猪利润好则五六百,如果碰到猪瘟颗粒无收还得赔钱。

面对陌生工作环境,要想融入农村成为行家里手,一切得从头开始,段泽立即对所辖村民进行逐户上门走访,摸排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段泽调研发现,汉阴县土鸡蛋营养价值高,村民依山而居,鸡蛋成为山珍奇货。但运不出去,远在深山无人知。段泽挨家挨户走访,说服村民一起养鸡脱贫。

村民们不理解,“这东西这么好卖吗”?他们更不理解电商。段泽便先免费发1000只蛋鸡给村民,鼓励他们养殖,承诺高价收蛋。

第一批村民很快獲得收益,终于相信这个年轻“第一书记”。

很快,段泽陆续发出1万只蛋鸡,每天收蛋四五千颗。这些土鸡蛋装箱后被放到建行“善融商务”平台,第一期10万多颗几天内售卖一空。如果按照户均养殖100只鸡,每月仅该项收入就能达到1800元。尝到主动脱贫甜头,村民积极起来,原先看天吃饭闲散劳作节奏从他们身上慢慢褪去,他们开始关注市场规则、网络科技。

段泽说,帮扶弱势者,最大意义在于激活他们主动劳作动力,让他们依靠自己劳动增收脱贫。

段泽针对包联贫困户,定期走访、慰问、解决困难。卢松今年32岁,曾在浙江打过几年工,期间不幸患上急性脑膜炎,几番抢救后挺过来,但因脊椎受损失去下肢活动能力。2014年,他被识别为贫困户。“正是20多岁大好年华,却只能在家闲着,靠父母和低保养活,这种滋味真难受。”回忆起那段日子,卢松感慨。

段泽不仅在生活上关照卢松,更帮助其参加“云生产”活动。段泽介绍,建设银行为扩大精准扶贫覆盖面,将信息凭证录入业务外包给信息科技运营商,在建设银行定点扶贫地区建立集中式“云生产基地”。通过手机端,贫困户只需将银行单据脱敏处理后将信息按规范格式录入、提交,就可获得相应回报,等于贫困户承担打字员角色。卢松参加“云生产”活动,直接增加收入已达1.4万元,远超收入脱贫标准。如今,三柳村村部已设立村口分布式“云生产站点”,精准服务残疾人、留守妇女以及不具备外出务工条件贫困人群就业增收。

段泽从村情实际出发,从群众所需、所盼、所想出发,对于三柳村基础设施方面短板,特别是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不便等问题,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先后投入42.99万元新建双河口镇三柳村青泥河河堤,投入135万元专项资金援建污水处理设施,投入70万元为三柳村建立垃圾处理厂。他积极争取产业园区道路建设,完成入园道路2条,不仅提高村民基本卫生条件、保护自然环境,同时改善村容村貌。如今三柳村已不同往日, 汉双路旁青墙黛瓦,干净整洁水泥化村道人来人往,绿意盎然河堤路上,村民休闲漫步,呈现出一幅美丽乡村画卷。

发展金银花产业,建设示范园区

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刚到三柳村开展工作,面对情况千头万绪、难以着手,寻找抓手成为段泽第一要务。

段泽依靠村支两委力量,积极到老党员、致富能手、群众代表、贫困户家中走访座谈,征询他们对村庄发展意见和发展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用产业带动群众致富。这成为他扶贫工作主要抓手。

“要想让村民摆脱贫困,必须让村子有自己产业,捐款和帮扶只是一时,不能解决今后问题。”如何让三柳村产业可持续发展,让村民真正富起来,不再有“等靠要”思想,段泽最为关心。

三柳村以山地为主,人工成本高,只适合种植山珍或者药材。村里有38只朱鹮,是国家一类动物保护区,不能使用农药,所以在一般农作物产量上不具备竞争力。乡村物流不便,适合仓储……这些段泽都需要考虑。

为进行村产业布局,2018年9月开始,段泽带着村干部到湖北、湖南、四川、山东以及安康市多个县,考察黄花菜、木耳、香菇等山珍类和葛根、苦荞、金银花、白芨等中药类物种。考察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县河镇财梁社区财梁社区时,当地金银花产业吸引了段泽。他了解到金银花作为大宗药品,在国内中药材市场是广本药品,有去火、去瘟、消炎等功效,并且金银花产业从除草到修枝再到采摘需要大量人工。人工越多,老百姓挣钱越多。向财梁社区时任第一书记范蔚然学习请教后,他决定选择种植金银花发展产业。没有经费怎么办?范蔚然引荐,段泽在山东“赊账”买回10万元金银花苗。

11月中旬,金银花正式引进三柳村,但第一批50亩规模种植并未得到村民认可。“要是来一批领导换一个产业,种完以后还得挖掉咧!”一位村民说。

除草,浇水,追肥,没有村民愿意干活,段泽就自己学,拉着村干部、组长干。从购买种苗、带头栽种,到邀请专家授课、督促修枝除草护理,最终2019年产出300斤金银花,实现销售收入4万元。在这过程中,参与村民按务工时长、工作质量记分排名,排名靠前家庭可以拿到五六千元酬劳和额外奖励,未参与村民只拿基本几百元分红。看到项目挣到钱,大家逐渐转变偏见,对段泽和这项产业也信任起来。

金银花试种成功,得到县镇两级政府重视和支持,投入各类政府配套资金300余万元,“今年三柳村金银花产量达到6吨左右,盈利10万余元。明年预计盈利100万元。”段泽介绍,政府为金银花产业配两条产业路,方便运输。在水利局“千亩灌溉”项目支持下,村里种金银花也不用靠天吃饭。

随着金银花产业发展越来越红火,村里成立专业合作社,将产业进行公司化运营,实行农村集体产权所有制改革。如今,村民都卯足劲儿争相劳作。段泽说:“作为驻村第一书记,要实实在在为群众考虑,要让大家得到实惠,觉得跟你干生活慢慢变好,让他们觉得你是干实事,否则没有公信力,干不下去。”

致富大门已经敞开,如何提档升级产业,让乡亲们致富路走得更稳、更远,是段泽时常考虑的问题。他说:“虽然可以通过建行采购解决所有销售问题,但这是短期行为,只有真正对接市场,市场认可,才能长期稳定脱贫。”

三柳村投入育苗大棚、烘干厂房,在原有基础上扩建金银花产业园,请专家定期为村民培训修枝、施肥、驱虫,定位等专业技能,达到苗木以及技术人才有效输出目的。除此之外,发展特色水产养殖,建设艾草育苗基地,援建社區工厂……段泽依托市场主体,对接镇园产业联盟,因地制宜,进一步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延长产业链条。现在三柳村已成为汉阴县示范性园区,是全县参观和学习“样板间”。

志智双扶,改变村民等靠要思想

“这一年多扶贫工作让我深刻认识到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我们能够举全国之力、举全行之力,为贫困地区带来资金和项目,解决脱贫致富物质需求,但贫穷根源更多是在于思想观念。”段泽说。

刚到三柳村,段泽就发现这个问题。入户走访过程中,很多村民提出发米发面要求,其中有一个村民给他留下深刻印象:这位村民有三儿两女,孩子生活条件还算不错,老人生活也没有达到贫困标准,但他总是要求政府发东西。一开始段泽自费买一些送给他,但有一次他要东西,没有给,就产生记恨心理。“等靠要”思想,“只要哭穷,政府就给我发东西,政府就应该养我”,这是2018年段泽到村后常见现象,这更加坚定他志智双扶和办村集体产业决心。

段泽依托中国建设银行援建远程视频系统,为全村农户宣导政策,引导贫困户转变过去“等靠要”和安于现状的落后思想。他积极争取农业部、中国建设银行各部门党支部及各类产业专家与三柳村进行远程互动,通过党支部联学共建、产业专家远程指导等方式,专家视频教学产业发展以及分享产业发展经验技术,为农户发展产业增添脱贫致富信心与决心。举办致富带头人培训和贫困户生产技术培训,与贫困户和村民直接接触,既扶持村集体经济带头人和能人大户,提升其带动村民共同发展热情和能力,又提高村民勤劳致富意识与发展产业技能。

现在,三柳村富起来,村民有底气,思想在渐渐转变,村民也把段泽当成朋友和亲人。

扶贫路上,有辛酸,有喜悦。两年扶贫岁月让他难忘,他和三柳村都在“成长”。段泽对扶贫工作尽心尽力,对群众关爱关心,他舍弃自己休息时间、与家人团聚时光,村民看在眼里,感激在心里。现在,尽管扶贫工作还没有结束,村民已经开始舍不得“段书记”。

“段书记,你别走,就留在三柳村吧!”

“把老婆孩子都接过来,我们替你看孩子。”

婚后取消蜜月旅行来到这里,今年三月女儿出生后没几天又赶回村里,段泽婚后一直未能陪伴妻子左右,甚至见面时间也屈指可数。“她肯定内心责怪我,但是她百分之百地支持我。”段泽说,奋战脱贫攻坚第一线是一辈子财富,再苦再累都值得。

“现在村里有产业,有项目,能够对接到市场,就能扎下根。”今年,村里产业发展吸引两位大学生回村就业,一位医药专业大学生到金银花加工厂,另一位则为村产业做起自媒体宣传。段泽说:“村里有产业,年轻人能撑起村里产业发展,只要把年轻人吸引回来,思维能对接市场,这个村就能稳定脱贫。”

责编 华南

猜你喜欢

金银花第一书记贫困户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崔莉摄影作品欣赏(一)
驻村第一书记
金银花“盗窃案”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校园里的金银花
大兴安岭地区 切实抓好“第一书记”到村任职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