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学科视野下摄影后期技艺的教学与应用

2020-10-26严昊

戏剧之家 2020年27期

严昊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20世纪以来,各行各业的发展逐步从分化精细慢慢走向整合。尤其是在教育学科方面,各学科之间的分界线逐渐走向淡化,彼此之间的关联越来越紧密,因而跨学科视野的研究价值应运而生。所谓的跨学科研究,其实就是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科之间进行一种知识的迁移和综合利用。在现代信息不断完善的今天,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知识补充成为一种时代的潮流。学生通过专业化的研究和分析之后,再从宏观的角度入手,对学科知识系统进行局部的填充和延伸。在高校的摄影专业学习中,后期技艺的教学与应用,可以充分利用跨学科视野的优势来实现现代化的發展与创新。

【关键词】跨学科视野;摄影专业;后期技艺;教学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J4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7-0182-02

一、摄影后期技艺的内涵

摄影后期主要是在作者进行完前期的准备工作后,中期进行实地的拍摄和素材搜集,最后对作品进行再创造的一个后期处理工作。它是摄影环节不可缺少的一个主要部分,承担着将想法回归于现实的重要使命。

(一)摄影后期技艺的作用

首先,需要对中期拍摄的照片进行分类和储存,也就是改变其混乱状态的一种条理性分布。它包含了文件中的日期、类型、内容等各方面工作,是为了方便后期进行改进和重组的一个前提步骤[1]。同时对于照片也需要进行一个初步的筛选,通过进行优质化的对比,来减少后期工作的一个低效循环。其次就是对所选照片进行第二步的修改与定型,运用什么样的制作手法和构图形式,想要达成什么样的审美风格,都需要进行一个较为详细的后期分析。最后,就是成品的输出阶段了。在这个阶段中,学生需要充分了解各类打印工具的不同,并且要具备随时调整的基础能力。

(二)摄影后期技艺与摄影的关系

1.摄影对后期技艺的依赖性

从传统的胶片时代到如今的数码影像时代,每一个专业的摄影师都离不开摄影的后期技艺。摄影师要拍摄一张完美的图片或一段吸引人的视频,在保障了前期做好充足的器材准备工作和中期摄影技巧的应用外,后期技艺也是其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美国著名摄影师安塞尔·亚当斯有一句名言:“拍摄是谱曲,暗房是演奏。”由此可以看出在黑白摄影阶段,暗房工作对作品效果的重要性。在拍摄作品《月升》时,亚当斯由于时间紧急没有找到测光表便拍下了这张照片。之后,他利用暗房技巧将图片中天空的上半部加光,同时保留了月亮附近的一朵云彩,最终整个图片看起来更加稳重美观。二十多年后,他对这幅作品进行重新制作,将云彩整体加光变黑,使得天空的整体感觉更加神秘,而地面深色部分曝光更长,与颜色更深的天空呼应。与上个版本相比,村庄从一片灰暗中跳了出来,整体画面更加有立体感。这幅不朽之作不同版本的变迁,向我们展示了后期制作对整个摄影效果的极大提升。而回到现在的数码摄影时代,后期的制作仍然是一张照片出彩的必经之路,可以说,传统暗房技术和PS仅仅是手段不同,目的是一样的。

凭借后期技艺,摄影师更容易找到自己的摄影初衷。在摄影的前期与中期阶段,可能会发生很多意外,给一些摄影者留下遗憾,而后期恰好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使一幅作品付出的前半部分努力不会被浪费,经过后期的构图、曝光,可以达到多种不同的效果。如今,许多非专业的摄影爱好者都将后期技艺作为摄影的一门重要课程进行学习,可见对摄影作品的后期处理已经成为摄影创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数码时代照片的处理方式变得简单,使摄影对后期技艺的依赖性更强。

2.后期技艺对摄影的影响

我们可以发现,摄影者对后期技艺的依赖性加强,无形中对摄影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刺激和推动作用。过去的暗房技术操作上很复杂、很繁琐,如今凭借电脑技术,图像处理变得简单。这使人们对摄影的看法发生了改变,认为它不再是专业人士才可以从事的工作,许多非专业人士在拍摄前期和中期即便没有专业的知识储备,利用高超的电脑技术同样可以制作出令人赞叹的摄影作品。摄影行业的门槛似乎降低了,刺激了大批对摄影行业感兴趣的人。而后期技艺的操作变得简单,对专业的摄影师来说并没有降低他们的创作热情。相反,使他们的摄影过程如虎添翼,在拍摄过程中有了更多创新大胆的想法,在后期制作时也有了更多的创作素材,使摄影的艺术作品产生了一个飞跃。

基于对摄影最本质的理解,在摄影作品的生产过程中,摄影者不能盲目依赖后期技艺,应当把握好后期制作的“度”,不能违背摄影纪实性和瞬时性的原则,否则过度后期处理就变成了造假。

二、摄影后期技艺的教学现状

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发展使图片和视频在社交网站上能够迅速蔓延开来,同时带动着科学文化的传播,读图时代似乎已经到来。中国的摄影教育迅速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前景。不过,目前我国的摄影后期技艺教学并不能跟上时代的要求,面临着许多问题。

(一)高校对专业技术实行的浅层化教学模式

在高校的摄影教育专业中,学校对于摄影教学理念较为重视,而对于实地的拍摄和后期的处理等课程,则存在后续乏力的现象。很多学校的摄影后期技艺教学仍停留在视频处理软件Premiere/Edius 后期剪辑功能上,对于照片的处理,很多学生首先想到的就是当下较为流行的编辑软件,如美图秀秀,复杂一点的如PS等。随着软件的不断更新,这些软件在使用过程中逐渐趋向了简洁化和智能化,大大缩短了用户使用时的专业性限制[2],而高校的浅层化教学模式使学习摄影的学生在实践应用中难以体现出学科的专业性和独特性。学生摄影后期技艺不专业,实践能力弱。在高校的摄影专业中,专业化水平的熟练程度决定了学生未来的发展高度,但对于自身素质的低标准、低要求,导致很多学生在后期技艺上只是浅尝辄止,难以潜心修行。

(二)缺乏专业教材和科学的教学大纲

由于摄影后期技艺需要凭借计算机和专业处理软件来操作进行,而计算机和软件的发展时间短,更新速度快,目前关于摄影后期的教材内容大都比较落后。且在跨学科的视野下,摄影后期技艺的学习与美术、设计、计算机专业都有着紧密联系,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综合各专业的知识完成摄影后期的处理,因此对教材的要求要有更高的标准。

(三)教师专业资质差,教学设备不完善

許多高校对摄影专业理解不足,认为它是一门易学易懂的专业,从而忽视了它的重要性。在开设专业时不愿意去招聘专业摄影教师,在缺少教师的情况下,很多是由其他专业教师转型而来,他们对摄影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理解,缺乏实践,对摄影后期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构图、用光等形式美上,无法挖掘摄影表达的深层次的情感和思想,专业技能上也有所欠缺。另外,由于学校教学资金的不足,教学设备长时间得不到更换,电脑速度慢,对专业软件的使用也只停留在一些免费的软件上,导致最后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跟不上社会的发展。

三、跨学科视野下的后期技艺教学策略

(一)提高跨学科教育在后期技艺中的内容占比

从教学目标来看,无论是摄影的哪个阶段,学生都应该以具备完整的摄影能力为最终目标。而要想最终完成一件高质量的作品,在具备高水准的后期技艺的同时,还需要有一个综合性的思维模式。因此在教学中,多学科的渗透内容就需要着重扩展。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多角度的学科知识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在后期技艺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整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是否能在专业化的基础之上展示多维度的信息,是后期技艺是否成熟的一个标志。

(二)提高跨学科理念在后期技艺中的形式占比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途径越来越丰富全面。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跨学科理念的时代发展。人们可以从手机上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展示,同时还可以通过客户端传输一些个性化的内容。因此在摄影后期技艺的教学中,不应局限于学院派的传统形式,应加大对其他学科的应用和借鉴,不断丰富自身的发展形式。

四、跨学科视野下后期技艺的实践应用

(一)手机客户端的应用

现代化的大数据传输,是摄影后期技艺的一种应用改革。学生可以从受众的互动中看到作品的需求价值,从而完成后期制作的全部过程[3]。以国外的电视剧为例,很多导演的出品量为每周一集,这种高质量、低效率的摄影作品,其根本目的就在于获取大部分受众的集体认同。而摄影后期技艺也存在这个问题,作品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众范围的欣赏能力,如果低于或高于受众的审美标准,那么作品的推广力度就会受阻。因此,对于作品的设计,不仅要保证高质量的专业水准,同时还要整合多角度的观点来进行综合优化,才能被人们认可。

(二)行业输出端的应用

在读图时代的发展中,各行业之间的对垒已逐渐由线下转到线上。摄影作为读图的重要载体,其应用前景在行业输出中极为乐观。首先在传播环节中,摄影的后期技艺直接决定了行业输出的吸引力,受众通过后期技艺的巧妙设计来认可某一行业的价值[4]。在跨学科视野下,学生通过对行业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策划,其在后期的制作中必然可以体现出相应的价值理念。因此,在高校的摄影教学中,贯彻跨学科的理念输入,是学生在未来提高综合素质的一个思维基础,也是丰富后期技艺内涵的一个内化前提。

跨学科视野是当今时代的一个发展潮流,它不仅体现在高校教育的深度融合和高效借鉴上,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的创作思想。在摄影后期技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应以广阔的视角去思考和解析作品,以精加工的形式更好地去表达作品。同时还应该不断提升专业化的精度,在纵深上使作品达到最佳化状态。

参考文献:

[1]童蕊.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的学科文化冲突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9,(1):82-88.

[2]胡钦太,张晓梅.教育信息化2.0的内涵解读、思维模式和系统性变革[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8,(6):12-20.

[3]汪丁丁,罗卫东,叶航.跨学科的范式[J].社会科学战线,2004,(6):170-182.

[4]何贵阳.摄影技术中计算机技术的综合应用分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4):66-68.

[5]周朝成.当代大学中的跨学科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