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灰树花工厂化栽培适宜菌株筛选试验

2020-10-25金宇昌李峙净杨永凯李贺文杨瑞恒

食用菌 2020年5期
关键词:树花菌种菌丝

金宇昌 冯 占,* 李峙净 杨永凯 李贺文 杨瑞恒

(1江苏华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宿迁223700;2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宿迁223700;3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上海奉贤201403)

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又称贝叶多孔菌、栗子蘑、千佛菌、舞茸(日本)等,是一种食药两用菌。新鲜灰树花肉质柔软味美,具有松口蘑(Tricholoma matsutake)的香味,有很高的药用价值[1]。灰树花子实体或菌丝体所含的多糖成分已被相关研究证实在抗 HIV 病毒[2]、抗肿瘤[3]、降血糖[4]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功效[5-7]。

日本在20 世纪70 年代后期用木屑开始商业化栽培灰树花,并且于80 年代中期开始了大规模生产[8-9]。我国对灰树花的研究则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自主选育的适宜工厂化生产的灰树花菌株数量寥寥[10],因此,工厂化栽培的灰树花菌株选育工作亟待加强。为此笔者进行4个灰树花菌株对比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工厂化栽培的灰树花菌株。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供试菌株及其来源:试验菌株H1、H2 和H5购自日本公司,庆1购自浙江庆元,这些菌株适用于传统栽培方式,但未进行过工厂化模式栽培性能评价。所有菌株保藏于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菌种保藏中心。(2)培养基配方:母种培养基为PDA 培养基。原种及栽培种配方为木屑50%,玉米芯15%,棉籽壳13%,麸皮20%,石灰1%,石膏1%。料含水量66%。

1.2 试验方法

1.2.1 平板培养菌丝及性状评价

用接种钩将平板菌种表面气生菌丝轻轻刮掉(避免触碰培养基表面),用打孔器从平板菌种中心接种点向外2 cm 处以同心圆的方向打孔取菌种块,接种至待接种的平板中心,置于培养箱中25 ℃恒温避光培养,空气相对湿度50%~60%。

在平板培养皿背面,以接种点为中心划十字坐标轴,自接种后每3 d 划线并拍照、观察气生菌丝生长长势。气生菌丝距离平板边缘4~5 mm 时视为满板,计算菌丝平均生长速度。

1.2.2 三角瓶培养菌丝及性状评价

从三角瓶培养基中间打孔至底部,将平板菌种用接种钩划边长2 cm 的三角块,将菌种块接入中心孔底部,置于培养箱中25 ℃恒温避光培养。观察菌丝生长及长势,记录满瓶时间,计算平均生长速度,菌丝性状评价等均参照平板培养的评价标准。

1.2.3 栽培试验

采用装袋机装料,每袋湿料重(1200±10)g。培养基灭菌方式为高温高压蒸汽灭菌,106 ℃保温60 min 后升温至121 ℃灭菌120 min。灭菌后接种,接种料温(23±2)℃,接种量每袋5~8 g。空气相对湿度50%~60%,25 ℃避光培养30 d。出菇期环境参数为温度19~21 ℃,空气相对湿度90%~95%,光照强度300 lx,二氧化碳浓度≤1 000 mg/mL,内循环风35~40 Hz。子实体叶片最外缘生长点消失,叶片背面菌管明显时采收。计算发菌速度、出菇时间和单产,比较子实体品质。

2 结果与分析

2.1 供试灰树花菌株的菌丝生长情况

2.1.1 PDA平板培养基上供试菌株菌丝生长表现

由表1可见,H1、H2和H5为菌丝生长速度较快的三个菌株,并与庆1菌株差异显著。但H2的菌丝长势偏弱且较稀疏,呈绒毛状。菌株H1 与H5 的菌丝生长速度并未呈现显著性差异。因此菌株H1 和H5可能是最适用于实际生产所使用的菌株。

表1 PDA平板上供试灰树花菌株的菌丝生长表现

2.1.2 三角瓶培养基上供试灰树花菌株菌丝生长表现

在三角瓶菌种培养基上,培养第21 天时,H1 的菌丝吃料速度最快,其次是H5、庆1、H2,菌丝长势同平板菌种基本一致(表2)。就菌丝生长速度而言,H1和H5可能更适合用于工厂化栽培。

表2 供试灰树花菌株在三角瓶培养基上生长情况

2.2 供试灰树花菌株栽培结果

栽培试验结果:H1生长速度最快,其与H5菌丝颜色为浓白色,菌丝强壮;4 个菌株的出菇时间无明显差异,H1 为5 d,其他三个菌株为6 d;子实体的成熟时间,H1 最短为 13 d,其次为庆1、H5、H2 最长为21 d,相对应H1 的整个栽培周期也较短为43 d;菌株H1 的平均袋产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菌株,生物转化率为H1>庆1>H5>H2(表3)。

表3 供试灰树花菌株的栽培结果

图3 供试灰树花菌株子实体

2.3 供试灰树花菌株子实体品质比较

子实体颜色:菌株H1 的子实体呈浅褐色为最优,其次是菌株H5 的子实体呈浅黄褐色;叶片展开率:菌株H5 的子实体叶片展开率最高,其次是菌株H1 的子实体;叶片形状:菌株 H1、H2 和 H5 的子实体叶片形状最优呈扇形或匙形,其次是庆1 的子实体;子实体气味:H1和H2的子实体松蕈样芳香味最浓郁,其次是菌株庆1 和H5 的子实体;叶片大小:4个菌株的子实体均较优,但H2 的子实体的叶片大小更为均匀,其次是H1的子实体(图3,表4)。综合考虑,H1 菌株的子实体品质相对最好,其次是菌株H5,更具商业化栽培的价值。

表4 供试灰树花菌株子实体品质

3 小结

通过对比试验,供试菌株H1 菌丝浓白,致密,在平板培养基及三角瓶培养基中生长速度最快,出菇期菌丝恢复最快,原基形成最早,表明该菌株生长周期短,单产统计结果其产量也最高。因此工厂化栽培该菌株增加单位时间内茬数并获得更多的产量,可大幅提高厂房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收益。此外,H1子实体品质也相对优于其他菌株,因此菌株H1 更适宜作为工厂化栽培的灰树花菌株,今后需在实际生产中进一步验证,并细化生产、工艺,逐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树花菌种菌丝
感恩生活,给生命一树花开——读《花田半亩》有感
羊肚菌母种培养基配方的优化研究
蚂蚁琥珀中发现新蘑菇菌种
鸡菌菌丝体固体培养基配方的优化
中国被毛孢三种菌丝形态的超显微特征观察
送你一树花
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环境和营养条件探究
陌上花开文学社:播撒文学之种,静待一树花开
食用菌菌种退化的原因与相应对策
灰树花中锌的存在形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