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疆探索不停步

2020-10-23宋小芹

中国新时代 2020年6期
关键词:大疆

宋小芹

“别看了大爷大妈!我是咱们村的无人机,快戴上口罩、赶紧回家!”疫情期间,多段无人机朝不戴口罩者“喊话”的视频在网络传播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除了宣传防疫知识,无人机还可以完成远程喷洒消毒、测温、投递物品及督查,甚至在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过程中帮助完成大面积的照明覆盖。

这些硬核的操作,让人对无人机刮目相看。而这些无人机当中,就有来自深圳的大疆无人机。

空中战“疫”

疫情期间,社会各界纷纷出手相助贡献自己的力量。与以往不同的是,除了身处一线救治病人的医生外,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在本次防疫工作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华为、阿里、百度、大疆、科大讯飞、旷视、商汤等出生于中国的“独角兽”,纷纷携手自家的“黑科技”助力抗疫,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防控疫情期间,大疆通过“一控多机”的无人机编队喷洒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村、城镇、社区、工业园区等区域消毒设备缺乏、人手不足等问题。

不仅如此,早在2020年2月初,DJI大疆农业就在其官微上发布“疆军战疫”行动,设立1000万元基金支持各地战疫先锋,并将发布消杀指南等,助力安全防疫。该倡议呼吁全国各地的合作伙伴,为有需要的全国村居街道提供消毒服务。DJI大疆农业为县域战疫的飞手提供包括防疫物资(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作业补贴以及防疫措施等的支持。其官微发布的消息还显示,“截至目前,大疆农业植保无人机全国累计消杀作业面积已超4亿平方米,服务超过千座村落。”

2月5日,大疆还联合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中国农业大学药械与施药技术研究中心發布《植保无人机消杀作业技术规范》,对消毒液喷洒要求、作业安全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不只在国内,疫情以来,各国纷纷选用大疆无人机用来对抗新冠病毒。

在西班牙宣布实施为期15天的“封城”措施后,位于东南部的穆尔西亚(Murcia)开始使用大疆无人机巡逻街道、公园等公众场合。在意大利,通过即时图像传输,大疆无人机帮助巡逻队实现自由的高空视角度进行监看,来检查那些无缘无故离开家、闲逛或聚集在广场和公园里的人,以预防新冠病毒的传播。

日本《日经亚洲评论》网站2020年4月8日刊文称:“据介绍,法国和比利时警察在使用配备喊话器的大疆无人机广播有关居家隔离的通知;意大利警察也部署这种无人机管控道路;西班牙还在多个城市用大疆农业无人机喷洒消毒剂;欧洲还有些人在试图说服他们的政府像中国一样用无人机量体温……”

欧洲之外,美洲、东南亚和中东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也纷纷利用大疆无人机进行消杀作业。

3 月 20 日,智利塔尔卡瓦诺市政府开始使用大疆农业 MG-1P 植保无人机对霍雷拉社区进行消毒。当地政府表示,未来将会持续应用无人机消杀的技术,对城市的街道、医院中心、学校区域、重灾区的居民住宅等地进行喷洒消毒,预防病毒的传播,同时也希望通过该方式宣传、引导公民抗击新冠病毒。

对此,大疆创新公共安全整合高级总监罗密欧·杜斯彻(Romeo Durscher)表示:“过去的几个月里,在确保员工安全的同时,我们的抗疫任务非常的艰巨,但这一切是基于大家共同的努力。用户激励着我们采取行动,当然也值得我们采取行动,因为这也体现了 DJI 的精神:致力于一切去帮助人们改善环境和社会。”

精益求精

2005年,在香港科技大学读书的汪滔开始准备毕业课题,他决定研究遥控直升机的飞行控制系统,为此还找了两位同学,并说服老师同意他们的研究方向。

那时,汪滔他们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让航模能够自动悬停。这一研究,成为了汪滔今后的事业道路。只是,汪滔他们最初的研究并非一帆风顺。大半年过去,本应悬停在空中的飞机在展示阶段掉了下来,最后毕业课题只得了一个很差的分数。对这个结果,汪滔不服气,没日没夜地捣鼓了一个多月,终于在2006年1月做出第一台样品。他试着把产品放到航模爱好者论坛上卖,没想到竟然接到了订单。

2006年,汪滔继续在香港科技大学攻读研究生课程。与此同时,他和一起做毕业课题的两位同学来到了中国制造业中心——深圳,在一个不足20平方米的居民楼里,正式开启创业之路,创立了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DJI-Innovations,简称DJI),研发生产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

在最初的两年多时间里,大疆以小作坊的方式运转,做产品,然后在论坛上贩售。虽然公司规模很小,但是身上带着完美主义精神的汪滔,对产品和细节的要求是精益求精的,细致到对一颗螺丝钉的松紧程度都有所规定。

得益于汪滔的这种性格,大疆逐渐成长壮大。

2009年,汪滔将大疆的发展方向带向了多旋翼无人机的领域,正式开始了大疆的崛起之路。2013年1月,大疆精灵发布。这是第一款随时可以起飞的预装四旋翼飞行器:它在开箱一小时内就能飞行,而且第一次坠落不会造成解体。得益于简洁和易用的特性,大疆精灵撬动了非专业无人机市场。

市场一旦打开,就势不可挡。2011年-2015年,大疆创新销售额增长近100倍。在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中,大疆的产品占据了七成,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级无人机厂商。

2015年,大疆发布大疆精灵3,一举颠覆无人机市场。大疆精灵3有一个内置摄像头,可以旋转并将视频传输到操作员手持的屏幕上。“这是一个分水岭。”大疆的一名前总裁Ryan Tong表示,“他们让一切都变得那么简单。作为一名摄影师和华裔美国人,我感到非常自豪。”

2016年3月6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题为《无人机制造商瞄准亚洲天空》的报道,其中有一段对于大疆的评价称:“通过这些努力,大疆也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科技创业公司之一。”

也是在2016年,汪滔参加“中外创客领袖座谈会”,谈及创业经历时,他说,10年前还没有人相信中国企业可以生产出世界一流产品。因为国内的不少企业,仍然习惯去做模仿者和跟随者,鲜有能够打动世界的科技产品。从2009年起,大疆几乎每年都有新产品问世。仅在大众消费领域,从2012年的首款航拍一体机大疆精灵Phantom 1开始,每一代产品都是一个大的跨越。

实际上,大疆的野心也不止于此。

除了在民用无人机领域建立起领先优势,大疆还将无人机技术大规模普及到了不同的行业,在农业、安防、电力、建筑工程、基础设施帮助各行业制定创新的无人机解决方案。

2015年成立的“大疆农业”品牌,在2018年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2018年1月,在极客公园创新大会 IF 2018 上,大疆总裁罗镇华透露了大疆的下一个目标——“把消费电子的规格向上,做到工业级”。罗镇华说,无人机工业级的爆发增长,至少也是两三年后的事情。而大疆是“愿意从一个已经做得不错的舒适区走出来,做困难模式的事情”。

研发创新

这些年,大疆无人机陪汪峰上过头条,在《爸爸去哪儿》《舌尖上的中国》《中国最强音》等节目中完成过航拍。通过大疆无人机参与一系列的活动,人们意识到无人机已经不再是极客的玩伴,而是可以运用在文娱节目、影视剧、新闻、个人游玩、体育训练、快递、警力、安防保安、城市管理、农业、地质、环境监测、森林防火、气象、电力、抢险救灾等方面。

在业界,大家公认,大疆高性价比、容易操作的航拍无人机改变了记录世界的视角。攝影师、电影制片人和无人机发烧友们忠实地追随着大疆创新,痴迷于它的每一个创新。大疆在无人机领域的地位难以撼动,这背后则是数千名的大疆工程师的技术实力支持。

早在2012年,大疆已经拥有了研发一套无人机所需要的软硬件所有技术条件:操控软件、动力系统机架、遥控器等。大疆创始人汪滔作为曾经大学生创客中的一员,在大疆内部也相当推崇工程师文化。在大疆8000多名员工当中,其中25%以上是从事研发、工程,再加上每年巨额的资金投入,大疆的核心技术每年都在不断更新换代。

自成立以来,大疆就一直保持研发投入。从2011年起大疆的专利续费比例就达到了100%。围绕核心领域进行专利布局,核心竞争力的优势让大疆在知识产权的累积与创新远远高于其他企业。

2020年4月7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发布会,公布了2019年专利、商标和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数据。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通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了5.899万件专利申请,超过美国(5.784万件)跃升至第一位,成为提交国际专利申请量最多的国家。其中,大疆全球排名第23,申请数量874件。

“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全球竞争的核心。”WIPO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表示,当前,全球以创新药、新通信技术和应对全球挑战的新方案为代表的创新与日俱增。对每个人而言,无论其身居何处,都将从中受益。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往往对于市场因素特别敏感。通常情况下,企业往往首先关注市场价格、市场动态、企业利润甚至资本运作。和很多企业不同的是,大疆更多地是关注自己的产品。在其“纯粹”文化之下,大疆的创新没有过多地被“复杂”因素所干扰,从而集中精力攻克技术高地。可以说,大疆创新的成功,也是专注的成功。

不仅如此,这些年大疆还通过各种努力,颠覆人们对于工程师工作枯燥的印象。每年夏天,RoboMaster的机器人竞赛都会在深圳举办。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是由大疆发起并承办,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赛事,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机器人项目,也是全球独创的机器人竞技平台。作为 RoboMaster的发起者和承办方,大疆为参赛团队——来自全国高校的学生,提供了机器人的基础部件,包括动力系统、电池等。但机器人的操控部分,包括机器视觉在内的自动化部分则由学生们自己完成。

谈及创办这个比赛的初衷,在2015年大赛中汪滔表示,希望组建一个大学生校际竞技比赛联盟,打造精彩刺激、极具观赏性的机器人竞技比赛,从而吸引大批年轻人加入进来,让他们意识到,工程师、发明家同样也能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凭借着不断创新,大疆在民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一枝独秀。

但是,这是否意味着大疆可以高枕无忧?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研究机构高盛预测,到2020年,无人机市场将有机会达到1000亿美元。其中,无人机市场最快的增长机会来自企业和政府,民用级无人机需求量将大幅攀升,并在建筑、农业、保险索赔、石油管道巡线、警务、消防、空气检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庞大的市场也正在引来各路企业的关注。

未来,大疆能否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继续保持优势,仍需要时间来检验。

猜你喜欢

大疆
大疆全航测解决方案
新宝骏KiWi EV大疆版
德国最大电子零售商下架大疆
大疆无人机凭科技硬核,垄断全球
大疆公司的“飞行玩具”北美市场第一
大疆创新:灵眸Osmo口袋云台相机
大疆“晓”Spark无人机
——会飞的自拍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