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物流 促进中国快递新发展

2020-10-23程秋

中国新时代 2020年6期
关键词:物流智慧智能

程秋

因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大家减少了不必要的外出,这也加大了对快递的需求,让智慧物流有了更多发展拳脚的天地。

前有京东物流的智能配送机器人,顺利将医疗物资送到了武汉第九医院;后有顺丰推出了无人车、无人机、快递塔、智能柜组合的末端完整解决方案。京东物流、顺丰速运、菜鸟等物流企业,利用智慧物流,运用成熟高效的运作机制,在应急物资供给调配与居民生活物资配送方面,发挥了及时稳定的作用。

让物流更加“智慧”

近几年来,我国物流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需求稳中向好,其中快递业势头最为强劲。

我国快递包裹送达的速度越来越快,不仅令消费者点赞,也令世界同行瞩目。前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曾说过:“如果大家讲电子商务在中国是一个奇迹,在世界是个奇迹的话,我个人认为,物流行业才真正是中国过去10年诞生的最了不起的奇迹。”

由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切入,中国快递业正在迎来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显示,在2018 年全球物流业竞争力排行榜中,中国整体排名为第26名,低于日本、新加坡、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从分指标排名来看,中国物流业在基础设施质量、服务能力、服务效率等方面排名均有很多不足。

尽管从数据上看,我国快递的物流运输在数字化运营、即时反应、柔性共享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但智慧物流新技术的快速运用有望扭转这一局面。

智慧物流,是指通过智能硬件、物联网、大数据等智慧化技术与手段,提升整个物流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通过各种智能手段,让物流更加“智慧”。其强调信息流与物质流快速、高效、通畅地运转,从而实现降低社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整合社会资源的目的。

近些年,我国快递业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国家邮政局每年公布的快递业的“成绩单”显示:2017年,全国的快递量超过400亿件,业务总量达到400.6亿件,业务收入达到4957亿元;2018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500亿件,累计完成507.1亿件,同比增长26.6%,业务收入累计完成6038.4亿元,同比增长21.8%;2019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完成630亿件和74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和23%。

面对越来越多的快递包裹,物流配送时效性非但未受影响,而且越来越及时。有关专家指出,出现这样的结果完全得益于物流信息化,也让智慧物流得到了更快的发展。

尽管如今传统物流仍然占快递行业消费的主流,但是和智慧物流比起来,传统物流的各个交通运输方式,由于受分段、分头管理模式的影响,各运输方式长期处于相互分割、独立发展状态,大多数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使得利益链加长,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大大增加。

和傳统物流相对应的,智慧物流的“智慧”,不仅体现在物流过程中使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电子标签等新技术与设备,更体现在整条供应链的协同共享、即时响应、实时可视、柔性定制等新理念与模式上。

智慧物流可以让物流系统更加高效、智能。在运输和配送环节,智慧物流加快实现自动化运输、无人驾驶等智能化场景在物流领域的运用,降低人力成本;在仓储环节,智慧物流可以实现智能化仓储管理,针对货物进行高效地智能分拣;在包装、搬运等环节,智能机器人将得到更多的应用;物流信息,可以实现物流信息高效化管理。

中国快递近年来的实践表明,智慧物流不仅提升了物流配送效率,还大大提升了物流服务质量。

智慧物流促使物流企业不再一味地和以前传统物流一样,实行低价竞争等手段。随着消费升级,和以前更在乎价格不同,如今的消费者对物流服务质量越来越看重。在物流行业中,具有前瞻眼光的企业,其竞争方式早已从价格战转向服务战,从而给消费者带来新的服务体验,增强了消费者对物流质量的满意度,用更好的服务质量来赢得更多的客户。

当前的智慧物流,采用的先进科技,诸如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5G移动技术加速与物流和供应链融合,成为保障物流运行高效、稳定和安全的利器。无人机、无人仓、无人商店等高科技物流场景开始改变物流行业的形态。

加快智慧物流发展

随着消费者对线上购物的需求快速增加,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社会对新零售、智能制造和应急灾备等领域的物流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而疫情期间宅经济的火热,促使我国快递行业又有了质的变化,也进一步加速了我国快递物流的智能化建设。

对于如今中国快递业的发展,业内人士一致认为,不管是战“疫”过程中无人化配送的盛行,还是末端配送中各种问题的显露,未来或将推动我国智慧物流迎来新一轮提速。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性,智慧物流在零售供应链、无接触配送和大应急灾备等应用领域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快递行业的国民经济支柱作用开始表现出来。那些在特殊时期依然维持着正常营业的物流企业,担负起了打通疫区物资与后勤通道的重责。

目前,像阿里、京东、顺丰、苏宁等头部企业,在智慧物流方面的布局已经有了量贩式的应用,智慧物流的高效、智能化发展也在这次疫情的影响下得到了更多关注。

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选择停下外出消费的步伐,转战线上消费。医疗用品、粮油蔬果、餐饮外卖等,都成为网购的主打产品。此外,餐饮企业的陆续复工,也带动了外卖配送需求的新一轮爆发。在疫情过去之后,这个习惯还将会被深度发掘。

超市、生鲜等零售企业由于疫情影响无法及时匹配货源,紧急调动生活必备;因为库存周期短,无法大批量储存、囤放菜叶品类;异地物资调拨等开始迎来挑战。面对这些问题,智慧物流通过RFID标签识别,迅速对接上游订单农业基地,保障商品及时供应;降低包装净菜比例,转向散装售卖,提高补货效率;通过物联网“大数据”进行资源调配,满足物资瞬间暴增的需求。

无接触配送在这次疫情中大展拳脚,让更多人受惠。

在疫情期间的应急状态下,智慧物流可以利用物联网+区块链组织架构,将分布式的核心订单信息打包上链,形成不可篡改记录,便于追溯和监管救助过程公正性和公平性;在应急物流体系中采取“众包直送模式”,提高运输能力,保障运输时效性。

疫情期间,不少骨干快递企业都积极运用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以无人机、机器人等智慧物流设备为载体,提供了无接触式的新型配送服务。这些服务在提高物流效率、减少人员交叉感染、缓解人员不足、降低企业配送成本等方面展现出了明显优势,让行业有惊无险地对疫情期间的配送作出了合理应对。

家住杭州的小李认为,智慧物流在疫情期间,帮助自己减少与人接触,感觉非常让人放心:“因为现在没办法随便出门,逛街更是不太现实。现在很多快递行业都推出了‘无接触配送,而且速度很快,让人很安心。”面对如此方便的物流,小李表示即使以后疫情结束,也可以多多利用这种方式来减少自己的出门时间。

比如京东物流,将无人快递配送车和自主研发的配送机器人送上了抗疫前线,以降低疫区配送人员在高危环境下配送时被感染的风险。苏宁的无人智慧物流仓在后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智能仓储控制系统的“指挥”下,实现了整件商品从收货上架、到存储、补货、拣货、包装、贴标,到最后分拣全流程的无人化与高效率。疫情期间,无人仓的高效运作保障了货物的快速出库。

物流的高效运作对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和效率的提升是有利的。通过此次疫情防控影响,智慧物流将以用户需求倒逼产业链各环节强化联动融合,深刻影响生产和流通模式变革,逐步完善智慧物流生态体系,往更高效、更快捷的方向發展。

不仅如此,面对市场的迫切需求,未来将会有更多的相关物流企业向智慧物流等重资产增加投入。随着末端配送竞争愈加激烈,智慧供应链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智慧物流的应用将促进重塑产业分工和资源分配,包括节约人力资源和减少人工决策。在物流的各环节和各垂直领域,智慧物流带来劳动力的合理分配将成为必然趋势。结合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以及此次疫情防控的经验,城市和企业也将建立更加高效、智能的物流系统。

未来的智慧物流将向智慧供应链这个层面进行更长的延伸。各个快递企业会加速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城市中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一体化的运作,将市场、行业、企业和个人真正连接在一起,实现智能化管理与智能化的生活。

相信未来的智慧物流将会成为我国物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源泉和重大力量,并且会成为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新亮点。

猜你喜欢

物流智慧智能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