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意义及路径研究

2020-10-22许健美

锦绣·上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新时代高校

摘 要: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在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背景下网络传播技术迅猛发展,各国社会思潮激烈碰撞,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在全球各国日益凸显。作为人才培养最重要基地的高校,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意义就显得尤为重大,本文结合我国高校意识形态现状,提出意识形态构建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路径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意识形态领域逐渐呈现出多元交锋的现状,部分国家打着合作的幌子,对我国高校大学生进行所谓的“全球意识”和“文化输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认知、处事原则均受到无形的影响。在新时代背景下进行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研究,是党和人民的迫切需要。2015年7月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明确规定:国家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防范和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掌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2016 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育人的过程中,高校一定要从理念上有清晰明确的认知,坚持把立德树人这一着力点和出发点作为高校育人过程的中心环节,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包括教师队伍和学生队伍)贯穿在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教育最根本的要求。

一、新时代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现状

(一)西方“普世价值”的渗透

西方国家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源源不断地向全世界输送他们的“普世价值”理论。“普世价值”具有很强的虚伪性和欺骗性,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萎靡主义滋生很容易让人偏离集体主义价值取向,有些国家在互联网平台歪曲我国的社会热点事件,妄图消融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试图通过所谓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自由民主等削弱甚至消亡高校大学生心中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95后及00后的大学生思想活跃、个性鲜明、观念开放,他们乐于尝试新鲜事物加之互联网蓬勃发展对信息传播的助力,尚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和成熟时期的青年,极易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价值观的实践主体,对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二)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滞后

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宣传教育大格局尚未形成,对意识形态教育格局的认同性、趋同性不高;其他国家各种意识形态无声渗透,高校的监控预警机制还不够完善;对一些意识形态渗透的新方法、新手段还不够敏锐。

二、新时代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重要意义

(一)理论意义

我国高校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其最终极的目的是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出具有坚定社会主义信仰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实践意义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研究,是党和国家应对新的历史背景下国际国内新挑战的迫切要求,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需要。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

三、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历史机遇

(一)雄厚的物质基础

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取得进一步胜利,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获得提高,这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二)浓郁的社会氛围

以人民为中心、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方略的文化建设,传承和发扬了一大批优秀的红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在中国大地落地发芽开花。国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认同感在提升,这一切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打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四、新时代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建设路径

(一)坚持党的领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作为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应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与党的建设任务相适应,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的领导,不断增强党组织在高校中的影响力,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高校的师生员工的头脑,通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手里。高校在师生中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宣讲,积极拓展“第二课堂育人”,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活动,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入学习与宣传工作。

(二)提升思政教师的理论水平

充分运用优质的师资力量,把思想政治课上好是巩固高校意识形态高地的一大法宝,高校思政教师要始终宣讲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用时代话题,点明国家大政方针,用身边例子,激起学生内心共鸣,但目前我国高校思政课存在着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兴趣不高,一些思政课教师教学的内容和时代脱节的情况。部分高校意识形态理论工作者功利主义、利己主义苗头居高不下,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理论的学习热情减退,一味地搞形式主义,照本宣科,对高校意识形态理论的科学性甚至产生怀疑与不认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寻大学生价值认同与群体行为规范的结合点,探索适应 95后大学生日益更新的网络沟通方式,捕捉大学生的思维习惯、心理动态、行为逻辑和话语方式,发挥课程主渠道和优秀教师的引领作用,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程讲解和内化培育,发挥思想政治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优化网络资源,构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2016 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争取大学生这一主要群体,净化网络环境,优化网络资源,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抵制网络霸权行为,发挥好高校管理者、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学生骨干的引导作用,牢牢把握网上舆论引导权与话语权。高校的党团组织要加强政治、思想的引导,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新特点新变化,发挥榜样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5:4

[2]谢超林.习近平构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战略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2017.(2):56.

[3]郭慰慰.高校强化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思考——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视域[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3):12-15.

[4]罗严严.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研究[D].南宁师范大学,2019.

[5] [美]艾伦·肯迪:《思潮、意识形态与政策争论》,周薇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年。

[6]人民网:《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http://cpc.people.com.cn/n1/2016/0426/c64094- 28303771.html,2017 年 9 月 10 日

作者简介:

许健美,黄山学院人事处,助理政工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新时代高校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