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生态建筑设计探讨

2020-10-21史剑峰王微微米建军

名城绘 2020年1期
关键词:生态建筑中国传统文化设计

史剑峰 王微微 米建军

摘要: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重视程度的提高,我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中的体现越来越明显。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建筑规划设计理念中,不仅可以使我国建筑别具一格,具有中国特色,而且能更好地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本文对我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体现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生态建筑;设计

1目前我国建筑规划设计的现状

1.1 可操作性强

在现代,我国的建筑规划设计更加注重建筑规划设计方案的可操作性,如果一个建筑规划设计方案不具有可行性,那么,對后期的施工建设过程无疑是没有规划作用的。要使建筑规划设计方案具有可行性,应做到以下几点:(1)建筑规划设计的工作人员要针对建设用地现场进行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交通环境等各方面的勘察,确保该地区的地形情况适用于建筑建设;(2)根据勘察地区的地理条件等选择最佳规划方案,只有最佳规划设计方案,才能保证后期建设过程的顺利;(3)要提升规划设计方案的可操作性,可以结合当地居民的建设要求,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才能最终达到可操作性强的目的。

1.2 美观性原则

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大多追求美观。要判断建筑规划设计是否合理,居民的居住体验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美观性和舒适性原则,满足人们的购房要求。除此之外,小区的环境也是购房者重点考虑的内容。

1.3注重考虑经济因素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直推崇勤俭节约思想,受此思想的影响,在我国建筑规划设计中,也充分考虑了经济因素。可以通过融入绿色节能设计降低能源消耗,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减少资金投入,降低建设成本,不仅能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还能将工程建设节省的资金用于其他建设,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只有经济规划合理,才能为后期建筑设计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有更充裕的时间和能力考虑传统文化的融入。

2传统文化对生态建筑学的影响

2.1工程概述

台北生态时代展馆位于我国台湾台北市南港区中央研究所的景观生态孵化区内。展览馆主要以感知自然和建筑可持续这两个主要方面为生态主题进行生态设计。展览馆一楼作为中央研究院的咨询服务中心,同时还为小型聚会、发表论文、交流研究提供一定场地。二楼则作为生态展示空间。设计师开始的设计构思一方面是想利用基地原有生态景观与前来观看生态展览的顾客形成对话关系。另一方面是在自然柔和的环境下,参观者能跨越专业与专业之间的那条线,形成不同领域的交流,呈现开放的激荡与融合的对话。

2.2 “天人合一”,感知自然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天人合一”,这其中的“一”,是指追求一种统一,这种统一的特征不仅表现在人与环境的统一,而且还体现在建筑物与自然的统一上。中国传统理念认为,只有符合周围生态特征的建筑才能为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带来健康,财富,幸福等所有好的元素。而与生态和自然特征不协调的建筑物,或者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建筑,将产生相反的效果。这样的传统理论和生态建筑学中建筑的存在必须依附于自然生态这一从属关系高度一致。观之台北生态时代展览馆,建筑师面对周围丛生的高大树木,并没有选择修剪或移除树木空出光秃秃的基地来建造展览馆,而是保留了原有的老树,并且让建筑的形体随机变形去适应老树的走势,最终呈现为建筑被树林所环绕的状态,达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不仅如此,建筑师还通过挑出平台和中庭植栽等手法将人带出室外,将景观移入室内,将视野延伸出去,将人、建筑、自然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触手可及的树木、满室的阳光、周身环绕的自然的气息……这样生态的处理手法暗合了“宅是外物,方圆由人,有可为之理”的传统生态理念。这也就是说,建筑环境的营造,最根本的就是要“顺应天道,无为而治”,以自然生态系统为本,采用在保留的基础上予以改造的方法来构造建筑的人工自然生态系统。

2.3尊重自然,持续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生态观,不仅要求我们依赖自然、尊重自然,还指导我们要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为子孙后代探索出更适合居住的环境。事实上,古代建筑在选址上就已经体现了现代物理学中能量最低的原理: 建筑风水要求把建筑建在平地上,而不是建在山顶或斜坡上,因为这样具有较低的势能和动能; 建筑藏风纳气、山环水抱的外部自然环境也可以减小建筑受到的风的冲击力,有效地形成对风的抵挡作用。然而目前人类正面临环境恶化、资源短缺、人口膨胀等许多类似的严重问题,人们不得不开始担忧地球有限的资源还能维持人类生存多久。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必须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努力做到节约用水,减少能源消耗,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在我国目前建筑行业资源能耗大,污染大,环境破坏严重的现状下,我们更应重新认知我国传统文化的生态观,结合现代生态学的思想理念和技术,充分利用先进材料和结构,减少资源浪费和污染,实现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也和现代生态建筑的基本原则,即“5R”原则: 再评价( Revalue) 、更新(Re-new) 、减少(Reduce) 、再利用 ( Reuse) 、回收循环 ( Recycle) 相吻合。台北生态时代展览馆采用钢筋混凝土钢骨架和无梁板构造,节省材料,减少浪费,降低对基地生态的冲击,具有经济性和实用性。展览馆处于夏热冬冷地区,所以外围采用被誉为“可呼吸的皮肤”的玻璃—穿孔烤漆铝板双层幕墙,提供自然通风和采光,增加室内空间舒适度,降低能耗,较好地解决了自然采光和节能之间的矛盾。此外,还采用后制清水模作为围合材料,十分经济、清洁,废弃后对环境也没有污染。展览馆采用 6 + 6 胶合 Low-E 玻璃代替普通玻璃,具有更好的保温、隔绝噪声的效果。

3结束语

当代生态建筑学是从整体进行考虑,有机地联系生态规律,揭示和协调人、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它的观念同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宇宙观基本一致。其实施手段,更是以中国古代的生态学说为依据,结合当代科学技术的物质条件,不断丰富和优化设计思路,建造出本土化、生态化、情境化的建筑。

参考文献:

[1]毛善生. 现代风水选址理念[C]. 中国建筑文化中心,2011:319-320.

[2]戴显鉴. 易理在建筑设计选址中地位与作用[C]. 中国建筑文化中心,2011: 95-98.

[3]王泽东. 浅谈城市建设要与传统风水文化有机地结合———建筑首要对选址用地进行相关的风水处理[C]. 中国古建筑学会,中国建筑文化中心,2009: 489-491.

[4]冯 伟. 建筑环境与风水[C]. 中国古建筑学会,中国建筑文化中心,2012: 219-221.

(作者单位: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1

沈阳建筑大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2

沈阳军区空军勘察设计院3)

猜你喜欢

生态建筑中国传统文化设计
BUBA台灯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刍议生态建筑设计:建筑与环境的融合
基于绿色理念的城市综合体技术应用研究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生态建筑理念和“包豪斯”理念漫谈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