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前苏格拉时期认识论传统

2020-10-21王震宁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13期
关键词:认识论

王震宁

摘  要:“认识论”也被称为“知识论”,其词源可上溯至希腊文中“episteme(知识)”与“logos(理论、学科)”两词。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家  们通过不同维度对认识以及认识的产生进行了开拓式的探索,对整个古希腊乃至西方传统认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认识论;泰勒斯;赫拉克利特;恩培多克勒

“认识论”也被称为“知识论”,其词源可上溯至希腊文中“episteme(知识)”与“logos(理论、学科)”两词,可以理解为“关于知识的理论”或“关于认识的学说”。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其《斐多篇》中提出了“灵魂回忆说”,柏拉图将灵魂不灭说与回忆说结合起来阐述他的认识学说,第一次阐明了认识所产生的知识与真实的信念的区分。这是哲学史上第一个关于知识的确切性定义,其对认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泰勒斯,约公元前6世纪创立了古希腊第一个哲学学派伊奥尼亚学派,伊奥尼亚学派的学者们经过大胆的探索,不拘于当时古老的神话传说对于世界的解释,另辟蹊径用人类的理智来面对外在世界。虽然这些观点多来自大胆猜测与敏锐直观,但还是为我们如何更正确的认识这个世界打开了一个全新的道路。泰勒斯第一个提出水是万物始基的问题,据说他观察到万物皆以湿润的东西为滋养料,以及热本身就是从潮湿中产生,并且靠潮湿来保持的。①而所谓“始基”是指万物皆由它构成,最初都由其中产生,最后又都復归于它,即一切存在物的“一”。

这个“一”是伊奥尼亚学派始终追求的,泰勒斯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的“一”与他的老师不同,称之为“无限定”。他说任何一件东西,若不是始基,就是从一个始基里产生出来的,然而“无限定”没有它的始基,凡是产生出来的东西都要最终灭亡,而一切毁灭都是有限的,因此“无限定”没有始基,它本是就是其他事物的始基,它包容万物,并且支配万物。②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阿那克西美尼在继承了前两位伊奥尼亚学派哲学家的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他认为气先于水,气是万物的始基。③

虽然伊奥尼亚学派哲学家们所揣测的始基各不相同,但在其背后存在着相似的东西,那就是为复杂多样的世界寻找到开端,这个开端是唯一的,也是可感的,外部世界的“多”皆由这个“一”产生而来。既然万物都开端于一个原理,那么为何有可见世界的复杂多样呢?单一原理如何生成多样世界?④很显然这是这一时期哲学家们要面对的问题,而认识的任务就在于弄清其中“一”与“多”的关系。⑤

这种关系的讨论并没有仅停留于伊奥尼亚学派内部,朴素辩证法思想重要代表人物的赫拉克利特提出了万物的本原是火的理论,火产生了一切,一切又复归于火,火就是这个“一”。赫拉克利特相信火与万物这个“多”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他说当火熄灭时,宇宙间的万物就形成了。最初,火的最浓厚的部分浓缩起来形成土。然后当土为火所融解时,便产生出水,而当水蒸发时,空气就产生了。整个宇宙和一切物体后来又在一场总的焚烧中重新为火所烧毁。⑥赫拉克利特不仅认识到“一”与“多”之间的相互转化,还提出了转化存在着一定规律性,这种规律性被其赋予了一个全新的名词即“逻格斯”,而认识的目的就是要把握“逻格斯”。

同为古希腊自然哲学家之一的恩培多克勒认为用单一感性的存在物无法说明世界万物的产生与消亡,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四根说”即万物皆由水、火、土、气这四种事物按不同的比例所构成,万物的产生因四根的组合,而万物的消亡因四根的分离。恩培多克勒在试图建立具体的可感事物的“多”与抽象的存在“一”之间的关系。由此,他提出了“流射说”来解释我们对“多”的认识产生。恩培多克勒发明了“孔道”、“流射物”等概念加以说明人的感觉器官的作用方式。其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向外散发着“流射物”,同时人的感觉器官具有一些“孔道”,当这种“流溢物”与感官“孔道”相接触并进入时,感觉就产生了。而感官的“孔道”无论太宽或太窄都无法使我们产生对事物的认识,“孔道”太宽,“流溢物”与“孔道”便无法接触,太窄则“流溢物”无法通过。由于人的感官同万物一样是由“四根”构成的,所以是以相同的东西认识相同的东西。

德谟克利特发展了恩培多克勒的“流射说”,在自身原子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像说”来解释认识的来源问题。其认为原子是最小的、不可分割的物质粒子,万物都是由这种性质相同的物质微粒相结合而构成。德谟克利特“影像说”认为,感觉和思想是物体的“影像”到达于感官引起的,而这种“影像”则是事物不断流溢出的原子形成的。德谟克利特还进一步区分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不同,他将感性认识称为“暧昧的认识”,将“理性认识”称为“真理的认识”。

前苏格拉底时期众多哲学家们对认识论的不断探索开拓了认识论的道路,也为整个古希腊时期乃至西方思想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其后历经中世纪再到近代,跨越两千多年认识论领域也产生了诸如唯名论与唯实论、经验论与唯理论、先验论与反映论等争论,在不同时期丰富和拓展了认识论的内涵。

参考文献

[1]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7.

[2]  彭新武.《哲学导论》[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

[3]  章雪富,陈玮.《希腊哲学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4]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著;吴寿彭 译:《形而上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注释

①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4页。

②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8页。

③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著;吴寿彭 译:《形而上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第9页。

④  章雪富,陈玮:《希腊哲学的精神》,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第5页。

⑤  彭新武:《哲学导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22页。

⑥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6页。

猜你喜欢

认识论
中国现代美学发生的内在线索与本土话语
自然主义与通往空间之路
资本批判的三重向度与《资本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建构
浅谈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哲学思想
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哲学思考
史蒂夫·富勒社会认识论思想的分析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教育功能的缺失及其认识论根源
荀子的认识论及其“虚一而静”的方法
当代认识论中的葛第尔反例辨谬
康德的时空观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