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赏识教育有利于幼儿的积极个性形成

2020-10-21秦代娣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15期
关键词:实施方法赏识教育幼儿园

秦代娣

摘  要:赏识教育就是促使孩子产生一种内驱力,促进他们发现自己,看到自己潜在的力量和优点,从而满怀信心地不断争取成功,在成功的体验中不断地累积自信心,从而促进积极个性逐渐的形成。本文从幼儿园和家庭生活中培养孩子积极个性入手,探讨了在幼儿教育中实施赏识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幼儿园;赏识教育;实施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5-0041-01

现在的孩子由于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生活中时刻以尊贵的“小皇帝”“小公主”身份“主持大局”,凡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久而久之,就体现了一些独生子女特有的不良个性。具体表现在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受挫性差,常常经受不住成人的指责,不够自信。这些不良个性的养成是由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影响形成的,特别是幼儿生活的环境和我们成人的教育这两方面的因素。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怎样应用赏识教育培养孩子的个性呢?

1.幼儿园生活中培养孩子积极个性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各环节中,老师应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位幼儿,以积极的态度发现和欣赏其身上的“闪光点”,并注重随机教育,不失时机地为孩子的点滴进步而鼓励喝彩。尤其当幼儿做错了什么的时候,切忌大声呵斥,而应该讲究艺术,语气要婉转而富有启发性,既帮助幼儿找到自身的不足,又保护幼儿的自尊心。这样,幼儿才能从教师的态度中敏锐地感到教师对他们的热爱与信任,从而使自己充满自信,在自我肯定中促进了积极个性的发展。

(1)在教学中培养积极个性

每个幼儿的个性发展存在着差异性,针对不同的个体,教师要更好地了解每一个幼儿的个性特点及其成长环境,以便于选择有效的教育方法和途径、有计划、有的放矢,借以促进幼儿积极个性的发展。例如,在每一次的美工区活动开始的时候,我都用积极的态度关注孩子,用信任的目光去支持鼓励孩子,他们从老师的态度中感受到了信任,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信任激发了孩子自信的萌芽。如果当幼儿自信心产生动摇时,这时老师不可以指责孩子的过失,因为此时此刻孩子最需要的是理解与安慰。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赏识与信任,在被人肯定的过程中孩子能体验到自己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2)创设积极向上的精神环境

要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是个好孩子的感觉,让每个孩子享受到自信的快乐。在此,我們尤为注重孩子们精神环境的创设。其中主要表现在我们成人对孩子的态度。所以,平时我们老师就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在幼儿的面前;以赏识的目光,伴随在幼儿的身边,给孩子多一些爱护,多一点关心,让孩子们感觉到教师的爱,在教师肯定的目光中赏识自己。我们应从身边最小的、最平常的一件事做起,用真心、善意和语言去打动他们、启发他们、诱导他们,让他们增强信心和勇气,让他们体验到生活的美好,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

(3)在游戏中培养积极个性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而教师就可以利用幼儿感兴趣的游戏,使幼儿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活动,以此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积极性。我习惯于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与细节,了解幼儿的游戏情况,并注重与孩子进行个别谈话,通过谈话了解他们在区角里玩什么内容,喜欢操作什么材料,做什么游戏,再让他们在集体面前交流自己的游戏经验。事实证明,大多数缺乏自信心的孩子在多次的展示后,他们的胆子大了许多,自信了许多。经常为幼儿创设各种条件与机会让幼儿与同伴分享游戏的经验,交流游戏的体会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有益的。既可以锻炼展示者的胆量,增强他的信心;又可以让展示者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激励更多的同伴。

帮助孩子获取能力,这是建立自信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试想当幼儿成功地完成一件作品或当他的作品得到别人的认可时,他的内心满足感是不可言喻的,他就会感到自己是有这个能力来完成作品的。因此,教师可以把技能溶于平时的活动中,引导孩子逐步地积累,让孩子感到完成作品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幼儿在活动中不断地学习到新的技能与表现方法,也不断地体会到成功和自信。

2.家庭生活中培养孩子积极个性

家长对孩子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纲要》指出,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就幼儿健康教育,尤其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家庭、社区的积极配合显得更为重要。教师接纳幼儿的个性,了解幼儿,利于家庭、社区与幼儿园之间建立起联系的纽带,寻找有效的教育途径。

首先,作为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做孩子学习的正面榜样,父母对人对事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一言一行。其次,父母参与赏识教育创造一个温馨祥和的家庭气氛,让孩子自由自在地生活,并让孩子有充分发挥的余地。端正父母教育态度,从思想上认识对孩子的溺爱、娇宠,只会造成孩子怯懦、任性的性格。父母要树立起纠正孩子怯懦性格的信心,要认识到只有教育得当,才能使年幼的孩子得到健康发展。实践证明,创造条件让父母参与赏识教育,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克服内向、胆小性格的催化剂。

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也应注意几个问题:一是要实事求是。既不滥用赏识,又不吝啬赏识,更不能错误地把幼儿的特点当缺点;夸奖要适度,对幼儿的良好表现,要根据不同情况,给予恰如其分的鼓励,不能事不分大小,都做过度的夸奖。因为不切实际的过度夸奖,容易造成幼儿的虚荣心,效果适得其反。二是要全面对待。在赏识教育中,并不排斥批评。我们既要充分发掘幼儿的“闪光点”,也要根据实际适时适度地指出其“美中不足”,促使幼儿学会明辨是非,分清荣辱。只是赏识和批评的侧重点不能倒置,赏识要讲究方法,批评应考虑艺术。这样,才能使幼儿及时得到鼓励,又能知道自己行为的缺点,更有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积极个性的发展。

总之,在幼儿的生活中,我们老师和家长应积极抓住一切可教育的契机来吸引幼儿参与其中,在自然有序的互动中,以赏识教育有效的促进幼儿积极个性的发展。

猜你喜欢

实施方法赏识教育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
小学校园足球课程实施路径和方法研究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