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准起点,化繁为简,探寻作文教学生长点

2020-10-21陈剑平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15期
关键词:化繁为简起点选材

陈剑平

摘  要:在审视学生作文时,发现多数学生常常无话可写,满足不了字数的要求。很多作文的内容,也是老生常谈,冷饭新炒,毫无新意。对于这样的学生而言,选好故事,把话说清楚,是非常迫切需要指导的。本文主要以一节作文选材教学课为例,选择作文教学的起点,化繁为简,让学生的思维真正插上自由的翅膀。

关键词:选材;作文;化繁为简;起点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5-0021-01

1.找准起点,理清价值

起点是一个开端。找不准起点,写作教学很容易发生偏移。那么什么是写作教学的起点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1)学生生活经验。学生的生活包括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以及少量的社会生活。从生活中获取到的经验体悟,是学生写作素材的源泉。学生只有观察生活、体味生活才能够描绘生活,选出有价值的材料,写出有质量的文章。可是现在学生有趣的生活确实较为匮乏,加之又缺乏对生活的留心观察,生活经验总是千篇一律,空洞无物。生活经验更需要细心的思考和训练,才能转化为写作的素材。

(2)表达水平现状。课堂上,学生经常会出现无法合理清晰的概括出故事内容的情况,这反映的就是学生表达水平的不足。“说”和“写”的能力是相互促进的,学生不会说,也就不能够很好的进行书面表达。叙述选材事件的时候,不能够突出中心,结构散乱,词不达意,文从字顺的要求就很难达到。写出的文字干瘪无味,缺乏真情实感,缺乏个人的感悟。

(3)教材作文要求。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写作部分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针对初中生心理特点,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七年级是基础写作能力训练,深谙不少七年级学生不喜欢写作的心理,開篇导写即为“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2.依据起点,化繁为简

(1)话题导入开门见山。在思考一堂选材写作课时,考虑到学生生活经验的不足,带着为学生“搭台阶”的思路,想让学生从已有知识中汲取有关选材的生活经验。于是从初一学生刚学完的统编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的前三个单元中,挑选了《春》《散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塑生命的人》四篇课文,开头设计了“温故而知新”环节,让学生用一个词概括各篇的主题。并说出围绕主题,作者挑选了哪些材料。打算唤醒学生对于生活经验的认识,以便于之后的自我表达。

这是课内的文章,又是刚学过不久,我认为这对学生是很容易回答的。并且我还用《春》展示了一个范例,这样对于学生的回答我更是信心十足。没想到学生却畏畏缩缩,一脸茫然。孩子们无所适从的样子,让我刚上课就陷入慌乱的境地,这和我的设想预料的截然不同。我不是已经充分考虑了学情,给学生搭台阶了吗,怎么第一个台阶就跨不上呢?

设计的教学起点是关于“选材”的,想要在这个环节里,训练学生“说”的能力。可是在操作中,将“中心”和“选材”糅杂到了一起,增加了“说”的难度,于是就发生了起点的偏移,学生的思维也就受到了约束。如果此时忽略中心,降低难度,直接展示文章的主题。问学生围绕中心,作者选取了哪些材料呢?也许这样就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这个环节看似是考虑了学情而给学生搭台阶,其实这样的话题导入过于繁琐。

(2)回答方式自由简明。以上问题的出现,还是要回到作文教学起点上来。我的教学主题是关于“选材”的,这个环节的目的也确实想让学生得出写作素材要在景物、人物、事物、事件这四个方面去发现的结论,也是想让学生知道选材是要围绕中心这一要求。

可是在教学过程中,却人为的强制学生用一个固定的句式,将文章主题和选材一起说出来。学生不具备这样的表达能力,毫无心理准备,一个接一个的说错之后,学生就开始不敢说,也就畏畏缩缩,开始躲避着老师的话筒了。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遇到碰壁的情况时,有必要让学生回答的方式变得自由简明。

(3)把握时间突出要点。在此后的“有朋自远方来”环节里,选取了一篇范文《细细品出坚持味》,计划让学生在上一个环节完成的基础上,练习归纳中心和选材。不过依然没有摆脱此前设置的牢笼,学生已经产生了胆怯心理,选材的概括很笼统,不够细致,体现不出“坚持”的味道来。再问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围绕中心选择材料时,学生已经完全搞不清到底是要强调选材还是中心主题了。

第三个环节“择其善者而从之”,才真正回归到“作文选材”的起点上来。让学生根据例文“坚持”这个主题,思考自己可以写哪些材料。此时学生才开始渐渐有话可说,有话敢说。不过一堂课的时间已经过半,之前浪费了太多时间纠结在“主题中心”上了。针对这样的问题,即使是想要给学生一定的过渡期,那么也要对这个过渡期的教学时间进行把握,从而留出突出“选材”教学的时间。

3.依据起点,对症下药

从起点的情况进行思考,所以这节课的目标不仅是要让学生积累材料,还要指导学生怎么选材料。要想知道如何选材料,仍然要归回到教材作文要求这个起点上。利用已有的学生写下的素材资源,采用让学生评价的形式,归纳出这些材料的优点与不足。在老师引导提问的基础上,深切的感受到为什么选材要真实、小巧、新颖、深刻、围绕中心、积极正面、符合生活逻辑。

4.追寻起点,化繁为简

将繁琐的事情简单化,是一种理性的思考;将复杂的设计灵活化,是一种思维的解绑;将作文教学的起点明确化,是一种智慧的追求。虽然“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说起来很容易,不过还是需要不断的累积实践经验以及不断的思索。写作教学,需要贯彻的是一种实用主义,好的设计往往是简练的。找准作文教学的起点,化繁为简,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插上自由的翅膀,同样也可以令老师们探寻到作文教学的生长点。

参考文献

[1]徐丽玲.谈写作的重要环节—选材[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4

[2]李菊连. 谈初中语文作文课堂教学的“实”与“活”[J].西部素质教育,2016(07)

猜你喜欢

化繁为简起点选材
六月·起点
我爱你,妹妹
分析找出题目限制之外的范围,开拓思维,广泛选材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化繁为简的几种策略
多路径:让课堂教学更直观
抓课堂之根本,促素养之养成
让数形结合浸润数学课堂
疯狂迷宫大作战
选材“碰头”好热闹
开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