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促进可再生能源使用的两种政策

2020-10-21杨丽晖

理财·财经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

杨丽晖

摘 要:为应对气候变化、污染物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以及其他重大环境影响,各国一直在加大努力,通过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这将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本文旨在探讨两种促进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即基于价格的上网电价政策与基于数量的可再生能源证书交易制度,并提出一些相关建议。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政策;可再生能源证书交易制度

一、引言

化石能源通常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并且不可再生。通常,可再生能源是可以连续更新和长期使用的资源,如太阳能、风能和现代生物质能。可再生能源与化石能源相比,能量质量相对较差,发电品质较低,具有间歇性,发电效率较低,使用技术不成熟,有待进步。有些可再生能源不能广泛应用,只适合于特定地域开发和利用。但是,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前景很好,因为其是可再生且可以永久使用的。为应对气候变化、污染物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以及其他重大环境影响,各国一直在加大努力,通过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这将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上网电价是一种以价格为基础的政策,能够为可再生能源生产商提供基于成本的补偿。它通过向可再生能源生产商提供长期合同来实现这一目标。价格的确定性和长期合同将有助于吸引可再生能源的投资。近30年来,上网电价政策已在50多个国家实施,25个欧洲国家中有18个已经实施了这种政策,包括德国、西班牙和丹麦[1]。上网电价政策受欢迎的一个原因是,它们可以是针对具体技术和地区的。上网电价政策也可以实施一种机制,即电价递减,以降低技术成本。此外,上网电价政策的效率和有效性也得到了实证。

但是,上网电价政策代价高昂,往往给政府带来快速增长的财政负担[2]。因此,政策制定者,尤其是那些环境保护在政治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欧洲国家的政策制定者,有一种用新方法取代上网电价政策的动机,从而鼓励太阳能发展。这些政策的目的是减轻与上网电价政策相关的重大财政负担[3]。

替代可再生能源支持政策是设定一个基于数量的配额,通常称为可再生投资组合标准(RPS)[4]。然后,生产商可以直接或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证书(RECs)的交易机制来满足这一配额。在这样的支持下,合格的风能和太阳能光伏发电企业可以通过其生产的可再生能源获得可再生能源证书,然后将电能和可再生能源证书分别出售给包括企业和个人在内的买家[5]。对于风能和太阳能光伏发电,每个REC通常代表1兆瓦时的电力输出。

本文旨在探讨两种政策,即基于价格的上网电价政策与基于数量的可再生能源证书交易制度。在上网电价政策下,由于长期合同和以成本为基础的购买价格,电力生产商往往有更稳定的投资回报。然而,在可再生能源证书交易计划下,投资回报的波动性更大,因为它主要取决于可再生能源证书的市场价格[6]。RECs项目的另一个考虑是,消费者有更多的自由,因为他们可以自愿购买可再生能源证书来证明他们的绿色证书。至关重要的是,可再生能源证书交易计划也将为各国政府减轻财政负担,因为在可再生能源证书交易计划下,政府将不会承受与上网电价政策相关的重大财务负担。

二、上网电价政策

在上网电价政策下,可再生能源生产商接入电网的机会由政府保证。此外,可再生能源生产商提供的电力价格通过长期合同设定在更高的水平。上网电价政策受欢迎的一个原因是,它们可以是针对具体技术和地区的。监管机构可以对不同技术或不同地点产生的可再生电力设定不同的上网电价[7]。通过稳定绿色电力的价格,FITs方案可以显著降低可再生能源发电厂和技术投资的风险,并将不可避免地使绿色电力市场更加繁荣[8]。因此,上网电价政策计划是确保大量资本流入可再生能源行业的最强有力的政策工具之一,可刺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发展和持续部署[9]。

然而,上网电价政策计划的实施也面临挑战,第一,它经常给政府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政府常常无法做到及时补贴可再生能源。如果延迟付款(尤其是对小生产商),资金紧张的生产商将别无选择,只能关闭他们的发电厂。第二,设定固定上网电价的方法也是一个重要问题。上网电价一般由监管机构确定,但是,这些管理当局通常缺乏关于各种不同来源和技术的可再生电力生产成本的充分和最新的资料。第三,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生产成本因技术创新而降低,监管部门降低上网电价在政治上存在困难,现有的生产商有强烈的动机维持较高的上网电价。第四,可再生能源发电商往往缺乏技术创新的激励,因为上网电价政策是基于价格的政策,发电商不需要在市场上相互竞争。因此,上网电价政策对可再生能源生产成本的下行压力很小。

三、可再生能源证书交易计划

根据可再生能源证书交易计划,合格的陆上风能和太阳能光伏发电企业可以为其生产的可再生能源生成绿色证书,然后将电能和绿色证书分别出售给消费者、分销商和其他生产商。每个绿色证书通常代表风能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一兆瓦时电力输出。

绿色证书市场通常有两种形式。(1)强制市场,通常与可再生投资组合标准相关联.(2)自愿市场。在强制性市场中,政府将为生产者或消费者制定一个固定的配额或RPS,规定一定比例的电力必须由可再生能源生产或消费。生产者将获得他们生产的绿色能源的许可证,如果他们生产的数量超过配额,可以出售多余的证书。如果生产商不能达到他们的“固定配额”,他们将被迫在市场上购买绿色证书。

除了强制市场外,消费者还可以自愿購买绿色证书,以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并在自愿市场中体现自己的社会责任。然而,自愿性绿色证书市场的最大问题是缺乏激励消费者购买绿色证书的途径。尽管如此,在大多数国家,自愿性市场只占绿色证书市场的一小部分,因此自愿性市场不会对整个绿色证书市场的运作产生重大影响。

在技术创新方面,大多数学者认为基于数量的方法更能激励不同可再生技术之间的竞争,而基于价格的方法则不能,因为它已经向生产者保证了一定的价格。因此,基于数量的方法在促进技术创新方面优于基于价格的方法。

然而,由于可再生能源证书交易机制的经验有限,再加上RECs市场运作的不确定性,RECs交易机制的真实表现还有待验证。

四、建议

实施RPS体系和RECs市场的目的是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和低碳转型。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是通过市场设计,鼓励有义务的实体企业增加可再生能源投资,引导其参与可再生能源证书交易。因此,科学设计RPS制度和RECs市场是有效推进我国配额制度的关键。RECs市场的发展可以是强制性的,也可以是自愿性的。自愿购买RECs背后的理由是私营公司或个人打算购买RECs,以显示他们的绿色资质。然而,在我国,环保人士对RECs并不了解,因此只有少数RECs是通过自愿市场销售的。

此外,应保证绿色证书能够在市场上自由交易。目前,绿色证书与其他环境商品相比,买家不愿意购买RECs,因为RECs不能转售,即使买家超买。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自由交易RECs肯定比一次性交易更好。

政府往往被视为企业和个人环境行为的主要驱动力,政府的文书和政策,如行政法规、污染税和补贴,应该引导企业和个人采取环境友好型政策。因此,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通过项目推广、信息传播、媒体节目等方式,鼓励自愿购买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证书。

除RECs市场外,制定可行的RPS也是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一个问题。首先,公众需要知道RPS是如何设置的,增加透明度是说服他人的第一步。在我国,了解国家能源局设定省级可再生能源配额时所使用的准确数据和方法是有帮助的。这一行动的副产品是省级调度中心将更好地了解他们需要做什么来完成这些配额。

与年度目标相比,设立月度目标可能被证明更可行。例如,省级碳市场试点在年底结算义务到期之前几乎没有任何活动,在试点的第一年,2018年未能达到RPS的有义务实体必须购买RECs以完成配额,而RECs将在2019年1月至2月之间只交易一次。全年开放RECs市场,可以让市场参与者看到RECs价格的走势,从而作出相应的反应,而不是在年底努力完成配额。此外,每月交易活跃的RECs市场将增加流动性。如果发现RECs过少或过多,决策者可能会相应调整市场规则。

参考文献

[1]高晓燕,王治国.绿色金融与新能源产业的耦合机制分析[J].江汉论坛,2017(11):42-47.

[2]陈新辉,彭筱喆.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投资风险分析[J].太阳能,2019(10):5-10,39.

[3]林卫斌,付亚楠.发达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机制比较[J].开放导报,2018(3):23-27.

[4]王风云.可再生能源定价机制研究评述[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7(8):52-55.

[5]郭炜煜,赵新刚,冯霞.固定电价与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基于中国电力市场的比较[J].中国科技论坛,2016(9):90-97.

[6]董宏伟,秦光宇,王玲湘,等.新电改下可再生能源衍生品交易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9(3):93-96.

[7]王秀强.十年磨一剑,“配额制”为可再生能源消纳保航[J].能源,2019(6):30-33.

[8]范斌,姚瑜,褚燕.分布式光伏上網电价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华东电力,2014,42(10):2197-2200.

[9]舟丹.新能源上网电价补贴政策[J].中外能源,2014,19(7):58.

猜你喜欢

可再生能源
全球变暖视野下中国与墨西哥的能源现状分析
我国可再生能源的产业基金支持研究
高速公路微电网研究
在现有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政策下对风电项目的若干思考
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厂房的一体化设计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课程教学探讨
信息化背景下的低碳理念旅游产品开发构想
能源战略转型视野下的煤炭利用前景探析
全球核电发展现状与主要挑战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最大风能追踪控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