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爱国情怀培养的实施策略

2020-10-21龚贞洪

青年生活 2020年24期
关键词:爱国情怀实施策略小学语文

龚贞洪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越来越重视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加他们的国家荣誉感,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中国的教育理论体系中,爱国主义教育始终占据着核心地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正是教育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之一。小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后续储备力量,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怀是教育的主要任务。本文首先指出当代小学语文教学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存在的问题,并从课堂阅、写作教学、及课下教学中提出了一些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爱国情怀;实施策略

引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屹立于民族之林的推动力,是中国悠久历史中文化传承的纽带,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儿女民族精神的核心。弘扬民族精神,树立爱国主义情怀,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外来文化广泛传播、网络信息发展迅速的当今社会,学校教育更应该重视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保证他们在接收丰富文化的同时,不忘传统文化的传承。本文从课上阅读文献教学、布置爱国立意的习作练习、课外教学等方面探究实施策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爱国情怀的培养效果。

一、当代小学语文教学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方向和目标存在问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于语文学习的方向和目标不明确,他们盲目地遵循老师的思想教育,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被动的知识记忆和理解,导致整体学习效果差。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对教材中理论知识的解释,忽视学生学习情感的培养,缺乏对爱国主义情感的引导,导致他们学习方向错误,学习目标偏离。

(二)语文能力和情感问题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对于不同的文章内容均包含有不同的人文情感,如亲情、友情、爱情或爱国之情等,对于这些文章内容的学习,老师对于教材的内容分析和知识讲解过于理论化,情感教育部分不足,导致学生在实际阅读中难以准确提炼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缺乏对学生爱国情怀等积极感情内容的引导和启发,导致他们语文学习效率和领悟能力难以提高,语文情感体验能力不足。

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一)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学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相关需要,在小学语文课上,教师必须牢牢把握语文知识和爱国情怀的基本特色,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整体把握语文教学体系,充分应用教材中的资源,将爱国主义情怀渗透进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

例如可以在读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课程内容选择上,教师应该选择具有典型的爱国情怀的文章,如缅怀革命烈士的《狼牙山五壮士》、《囚歌》等,或者歌颂祖国大江大河的《桂林山水》、《美丽的小兴安岭》、《草原》等,又或是维护祖国尊严的《晏子使楚》等。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充满感情地朗诵课文,在阅读中,可以使学生情感融入文章的字里行间,并与作者产生更深的情感共鸣。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在写作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学

除了日常课堂上课文阅读教学外,教师还可以从习作教学入手,组织各种写作教学活动,如开展爱国情怀征文活动。写作练习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安排,其特点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文本的内容,同时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写作时总觉得没什么素材可用,但根据教学内容布置写作练习,学过的教材内容就是很好的写作素材,这样不仅可以加深他们对文本的理解,还可以锻炼写作技巧,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更有利于加深学生的爱国情感。此外,学生可以从中体验生活的美好,领略祖国的壮丽风光,积累习作素材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在课下开展爱国主义教学

除了平时的课上教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各种课外教学方法。例如,“一周读一本具有爱国情怀的书籍”,让学生定期阅读相关的爱国书籍,并做阅读笔记,充分调动他们的阅读积极性,让爱国主义情感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通过课外阅读,不仅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更能够拓宽他们的视野,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和高尚的情操。还可以开展一系列后续活动,如阅读交流会,让同学之间交流阅读的心得和体会,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更有助于同学之间共同进步。

(四)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

学校作为一个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的衔接平台,要贯彻育人的本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教师制定教学规划,开展爱国征文活动、爱国电影观赏等活动。建设良好的教育基地,配合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充分发挥教育优势。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为孩子树立榜样,营造浓厚氛围,与课堂教育相辅相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应相互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结语

爱国主义教育是永恒的主题。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承担培养学生的责任,还要担负起弘扬爱国主义的责任。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不仅要用职业道德严格要求自己,还要有强烈的爱國主义意识,并融入日常教学活动。新时代教育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爱国主义教育意义重大,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工作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1]龙云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研究,2019,28:36-37.

[2]刘玉玲.以德养性——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A].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第十届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基础教育“十三五”规划课题会议论文集(议题二:教学模式与方法研究)[C].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2017:12.

[3]何秀凤.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论文集卷三--教学探讨[C].:,2018:2.

猜你喜欢

爱国情怀实施策略小学语文
初中语文教学应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
浅析张元干诗词的爱国情怀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论红色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爱国情怀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