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五点着力,实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2020-10-21高罗丽

青年生活 2020年26期
关键词:策略探索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高罗丽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是大多数人最初的阅读体验,是最基础的人生成长。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开启和积淀作用,小学语文教师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就关乎灵魂和成长。本文从问题分析切入,从“激趣着力”“扩充内容”“打开想象”“强化交流”和“用好媒介”五方面,探究了小学阅读教学是策略。

关键词:五点着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索

当下的教育,倡导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虽教师们已在注意和重视学生作用的发挥,但因教学设计不合理与课时限制,使学生的主体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就教学过程而言,有的教师重知识传授而对语文素质及人文素质的培养重视不够,语文课堂缺乏学生主体参与,效果难期。

倡导自主合作学习的新课程标,可培养和提高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提高。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课本知识,引导学生选择阅读方向与合作学习,同时学会收集、整合资料和书籍,推进专题阅读,实现语言材料的积累和内化,感受自主合作的力量和乐趣,体验自主合作成功的喜悦,提升合作、交流与协调能力。

激趣着力,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根据目的要求,教师可向学生提出若干启发性问题,让学生在自读中循文求义:寻找答案,划出要点,以便发表自己见解。这种阅读的关键,在教师提问的难易度。最好的难度是给学生一个“跳一跳就能摘到的苹果”,让学生对问题有兴趣,有体悟,进而进行自主探究,获得发现与进步。

扩充内容,拓展丰富学生阅读容量。课外阅读多,课堂上自会对很多问题和事物侃侃而谈,持有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甚至可能会有新颖的观点和独特的视角。因此,课外阅读不但能早就学生聪明的大脑,而且还能能开启一扇心灵的窗户。就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尚未养成课外阅读习惯,更应设法提高其兴趣。虽说从被动阅读到爱上阅读,需要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但只要我们给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提高兴趣并不艰难。苏霍姆林斯基说:“你要学会激发学生对阅读科学书刊的兴趣。要做到这一点,你在讲解大纲规定的新教材时,就应当用大纲以外的知识的火花来照亮某些问题。教师在讲课时,好像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的留下来不讲。学生有了到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去游泳的前景激励着他,这也就激发阅读的兴趣了。”信然。

打开想象,激发学生阅读的畅想。小学语文教学,教师串讲串问教学方式长期存在,这势必养成学生对教师依赖,最终致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能力培养目标落空。在教学中,教师可用提问、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拓展发散思维。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中有幅插图:一团熊熊烈火包住了邱少云,但他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在阅读中,可让学生联想自己被火烧着,或被开水烫瞬间的语言、表情和动作,指导学生眼睛看图,大脑进入畅想——“通过图中邱少云的目光、表情和动作,能想象此时他会想些什么吗?”学生定会有许多漫想:“他想,为了争取战斗胜利,哪怕烧焦、烧死都不能动!咬紧牙关坚持到底,胜利属于我们!”经过想象,邱少云瞬间鲜活:不但显现在学生眼前,而且作用于学生的心灵;不仅形象变得更加真实生动,而且在学生心中也会愈见更加高大。

强化交流,畅通师生阅读感悟交融。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发表自己言论的自由氛围,让学生能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和学生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各自的理解,甚至可以展开讨论,应该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想法,使他们的个性插上理想的翅膀,飞向光辉的彼岸。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有了各种各样的体验和收获,那么他们当然也就希望和别人交流,让别人也分享自己的见解,和自己一起体验成功所带来的愉快,而要使学生的这种情感体验得到表述,就应该让学生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交流方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只是一种知识传授的过程,而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的精神交流,通过“对话”获得人生体验和生活智慧的过程。首先,老师要注意与学生之间是平等对话。“你的脸上分明写着真诚与善良,你已经品味得相当不错了!”“我已经通过你的朗读感受到你对这个世界的喜爱与赞美,如果你读得再流畅一些就更好了!”其次,我们老师要注意师生之间的对话是互动的。这种对话是一种双向交流,双方是互相促进的。我们要学会倾听,要充满期待与耐心。还要学会应对,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表达的内容和方法,灵活、迅速地处理偶发事件。此外还要注意师生之间的对话是意义建构活动,在对话中学会欣赏他人、鼓励他人。如“我想对你的要求提得高一点,可以吗?”

用好媒介,呈现阅读教学内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为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创造了条件。如《草船借箭》这一课,当学到“草船借箭的经过”部分时,就可呈现一段录像:画面上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然后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录像放映结束,可追踪提问:“看完录像后,同学们有什么话需要说?”学生们一定会七嘴八舌,讨论开来:“诸葛亮为什么选了大雾漫天的时候去取箭呢?”“诸葛亮为什么下令把船一字儿摆开呢?这有什么妙用呢?”“诸葛亮为什么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呢?他们不怕曹兵出来反攻吗?”……教师根据学生疑惑,或释疑追索,或旁逸引導,激发、牵引和鼓励学生疑问走向深广;同时,鼓励学生互相质疑问难,在其间求得顿悟和收获,进而固化兴趣,达到培养积极主动性和拓展思维度之目的。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更加需要呼唤,需要照耀,需要滋养,才会助力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养成,才能提升学生美好人文素养的高度。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就是春风化雨,就是润物无声,就是陪伴心灵成长,就是助力人生幸福。

只要有使命感,敢于担当,我们就会幸福着学生的幸福!

参考文献:

[1]陈洁.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J].新课程,2017(05);

[2]郑璐.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研究[J].新课程(中),2017(07);

[3]卢珍.探究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2017(12)。

猜你喜欢

策略探索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课堂的构建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深入课改 实践课堂 探索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