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

2020-10-21陈昭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应用

陈昭

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工程的快速发展,建筑业也得到快速全面的发展。各种建筑技术日益涌现和完善。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对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意义重大。在工程建设中,只有不断改进和完善高支模施工技术,相关人员努力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严格按照方案及规范标准作业施工,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保障作用,从而确保工程施工的有序开展和顺利实施。

关键词:高支模施工;房屋土建工程;应用

高支模施工技术是建筑施工中最常见的土木工程项目。然而,在工程的实际施工中,高模板施工技术对整体工程质量和工作效率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高支模技术的发展和现有的应用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与此同时,仍有许多问题无法有效解决。因此,应重视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在保证建筑工程高模板施工效率和质量的同时,应更加全面、细致地发展高模板技术。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人员素质,加强施工管理,为提高高支模施工技术水平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推进中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1 高支模施工技术概述

高支模施工技术一般是指支模高度大于或等于8m 时的模板及支撑结构的搭支施工技术。相关文件规定: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 的模板支撑系统。高支模工程施工属高空作业,是工程项目中应予充分重视的风险点,在施工中应配置专业人员来进行监管,且需通过在工程中的合理规范应用,来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

2 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技术

2.1 制定高支模施工方案

制定高支模施工方案时,应首先选择梁线的具体位置。选择中心位置后,应定义水平操作线。建造高层建筑时,应使用钢管加固和建造低层建筑。然后安装所有级别和周围的板。板下应设计科学合理的支撑板,确保整个建筑板的安全稳定。在构建组件的过程中,所有模板应使用高韧性材料连接。高支模施工完成后,应在建筑物的高度浇筑混凝土。满足要求后,拆除高支模结构并回收利用。

2.2 严格管理高支模施工现场

在高支模工程的施工中,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项细节工作和问题都应认真操作、詳细分析并及时解决。编制施工计划和设计图纸时,应仔细标注每种小材料的长度和内径等参数,并对每种模板的面积和韧性进行科学详细的设计,为施工方在早期阶段编制准确、精细的采购计划提供前提条件;在施工的各个环节,对施工细节和材料质量进行严格的监控和检查。不管发生什么,施工过程中不放过任何小缺陷,保证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

2.3 立杆支设立杆

底部宜设置厚度不小于50mm 的木垫板,垫板连续长度不宜少于2跨。扣件连接时,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接头应采用对接连接;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一步内,不同步的2 个相邻接头在竖直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立杆上部顶托螺杆伸出钢管不得大于300mm,下部底座螺杆外露钢管不宜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大于3mm,安装时保证上下同心;严禁将上下段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2.4 水平杆搭设

架体必须连续设置纵、横向扫地杆和水平杆;扣件连接时,纵向扫地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 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按要求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在每一步距处应各设纵横向水平拉杆一道。模板支撑架不得直接搭设在外架体系上,且不得与落地外架及其他作业架连接。

2.5 剪刀撑的设置

在高支模架四周应由下至上设立竖向连续剪刀撑,中间每隔约4.5m 应在纵横向加设竖向连续剪刀撑,其宽度一般为6m;并在梁下第一步水平杆、扫地杆处各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较高的支模架沿竖向每隔4.5m 加设1 道水平剪刀撑;竖向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在45°~60°。剪刀撑斜杆与立杆或水平杆的每个相交处应采用旋转扣件固定。需在大梁支撑两侧加设竖向连续剪刀撑。当架高在8~20m 时,相邻的竖向剪刀撑之间增加之字斜撑;超过20m,之字撑改为连续剪刀撑。

2.6 高支模验收

在土建施工过程中,高支模系统属于支撑系统,在施工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高支模的安装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施工安全。因此,做好高支模施工的质量验收是非常必要的。大模安装技术后,应在第一时间进行质量验收。除了严格测试模板的性能外性,还要仔细检查支架,确保支架之间的搭建符合实际需求。只有加强安装的施工质量控制,才能最大程度提高高支模的质量,从而为土建工程的施工进度提供有力保障。

2.7 高支模拆除

高支模拆除的顺序与安装顺序相反,拆除应遵循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从上往下及先拆非承重构件、后拆承重构件的原则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分段拆除的高差不应大于2步。混凝土构件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 以上,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损坏时方能拆除;混凝土悬臂构件、跨度超过8m 的混凝土梁、板构件的底模应在其达到100%设计强度后才能拆除。对于支撑性楼板,其混凝土强度必须要达到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且宜确保3 层模板支撑。支模架在使用时,非经验算严禁拆除任何构配件。快拆支架体系拆模时,应保留立杆并顶托支承楼板,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可按构件跨度2m 计取。

3 高支模技术施工中注意事项

3.1 高支模施工的材料选择

在高支模施工过程中,应对模块和支撑结构的材料进行严格仔细的筛选,确保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完美应用。在选择过程中,应以工程要求为核心,考虑应用耗材的设计理念、占地面积、空间结构和相互位置,以及项目的整体和详细框架是否能够合理整合;在施工过程中,水泥沙砾应倒入建筑物内。这项工作要求高模板使用严格的建筑材料。高架模块和支撑结构应满足施工所需的承载能力,并确保安全稳定的效果。浇筑时应避免高大模板结构的大压缩和变形。为了保证高支模工程的质量,还应考虑相应结构的简单操作和方便组装,以保证今后工作的高效完成。

3.2 高支模施工人员技术水平

高支模脚手架施工前,应充分了解和调查高支模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经验。在高支模施工中,模板的施工和组成不是一个独立的环节。总体工作需要相互协调完成。建设将从一个方向继续到另一个方向。它将从框架的中心向四周扩散。根据工程的高度,施工将从底部到高空进行。每一个施工人员的每一个小工作中的问题都可能对连接工作造成不利条件,引发连锁反应,并对整个工程造成致命的隐患。

4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与此同时,人们对于建筑施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在建筑施工时,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该项施工技术的运用不仅有利于减少施工所需时间,提高施工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建筑物质量的提高。高支模施工技术对于施工具有很大的好处,因此我国对该项技术越来越重视,但是在运用该技术进行施工时,也遇到一些问题。基于此,文章浅析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以供相关人士参考与交流。

参考文献:

[1]杨明松.土建施工中高支模施工技术解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1):111.

[2]潘红.高支模施工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民营科技,2018(10):112.

猜你喜欢

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带压堵漏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
行列式的性质及若干应用
癌症扩散和治疗研究中的微分方程模型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