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金属与盐溶液反应专题的整合与探析

2020-10-21史凤华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9期
关键词:整合

史凤华

摘 要: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和难点。这部分内容对于初学化学的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而且容易记混,在中考中题型较多,占的分值较大,成为学习的分化点和考试的失分点。本文从反应条件、灵活运用、做题的一般步骤和典例分析与学法指导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探寻初中化学金属与盐溶液置换反应的规律,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熟悉答题思路,提升学生审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推理判断能力,从而更好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金属活动性;盐溶液;置换反应;整合

一、熟记条件

1.金属的位置: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特殊性:由于钾、钙、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盐溶液中它们会首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因而不会置换出盐中的金属;

3.盐必须溶于水;

4.铁与盐溶液反应时生成+2价的亚铁盐,金属与铁盐反应时要用+2价的亚铁盐。

二、灵活运用

在实际的应用中我们会发现在金属与盐溶液反应中,包括了这样两类反应.

1.多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反应;

2.一种金属与多种盐溶液反应。但是无论其中哪一类反应,都遵循这样一条规律:金属活动性相差越大,它们之间的置换反应就越易发生。

三、做题的一般步骤

1.判断所给物质能否反应

2.确定反应顺序,按顺序写出理论上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根據题目中所给信息判断反应进行的真实程度

4.明确滤液中的溶质常指的是盐,滤出的固体指的是金属单质

5.按要求写出答案

四、典例分析与学法指导

(一)滤液中溶质与滤出固体成分分析

1.一种金属与多种盐溶液反应

例1:在盛有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试管底部有少量固体存在。过滤,向滤液中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滤渣是()A. Cu B. Ag C. Zn和Ag D. Zn和Cu

解析:由于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Cu>Ag,因而加入的锌粉优先与AgNO3反应,只有AgNO3完全反应后,锌粉才能与Cu(NO3)2反应,否则不反应。“向滤液中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的AgNO3尚未反应完,故Cu(NO3)2不可能反应,证明锌量不足,所以滤渣的成分应选B。

例2:在Cu(NO3)2、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为——————。—————————上述过程中所发生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出一个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有:金属与盐的反应条件、金属与酸的反应条件、溶液中溶质的判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根据金属活动性可判断出铁粉能与Cu(NO3)2、AgNO3反应,而与Zn(NO3)2不反应。根据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可知铁粉过量,也就是说铁将AgNO3和 Cu(NO3)2都消耗完了,因此滤出固体中一定含有Fe、Cu、Ag,溶质为Zn(NO3)2和 Fe(NO3)

跟踪练习: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和滤出的固体中分别加入稀盐酸,均无明显现象。

(1)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填离子符号)————————,写出上述过程中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2.多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反应

例题:实验课上,老师把一小包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蓝色滤液。老师让同学们对滤液的组成进行探究。

(1)同学们对滤液中所含的溶质做出了多种猜想,其中有两种猜想可能成立,这两种猜想是:①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

②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 。

(2)请你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两种猜想。————————————————。

解析:将Zn和Cu放入AgNO3溶液中,Zn、Cu 的金属活动性均强于Ag,而Zn的活动性最强,所以AgNO3优先与锌反应,将锌消耗完之后AgNO3 才开始与铜反应,由“反应后的溶液为蓝色” 可知两个反应按次序都发生了,生成两种盐Zn(NO3)2和Cu(NO3)2,溶液中是否含有AgNO3无法确定。所以滤液中所含的溶质只有下面两种可能:

①溶质为_ Zn(NO3)2、Cu(NO3)2;

②溶质为Zn(NO3)2、Cu(NO3)2、AgNO3————————————。

只要我们验证滤液中是否有AgNO3,就能验证这两种猜想,鉴别的方法有多种,我们常用的是:取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为②,若无明显变化,则为 ① 。

跟踪练习: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进行了右图实验,已知溶液甲呈蓝色。

(1)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时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

(2)溶液甲中一定含有哪些溶质?(写化学式)

(3)请写出该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二)判断反应后溶液质量的变化

例题:在一定质量Cu(NO3)2、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充分反应后,过滤,可得到固体和溶液。

(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反应前溶液的质量相比,可能保持不变,为什么?

解析:对于金属和盐溶液的反应,由于水不参与反应,因此比较溶液质量的大小,就是比较溶质质量的大小,实际上就是比较盐的相对分子质量x系数所得积的大小。锌与硝酸银反应时,由于生成的硝酸锌质量小于参加反应的硝酸银质量,所以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同样方法判断出锌与硝酸铜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由于锌的金属活动性没有铝强,因此锌不能与硝酸铝反应,当增加与减小的质量相等时,溶液的质量保持不变。

跟踪练习:在Cu(NO3)2、A1(NO3)3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则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_____;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原混合溶液的质量_______(填“大”或“小”);写出溶液中发生的有关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图像题

例题:向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右图。请分析a点时溶液中有哪些溶质?c点时过滤能得到哪些固体?b~d段溶液质量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根据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可知ab 段发生的是锌与硝酸银反应,bd段发生的是锌与硝酸铜反应,a点处于第一个反应正在发生时,因此溶质有生成的硝酸锌、剩余的硝酸银,没有反应的硝酸铜。c点处于第二个反应正在发生时,滤出的固体有银和铜,由于生成的硝酸锌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硝酸铜质量,所以bd段溶液质量增加。

跟踪练习:向一定质量Fe(NO3)2、A1(NO3)3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当加入锌的质量为a时,溶液中有——种溶质。

(2)当加入锌的质量为d时,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有——————。

(3)写出bd 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通过上面对金属与盐溶液反应专题知识点的梳理和细化,我们可以看出,金属和盐溶液的置换题目任其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先后顺序,正所谓《大学》中的那句话: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抓住这一点,所有题目都可解之。

猜你喜欢

整合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有机整合的认识和思考
民俗文化 让语文教学更精彩
论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的整合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谈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基于SWOT分析下的十堰市旅游资源整合探究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