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发挥导学案的作用

2020-10-21朱新芳

神州·上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

朱新芳

摘要:自新课改后,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呈现一个逐渐由“教”向“学”转变的过程,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课堂过程中不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取而代之的是的学生,而“学案”在则起到了一种“牵线搭桥”的作用,在此转变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好学案的作用,进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好铺垫显得尤为关键。

关键词:初中数学;互动研讨;巩固提升

为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笔者在城镇及农村中学均有长期执教经验,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尝试使用“先学先行”“互动研讨”“训练巩固”“拓展提升”等自主导学教学模式。“导学案”作为用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自主学习,用来推进“导学案”是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的基础方法和手段。如何充分发挥好学案的作用决定了学生学习的质量,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課堂效率。

一、什么是导学案

导学案是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引下,为达到既定学习目标,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通过教师(可以组建教师备课团体)按照学生个性化需求研究设计,同时参与主体为学生的能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师生互动“教学合一”的设计方案。

二、导学案的作用

导学案的出现让教师从单一的“学习指导者”专班为“学习策划者、协助者、引导者”,从而在根本上改变学习方式。所以导学案在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上提供四方面作用:1.描绘出“路线图”,是学生高效开展自主学习“导航”;2.课堂知识结构体系有效呈现;3.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备份、随堂记录本;4.自我反思的文本小结、复习巩固材料。

三、如何正确使用导学案

(一)先学先行。教师课前将准备好的“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预习,对数学知识点的形成和其中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按照“导学案”的要求独立完成课前数学学习,带着成果或问题进课堂,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上课将课前导学案收回并及时进行批阅(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进一步优化教学结构,并可以适当调整教学设计,做到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二)互动研讨。课堂教学主要采用小组合作为主,将学生按照不同性别、学习成绩差异不同组合成多个学习小组,每组推选一名组长,组员各自分工。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对于没掌握的知识点采取“组内帮教”学习,如存有“组内帮教”无法解决的困难有组长反馈给教师,教师可以进一步了解学困生对知识的的掌握情况,以及小组作用的发挥。引导学生通过展开充分的讨论来获得知识,暴露学生思维过程中的困难、障碍、疑问和错误;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记得在教授二次函数时曾布置有这样一个题目:某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已知,且该函数与x、y轴相交于A、B两点,其形成的三角形顶点为C,试求△ABC的面积。问题提出后,让学生自由发挥,在观察他们解题的过程中发现了几处较为明显的错误,此时教师没有直接指出问题的所在,而是让学生以课堂讨论的方式来探讨该类型题目的解题方法和步骤,以此更正他们的解题思路。相比于传统教学而言,学生更能够接受这种引导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其学习成就感与兴趣。

(三)训练巩固。在学生研讨后进行分组学习成果展示,展示可以是小组成果或个人成果,自愿展示与教师点名展示等多形式相结合,然后进行小组点评、组间互评等方式多维度进行评价。在互动环节中,对学生亮点需不吝夸赞,激发学生互动讨论与探究的热情,对参与性不强的要多加鼓励。当学生遇到一些较难的数学问题且通过集体讨论都无法解决时,数学教师应该对这些问题进行集中处理,这一教学环节正是考验教师知识内涵和教学经验的重要时刻。有必要的话,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对教学重难点知识进行深入引导,提升解题难度来巩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四)拓展提升。及时指导学生对“导学案”进行消化、整理、补充、归纳和纠错,根据课后的反思情况以及在导学案中做习题的情况,找出“易错题”,反复进行训练提升。值得注意的是,要对习题进行提炼,需要起到三层次的作用。第一层次习题是对基础知识、概念、基本规律的掌握与练习;第二层次习题是对该节课所学基础知识、基本规律的迁移运用,是综合性的习题;第三层次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运用基本概念、规律分析与解决问题,综合性强、难度较大的练习题。同时对于三层次的习题按学生的成绩差异进行布置,如部分学生只需完成第一层次及第二层次习题,尝试第三层次习题,部分学生需完成所有习题。

四、结语

“导学案”像“指南针”指引学习者明确学习目标,敦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获取新知。在不断的自主学习中,学生就会逐渐具备一定的学习技能。如:搜集资料、组织资料、综合研判等技能,为学习者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石。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课程导学案的使用应该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入手,整合现代教学的有效方式,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的教育目标。笔者作为一名普通的初中数学教师,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自身不断在尝试,多堂课在“导学案”的催化下,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充满朝气与活力,教学效果也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臧永建.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导学案的编写及使用要求[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34(07):34-37.

[2]侯方静.蔡林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在中学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洛阳师范学院,2018.训练教学法”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如何以学定教,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探究新课改视野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
关注动态生成,提高课堂效率
初中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探微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