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架师生心灵桥梁,牢记初心育人工作

2020-10-21吴松励

神州·上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案例分析学业学生

吴松励

摘要:高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在探索与思考,但被动的学习,带来学业危机,这需要辅导员的关心和帮助,正确引导他们认识问题,面对问题,与学生一起解决问题,及时梳理学业规划。本文选用实际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为学生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学生;学业;案例分析

高校思政工作是引领青年学习有积极思想奉献,有担当,有作为,有使命,对于00后的学生思想引领,是需要在实践中去思索,他们思维活跃,有见解,渴望认同;目前,高校的扩招,如果对于学生的学业水平指导有所降低,仅仅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纪律去约束学生,那么学生的学业水平就会有效的提高,从家庭構建中看,常常自我中心意识强,有时容易犯错误,认为自我认识比较膨胀,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时有忽略周围人的感受,常为后知后觉,辅导员工作细致而繁杂,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通过沟通交流,及时协调,后期跟进的方式,逐渐引导学生在思想左倾的矛头出现时,及时扭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走成长之路。

案例概述

李某和张某是车辆工程两个班的学生,已经历一年的学习,李某自主创业,每天运用晚自习时间做创业,班长告诉辅导员具体情况,在接近期末时,由于电工最后一份作业未按时提交,被取消考试资格;另外,张某从未挂科,但由于大二上学期开学,没有关注学习群,被漏掉电工科目一题,被取消考试资格。

辅导员先后与两名学生了解具体情况,发现李某性格比较急躁,对学业任务比较怠慢;张某对学习群不及时关注,主动补救,老师不予接受;最后,辅导员和专业老师联系,最后予以同意参与期末考试。

案例分析

案例中,李某对待学业的方式是消极的情绪,影响自身学业的发展,处于学业危险阶段;张某对学业一直是积极的,面对此次失败,他内心很苦恼;辅导员针对性谈话,李某需要鞭策,定目标;张某需面对问题,调整好状态,更加努力的学习。

根据以上问题,分析主要原因:1.学习习惯能力较差;2.学习时间安排能力较差。

一、理论依据

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根据心理学的解释,习惯就是一种动作,一种行为经过多次重复,进入人的潜意识,变成自动化反应。影响学习主动性,习惯很重要,促使内部学习动机,影响学习积极性,保持学习的兴趣,长久持续的学习,习惯能引导学生行为上能自觉的产生良好的自我效能,从习惯引发内在的学习动机,可以说:“习惯是人生最大的指导。”

斯纳金的操作性条件理论属于学习理论中的行为主义理论。斯纳金通过实验“斯金纳箱”的实验,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规律主要表现为四种:正强化、负强化、惩罚、消退。

学习计划在制定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制定的计划要覆盖所有要学习的内容,而且利用的时间要合理,不能安排的时间过短或者过长,无论过短还是过长都会影响计划的执行;第二,制定计划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提高计划的执行效率,发挥出学习计划的作用。

二、解决方法

面对李某同学的问题,辅导员做好思想引领工作,鼓励大学生正视自己成长发展,认识学习的重要性,通过谈话、引导、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需求,引导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联系班主任一起开展思想教育;及时了解李某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精神层面给予关心和鼓励,让该生感受到温暖和希望,珍惜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提高学习主动性;激励他逐渐增强对专业课学习的求知欲和兴趣,打好基础,一点一滴取得进步。

张某同学,通过谈话、引导的方式,让他知晓计划性学习,建立学生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鼓励以积极的态度关注学习交流群,树立其自信,提高学习主观能动性,学会反思问题。

高校学习环境至关重要,及时予以调整,并采用以优带差,以动带静的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三、效果评价

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教育,李某和张某对专业老师的做法有了新的认识,有一定的学业计划,期末考试也顺利完成。

经验与反思:

目前,高校学生学习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业发展规划不明确,解决问题能力比较弱,容易出现学业危机。辅导员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具体做法如下:

1.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习惯是需要坚持,要帮助学生规划学业生涯,端正学习态度,从专业培养上,可询问专业老师,联合培养学生的学业习惯,加强学生的日常养成教育,从被动转变为主动学习,良好习惯自然养成。

2.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发现学生的潜能。学生要对自己专业需要有系统的认识和了解,辅导员通过邀请专业老师一起引导学生学业兴趣点,增强自主学习的动机。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中辅导员可结合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造精神,激发潜能,从而让学生产生兴趣和信心,并通过自身努力完成学业。

3.积极营造学风建设。学风建设是外在环境的重要因素,学习氛围的营造,良好的学风,是高校教育过程中主抓的一个环节。辅导员结合自身工作职责和要求,配合学校其他部门共同做好学生的舍风、班风、学风建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提升学习成绩,促进自身成长成才。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辅导员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面对学生突发问题,辅导员要耐心,细致;引导学生积极面对问题,并进行教育,要针对性开展工作,积极探究学生内心世界,促使学生在思想上发生转变,发扬优点、积极克服缺点,最终达到成才、成业。

参考文献:

[1]魏旖旎,郑成华,冯永宁,刘剑华,新时代下高校学业困难学生形成原因与教育对策,2019,6(15):154-156.

[2]刘春景,高校大学生学业指导的对策建议研究,1672-1578(2019)02-0027-01.

猜你喜欢

案例分析学业学生
艰苦的学业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学生写话
父亲缺失案例分析
冷库建筑火灾特点及调查方法研究
让语文课堂评价语绽放异彩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