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社会支持对年轻全子宫切除患者病耻感的影响

2020-10-21徐秀华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6期

徐秀华

【摘  要】目的:探讨强化社会支持对年轻全子宫切除患者病耻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妇科收治并行全子宫切除术且年龄≤45岁的患者85例,将住院号编号后采用电脑随机抽样法分为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及心理干预,试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强化社会支持。采用社会影响量表(SIS)分别在干预前后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病耻感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IS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接受强化社会支持干预后病耻感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年轻全子宫切除患者予以强化社会支持,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病耻感水平,缓解其心理压力及负性情绪,帮助其积极应对疾病,促进其身心康复。

【关键词】强化社会支持;年轻;全子宫切除;病耻感

【中图分类号】R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6-0054-01

全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子宫疾病常用的手术方式,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切除了子宫这一女性重要的生殖器官。由于子宫象征着女性的生育能力及性征,尤其是年轻患者,在全子宫切除术后极易感受到性功能、女性特征的改变,生育能力的丧失,甚至是婚姻关系的改变,进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病耻感。病耻感是指患有某种疾病的个体自我感觉被歧视、被排斥或被标签化,从而产生一系列如自卑、羞耻、自尊降低等负性心理,部分患者甚至发生心理、人格、情感等改变,严重者还可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不仅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还影响患者身心康复及生活质量[1]。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是由WALLSTON等于1983年提出的概念,即个体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途径与他人或群体接触,并获得信息、安慰及保证[2]。良好的社会支持是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积极应对疾病的重要因素。本文将强化社会支持应用于年轻全子宫切除患者中,有效降低了患者的病耻感水平。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妇科收治并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85例,将住院号编号后采用电脑随机抽样法分为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纳入标准为:(1)年龄18~45岁;(2)符合全子宫切除术手术指征,排除手术禁忌;(3)排除患精神病病史者或认知障碍者;(4)排除沟通障碍者;(5)排除合并有严重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疾病者;(6)知情同意本次研究。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疾病类型、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

1.2 方法:对照组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及心理干预,试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强化社会支持,具体方法如下:(1)医护人员支持:医护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对于其流露出的抑郁、焦虑等情绪给予理解和安慰。同时告知患者失去子宫并不会影响其女性特征,更不会影响女性外在形象,卵巢才是负责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主要器官。此外,失去子宫也不会影响性生活,从而逐渐打消患者内心顾虑。(2)社会支持:鼓励患者的家属,尤其是其配偶多陪伴、照顾患者,烹制患者喜爱的食物,使其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注意患者配偶的健康教育,使其了解到女性即便失去子宫,也不会影响夫妻生活,更不会影响女性特征,生活中更应关怀、理解妻子,帮助其早日康复。(3)病友支持:建立患友微信群,鼓励患者加入患友会,并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患友会活动,包括健康小讲座、知识竞赛、茶话会等,加强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患者感受到来自病友的支持,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采用社会影响量表(SIS)分别在干预前后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病耻感水平。

1.3.1 病耻感水平:采用采用Fife等于2000年编制的社会影响量表(Social Impact Scale,SIS)进行评价[3],本研究采用2007译制的中文版[3]。该量表包括社会排斥、社会隔离、内在羞耻感和经济歧视共4个维度、24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4个维度的得分总和为总分,得分越高,则说明被测试者感知的病耻感越强烈。

1.4 统计学方法:双人核对所有数据后录入SPA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IS评分的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SIS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接受强化社会支持干预后病耻感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全子宫切除对于年轻女性而言是重大负性生活事件,对其生理、心理、家庭、婚姻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极易出现悲观、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深觉女性特征的改变及生殖功能的丧失,出现较为严重的病耻感,严重者甚至可出现心理障碍,影响其疾病恢复及心理健康。有研究表明[4]:良好的社会支持是缓解患者心理压力,积极应对疾病的重要因素。本文将强化社会支持应用于全子宫切除年轻患者中,通过加强医护人员支持,调动患者社会支持,建立患者之间的支持,有效降低了患者的病耻感水平,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及负性情绪,帮助其积极应对疾病,促进其身心康复。

参考文献

[1] 李荣.宫颈癌根治術后患者的病耻感及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D].山东:山东大学,2015:20.

[2] 戴荣,姚锐.社会支持、家庭功能与子宫切除患者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8,45(9):1640-1643.

[3] 钱坤,高玉玲.不孕症女性生育压力与病耻感的相关研究[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38(1):90-93.

[4] 彭文力,彭艳妮.社会支持护理对子宫切除术病人负性心理及性生活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5,13(4):34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