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学生下乡扶贫活动途径及意义

2020-10-21张宇鑫

神州·上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支教大学生

摘要: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年,各个农村都已建立了比较健全的制度和工作机制,都有一些十分有效的方法来脱贫致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进步,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思想精神建设工作,在这之中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本文以一个大学生的角度来浅谈大学生下乡扶贫活动内涵及其意义以及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下乡;扶贫活动;支教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进步,我们的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思想精神建设工作,这让一些思想积极的大学生们掀起了一阵下乡扶贫活动的热潮,并探索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方法。当代大学生下乡扶贫活动的主要形式有农村支教、帮助孤寡老人及贫困户、协助农活、采用互联网+农业、旅游业等帮助发展农村经济等。

除此之外,服務的主要群体有农村少年儿童及孤寡老人贫困户。他们用真正的行动去协助他们,帮助他们,为他们送去温暖办实事儿。这一切的初衷就是让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变得更好,让我国农民们的生活更美好而幸福。

大学生对农村少年儿童这一群体开展支教活动。少年有希望,祖国将长春。当代的大学生他们年轻,他们有力量,他们愿意充满激情的参与到下乡扶贫的工作当中。对于农村少年儿童来说,农村缺乏城市内的公共福利设施如图书馆、电影院等。另外,在农村少年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数量是非常多的,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内心十分的孤独,由于缺乏了父母的陪伴与父爱母爱的滋养,内心渴望被关怀。由于这样的种种原因,农村儿童受教育意识相对薄弱。他们的目光也许难以触及乡土以外更广阔的世界。

大学生群体通过这样一种支教的方式,尽可能的改善当地的教育环境,提高当地的师资力量。因此,大多数的农村少年儿童大多会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从而更有力量的拼搏。他们将会对外界充满向往,心怀希望。我们的祖国也正因此而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也有一个提升自己、沉淀自己、肯定自己的过程。扶贫工作所在地区大多较为偏远,大学生首先要具备相当强的生活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然后才能谈得上教学能力,以及超强的抗压能力。他们要能够长期忍受艰苦的环境下从事教育工作。而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练就了一身强硬的本领,有恒心,有毅力有担当。

大学生用自己的力量通过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孤寡老人。其实贫困农村的大多数劳动力都在外打工,贫困农村有许多的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大多数的孤寡老人,他们要忍受着思念儿女之情,在自己身体条件也不太好的情况下还要照顾好他们的孩子。有些老人甚至一两年都不能看见自己的儿女。因此,其实有一部分孤寡老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能从点滴的小事做起。对于孤寡老人来说,他们最需要的就是陪伴。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自己的儿女又不在身旁,他们需要倾诉。大学生用倾听来稍微缓解老人的寂寞孤独和对儿女的思念之情,给老人带来温暖和笑颜。除此之外他们还会帮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整理房间、为他们培养一些放松自己的兴趣、协助农活等等。

对于大学生来说,在照顾老人的过程中可以学到怎样和老人交流,怎样去安抚老人,更好的照顾他们,也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到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深刻含义。另外他们也能深刻的感觉到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应如何对待家中的老人。更好地实行祖祖辈辈们传下来的优秀精神财富,尊重老人关爱老人。

大学生用"互联网+"等方式来帮助贫困户发展农业经济。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也进入到了很多的产业,当然,农业也不例外。有一部分大学生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对如今网络信息极强的敏感度和掌握程度,通过自己的力量,依托"互联网+农业"发展理念,让更多的人关注到农业农村特色的原生态作物。通过"互联网+电商"的方式帮助农民们销售农副产品,开通购买渠道。另外很多互联网企业也都在积极搭建平台,以更好地通过发挥互联网的力量助力脱贫。

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力量,尽可能的帮助农业农村得到更好的发展。通过互联网可以降低信息获取成本,简化交易程序,从而大大加快商品流通速度,节约交易费用。通过"互联网+"的互通互联,农业、旅游业、种植业等被连成了互相促进的统一整体。在这个过程中,农业农村的经济得到了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也意味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更加促进了脱贫工作的完成。

总的来说,大学生下乡扶贫活动内容及意义远比上述涉及的多的多。下乡扶贫活动不仅能促进贫困农村的发展还能使大学生体会到帮助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强大力量,树立自豪感以及强烈的爱国情怀。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下乡扶贫活动也真正的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机会。它可以使大学生从书本的环境中走出来,让他们真正的深入到基层,深入到社会当中去。

下乡扶贫活动让大学生多年来学到的理念及良好美德与实践活动充分结合。加强了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和体会。由于他们自身亲自投入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这也为大学生们了解中国的国情开辟了一条可行的路线,从而进一步引导扶持农村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下乡扶贫活动不仅密切了高等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国家的未来培养了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宋忠良,侯志涛.精准扶贫视角下大学生体育帮扶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及挑战[J].科技资讯,2019(19).

[2]黄家璐.参与扶贫攻坚对大学生的影响[J].大陆桥视野,2017,000(024):301.

[3]谭卫鹏.浅论扶贫的意义内涵和有效途径[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04)

[4]刘帅,刘茜,唐文彰.论大学生假期支教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作用[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5,v.17

[5]张超凤.乡村振兴视角下大学生农村电商创业的路径探索[J].智库时代,187(19)

作者简介:张宇鑫(1999.12)女,蒙古族,辽宁阜新人,本科在读,大连外国语大学软件学院,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猜你喜欢

支教大学生
海外支教 心静如花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福建师范大学连续7年支教留守儿童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粮储扶贫 支教圆梦
我的泰国支教之旅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