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工作微信公众号影响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2020-10-21胡真齐贺伟杨晓寒

神州·上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学生工作微信公众平台影响力

胡真齐?贺伟?杨晓寒

摘要:自新媒体推广应用以来,微信公众号成为高校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的一大助力,而微信公众号经营的程度直接影响着传播效果的好坏。这就需要对微信平台影响力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进行研究,为高校学生工作中更好的使用微信公众号提供可借鉴思路。本课题研究主要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为例旨在探究高校学生工作中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进行微信平台影响力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的研究,对高校建立学生工作微信公众号提供可借鉴思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审视和发挥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学生工作;影响力

由于微信使用人群的普遍性,在它迅速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影响着目前各行各业的工作方式。然而对于此类媒介的关注程度有待提高,且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内容冗杂,难以分类,相当一部分信息难以辨别和管理,容易产生错误内容的传播,给学生带来误导。对微信公众号的研究,学界倾向于对微信公众号的传播趋势和运营策略的展开理论研究,而对微信公众号影响力的量化评价研究较少。由新媒体指数(New Media Index)在2015年建立的微信通讯指数WCI是目前为数不多的用于定量评估微信公众账号通讯影响力的方法之一。

一、微信公众号在高校学生工作中运用的现状

针对我校,拥有“官方微信公众号”、“学生工作在线微信公众号”、“就业协会微信公众号”、“学生会微信公众号”、“团委微信公众号”等公众号,并且发展成为我校学生交流、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订阅号每天仅能群发1条消息,此新闻消息的实时性;在内容编辑上,微信公众平台本身的编辑工具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大部分工作需要借助第三方工具实现编辑;微信公众平台的易用性和普及性决定了其呈现内容的同一性,缺乏特色,用户黏性低,缺乏专业运营团队;学生缺少共鸣,难以发挥作用。

二、高校学生工作微信公众号影响力评价体系构建

2.1 微信公众号传播影响力的评价指标

通过对大多数高校微信公众号进行调查和分析,鉴于全面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以及指标数据的可获取性,建立了基于图文发布、阅读、点赞三个维度上的指标体系,如图1:

2.2 变量标准化

在研究过程中,不同变量之间的维数通常会受到主成分分析结果的干扰。因此,有必要在分析之前对替换变量的无量纲处理进行标准化。在本文中所选择的标准化处理方法为

2.3 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Primary Component Analysis)是皮尔森(Pearson)在1901年发明的。它主要分析协方差矩阵以减少数据维数并保持数据集最大方差贡献的目的。这样,多个变量的内部结构由几个主要组成部分解释,但同时,原始变量的信息被保留得更多,并且彼此之间没有关联。具体计算过程为:

设为微信公众号评价体系中的 10 个变量,并考虑其线性变换:

其中,对于第n个主成分和第p个变量,使用新变量替换了原来的10个变量。其中,第一个主成分应反映更多的原始变量信息。如果第一个主成分不足以代表大多数原始变量信息,则应考虑第二个主成分,依此类推。主成分数应根据每个主成分的逐步方差贡献率确定。通常情况下,累计贡献率达到一个较高的百分数即可:

式中,为各个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

2.4 综合评价

通过主成分分析对预期指标进行汇总后,可以基于获得的主成分进行全面评估。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在此处对三个主要指标进行评分和排名,即标题吸引力(包括文章总数),出版物数量,总阅读次数和标题文章阅读次数),文章令人满意(包括喜欢总数,平均喜欢,最大喜欢和喜欢率)和文章促销(包括平均阅读量和观看次数超过100,000的文章)。

三、提升高校学生工作微信公众号影响力的对策及建议

3.1 增强阵地意识,建设特色鲜明的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公众平台可以上传特定的文字、图片,在平台建设中,通过对平台进行整体规划、内容创作、功能结构和形式特色等形成具有本身特色的模式风格,再融入校史、校情,打造具有自身文化特色的媒体平台。在功能结构上,要符合广大师生的需求,让用户可以通过平台获得尽量多的信息。在内容创作上,一要接地气,真材实料。以学生喜欢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主,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才能引起共鸣。同时,要考虑广大师生的使用习惯,把握用户阅读规律。在行文风格上,要适应学生喜欢的表达习惯,让学生乐于接受,多使用视频、图片、文字、音频等素材,使表达信息内容更丰富、更生动,以增强微信平台的吸引力。

3.2 加强组织建设,优化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

在微信环境中,宣传和思想工作者应主动成为师生的“粉丝”和“圈子中的朋友”,第一时间掌握师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日常行为,并同时善于运用流行的互联网短语来实现形式,并且,上校应建立一支能够同时掌握网络技术和微信技术的专职团队,同时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熟悉 宣传思想工作方法,并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宣传思想教育。依靠学生党员和优秀干部,领导作用使他们成为学生中的“意见领袖”,并通过这些“意见领袖”产生集体效应,不断向学生传递积极的能量,引导学生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并建立宣传思想工作中的新情况。

3.3 重视内容建设,强化微信平台主流价值观引导

首先,严格遵循中央重要精神,对新媒体内容创作做好管理,扩大主流思想的影响,保证发布内容的严肃性、真实性和权威性,从而达到强化主流价值观引导、完善交流指导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工作,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环境。其次,内容至上是新媒体运营的关键,第一,内容覆盖面要全,针对不同内容要細致清晰;第二,在表达形式和方式上,尽量贴近学生、接近学生;第三,保持创新,因时而动、顺势而为,创作学生喜欢的内容;第四,面向学生构建内容,以学生需求为主要根据,不断拓展平台的可用性;最后,形成互动闭环,既要传达学校精神,也要及时了解学生动态。

3.4 借助技术优势,构建宣传思想信息系统

微信、QQ等工具是广大师生高频使用的工具软件,具有较强的流量占比,建立完善的宣传思想信息系统,对高校宣传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以院系、班级,甚至学生宿舍为根基,深入了解学生情况,收集学生信息,将信息整理分析,传送到高校党委宣传部门,进行在分析和把关,对关键内容进行回应和宣传,同时再次利用系统网络,将信息精准传达到师生群体当中。在信息网络系统中,宣传部门需及时掌握、分析和研判学校的各类舆情,针对实时情况作出决策和预案,对于敏感信息,及时反应,并利用信息网络系统进行快速引导,转移群体注意力,降低负面影响。

四、结束语

微信公众平台是高校学生工作的新工具、新环境、新思路,抓住这一关键渠道,将会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工作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校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将主体和对象联系起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方法新颖且传播广泛,大学生更愿意接受。在新媒体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信息传播,同时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提高其功能,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好信息时代大学生工作,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紧跟时代主流,转变为宣传社会主题,积极能量的重要平台,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起点。

参考文献:

[1]詹宝强,温文豪,徐圣兵.媒体微信公众号传播影响力的主成分优化实证研究[J].情报探索,2016(12):62-68.

[2]王斌.高校学生工作微信公众平台建设长效机制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No.1248(06):82-83.

[3]陈婧薇,申林,郭学军."互联网+"时代高校微信公众号受众偏好度研究[J].硅谷,2018,004(013):7-11.

猜你喜欢

学生工作微信公众平台影响力
天才影响力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浅析新媒体推广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
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和咨询问题研究
基于微信的大学生微型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碎片化学习研究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
传媒不可估量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