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翻译中的中式英语现象及回避方法

2020-10-21刘昱吉

神州·上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中式英语英汉翻译方法

刘昱吉

摘要: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推进,英汉翻译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作用也日益凸显。但是,由于绝大多数国人在适应英语时难免会受到汉语的影响从而出现不同程度的中式音乐现象。在本文中,笔者则具体分析中式英语现象的发生原因以及相应回避方法。

关键词:英汉翻译;中式英语;回避;方法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推进,英语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也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受到母语汉语的影响,在应用英语进行表达时难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中式英语”现象,而这一现象则有可能使得外国人对我们本来要表达的意思产生误解、曲解,会对跨文化交流的有效性产生严重阻碍[1]。从另一方面上说,中式现象与我们的表达习惯、汉语思维、中英语法差异等因素息息相关,因此,为了更好地回避中式英语,也可以从具体的中式英语现象及其出现原因着手[2]。

1.英汉翻译中常见中式英语现象

1.1词汇差异引起的中式英语

在英语词汇的应用上出现中式英语主要包括以下三种表现形式,词汇误用、搭配不当以及用词累赘。①词汇误用:例如,要表达你能给我介绍一本好书吗?在进行翻译时,则极有可能望文生义而采用“Could you introduce me a good book?”introduce 这一单词尽管带有介绍的含义,但其相应的使用语境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介绍、引荐,因此,在表达介绍书目时,应当采用“recommend”。②搭配不当:在英语词汇应用时需要注重是否符合固定搭配原则,但是在汉语中往往则没有英语那么注重搭配。例如“看”在不同的场景中需要应用不同的英语搭配,“See the doctor”、“watch TV”、“go to the movies”“read books”、“watch a ball game”、“visit a friend”等。③用词累赘:例如“to find a solu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of...”中“solution”和“solve”意思重复了,正确表达应该为“to find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1.2语法差异引起的中式英语

语法差异所引起的中式英语最为常见的就是语态差异。在汉语中,被动语态应用的相对较少,特别是在口语中,我们习惯于直接表示对主语而言是不理想或不可取的事。但在英语中通常需要被动语态来表达被动句,例如,按照汉语表达的“Those birthday presents are her sister bought her.”事实上在英语中应当这样翻译“Those birthday presents were bought by her sister.”。其次,在汉语中的主语概念并非十分突出,但在英语中,语句则必须要有完整的主谓结构,并且主语都应当出现在动词之前,例如汉语中习惯性的表达“你来我走”进行翻译时有可能被译成“You come,I will go.”但这样的句子是不符合英语语法规则的,应当将其翻译为“If you come,Iwill go.”

1.3思维差异引起的中式英语

因思维方式差异而出现的中式英语是国人英语表达失误的最重要原因。语言与思维之间具有密不可分且相辅相成的关系,也正是由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了汉语思维,故而在英汉翻译中也会自然而然地线采用汉语思考,英语翻译中带着汉语思维就难免导致中式英语的出现。因思维方式差异而出现的中式英语大致可以总结为如下三类:其一,不能够称之为英语的翻译,例如生活中最为典型的“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I will give you some color to see see.”、“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其二,能够勉强被英语母语人士猜测出意思,但这类中式英语有着极其明显的汉语思维,例如“Welcome you”、“Long time no see.”。其三,这类中式英语在语法以及句子结构上都没有问题,甚至第一眼很难让人发现其中的不妥之处,例如“America's famous popfemale star Madonna”、“I like green colour”、“I very like swimming.”等。

2.中式英语现象回避方法

2.1改善语言环境

在学习英语时应当尽可能地改善学习环境,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地降低汉语文化迁移。积极地借助优质英语教学课程、地道英语教材来获取更为适宜的英语学习方法,以此保证在英语学习中能够标准地使用语言。在平时的阅读、休闲活动中,也可以多利用影视资源、原著书籍等熟悉各种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将被动的语言学习直接转化成积极主动学习,从而通过勤加练习、多加思考来回避英汉翻译以及英语使用表达时有可能产生的中式英语。

2.2扩大知识储备量

中式英语的出现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用词不准确、缺乏英语知识储备。因此,抛开各种各样的英语表达技巧不谈,扩大英语知识储备量才是提升英语水平的关键所在。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训练十分重要,只有掌握了词汇、语法的用法,在使用中能够做到正确区分与准确取舍,才可以在英汉翻译中做到游刃有余、避免中式英语出现。

2.3适应英语思维方式

适应英语思维方式、建立英语语感是改善中式英语表达的重要手段。在英汉翻译中难免会存在文化与文化之间以及思维与思维之间的差异,而只有明确了中西方国家的文化差异、并且对西方风土人情、思维习惯、语言习惯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才能够将自身的思维逐渐从汉语过渡到英语上。此外,在英汉翻译中,还应当尽可能地总结典型错误,从过去的中式英语错误中吸取教训,以便于逐步跳出中式英语误区。

3.结束语

从本质上说,翻译就是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转换、交流,因此,无论是在英语学习还是从事英语专业工作上,都应当积极地改善语言环境、扩大知识储备量,并且在翻译过程中注重英语、汉语思维之间以及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尽量在翻译中回避中式英语,摆脱中式英语带来的语言困境,从而进一步加强英语表达与双语使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楚菡.从中式英语谈英汉语言对比——以中国学生汉译英的名词类问题为例[J].现代语文,2019(04):99-103.

[2]步歆越.淺谈中式英语与标识语翻译[J].中国校外教育,2018(09):99-100.

[3]秦莉丽.英汉翻译中的中式英语现象及规避策略[J].科技视界,2017(30):65-66+48.

猜你喜欢

中式英语英汉翻译方法
英汉翻译中的文化负迁移
汉译英中“Chinglish”面面观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浅析大学英语写作中的汉语思维模式及中式英语
动态对等理论在传记文学英汉翻译中的应用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
英汉翻译中的意象转换与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