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川布堆画的历史渊源研究

2020-10-20邱健荣张佳敏褚育祯

大观·东京文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历史渊源传统文化

邱健荣 张佳敏 褚育祯

摘 要:布堆画顾名思义就是用布堆叠或缝制的画。延川布堆画是陕北人民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是智慧的结晶。延川布堆画源自陕北黄土高原,它的创作和发展具有历史和人文特点,展现了当时的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当地人在艰难困苦的生活环境中借助布堆画展现对生活的热爱。延川布堆画的制作材料主要是棉布或家庭纺织的粗布,是陕北农村妇女在闲暇之余创造出来的,充分体现了人们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关键词:延川布堆画;历史渊源;传统文化

注:本文系2019年陕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陕北延川布堆画技艺的市场扶持与推广”(S201911400011X)研究成果。

延川布堆画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产物,并且在人们的长期生产和生活中不断发展演变。延川布堆画充分体现了当时的文化习俗和民间强大的创造力。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条件的变化,布堆画也在不断变化,从最初展现传统民间故事和传统的历史文化,到后来展现美好生活等,都是人们真实生活的写照。但最初产生的布堆画并非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而是在艰难的生活条件下,当地的妇女们为了充分利用破旧的衣服并且补贴家用而进行的废物利用。因此,可以说布堆画起源于人们的生活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分展示了当时人们乐观的心态。

一、延川布堆画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一)延川布堆画的主要内容

延川布堆画主要是利用不同色彩的手织粗布,通过拼凑和堆叠的方式形成各种不同的图案再用针线进行缝制的画作。延川布堆画最初是放在鞋面、肚兜或者烟袋上的装饰物,而内容主要以一些民间传说、历史人物、民俗生活以及最常见的花鸟鱼虫等为主。布堆画的创作主要是用民间传统的工艺缝制,在缝制之前通常会采用拼接、堆叠和贴块等方式进行内容的创作[1]。另外,内容的变化形式也具有多样性,因创作者的技法和审美而有所不同。但是布堆画总体大多色泽鲜艳,生动有趣而且充分展现了当地人的生活面貌。

延川布堆画在其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出色的作品和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冯山云经过多年对延川布堆画的研究和分析,使当地布堆画的优秀作品得到了保留,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还有很多布堆画的杰出艺术家们,如以高凤丽和刘兰兰等为代表的布堆画创作者们的作品得到人们的赞扬和欣赏。而作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刘洁琼和高丽萍等艺术家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当下生活中的内容作为创作的题材,让传统艺术形式也能更好地展现现代的美好生活元素,充分表达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让这种艺术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展现不同的魅力。

(二)延川布堆画的特点

传统社会中家庭纺织生產的粗布是延川布堆画最初的原材料,色彩比较多样化,有红、黄、蓝、绿和黑等。最初布堆画主要是将做衣服的布料或者穿破的衣服进行裁剪,然后根据想象用不同颜色不同形状拼凑出生动灵活的图案。因此布堆画的一个很明显的特征是在创作过程中没有一定的束缚条件,主要根据创作者的喜好和对内容的把握进行作品的呈现。现在的布堆画在创作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内容的构思,然后根据构思的意境和图案手工进行绘制,再进行色彩的搭配和选择,之后根据图样剪出样品并对剪出来的布料进行拼接和堆叠,为了美观还会进行镶花来装饰整体图案,最后就是各种拼凑好的图案的整体缝合,缝合好后一个布堆画的成品也就诞生了[2]。布堆画由于其材料多用民间家庭自己织的粗布,这种粗布染色会比较鲜艳,因此给人一种浑厚的质感,而造型的多样性又呈现出灵活生动的感觉,整体作品具有浓浓的乡土气息和特有的文化特色。

二、延川布堆画的文化价值

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比较深厚,因此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产生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传统民间文化艺术,而延川布堆画就是其中之一。首先,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延川布堆画用一种特别的艺术形式记录了当地历史文化的发展,也记录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我国历史发展的缩影,承载着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对文化的继承。另外,布堆画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通过布料的堆叠和缝制展现出人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的同时,也通过这样一种特殊的技法让传统的民间文化得到了传承。布堆画很多内容的展现都蕴含着深刻的寓意,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弥足珍贵的艺术形式。因此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对这种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和发扬,让这种艺术形式被更多的人所知道,不断推动其发展。

陕北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布堆画成了当地劳动人民寄托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载体,而对这种载体进行保护不仅是对当地历史文化的继承,更重要的是对当时人们在艰苦的环境下不懈奋斗,战胜各种困难,勇敢面对艰难的生活并且始终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的积极向上的精神的继承[3]。布堆画是不同时代和不同环境下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缩影,因此对布堆画这种艺术形式的保护和研究就是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研究,对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延川布堆画的历史发展

(一)延川布堆画的起源

延川布堆画也被称作拨花、撂花,其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陕北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最开始是当地妇女通过对废弃的布料进行堆叠并拼凑出不同的图案缝补衣服,只是为了补丁看起来不那么丑。通过不断的发展演变,妇女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巧手让补丁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图案,既实用又美观。在人的审美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手法和技能不断进步的基础上,这种缝补的方式逐渐演变成一种装饰,出现在衣服上、鞋上还有小孩子穿的肚兜以及大人用的烟袋等物品上。再后来这种缝补便具有了祝福的意味出现在各种相关物品上,例如,给小孩子做的小老虎帽子,期待孩子长得虎头虎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们的认知的变化,这种艺术形式更多体现了人们生活的变化和对美的追求。

(二)延川布堆画的传承

延川布堆画的发展是当地独特的文化积淀,为了保护并传承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1992年当地专门成立了民间艺术开发研究中心,并且在两年后就针对布堆画的研究成立了布堆画协会。为了更好地发扬这种艺术形式,协会每年会定期举办布堆画培训班,让人们能切身感受到这种文化魅力的同时使之得到发扬。我国民俗文化学者靳之林和艺术家冯山云在陕北采风过程中,领悟到了布堆画的特殊之处,对其展开了探索与研究。他们与当地的布堆画创作者进行了长期的探讨和沟通,最终创办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博物馆。通过这样的方式为我国布堆画培养了很多优秀的艺术传承者,刘洁琼就是其中的代表。

四、对布堆画的发掘和保护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快餐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护传统文化并且使其不断发展,这个是我们需要不断思考和改进的问题。传统文化之所以具有其独特的魅力主要是因为它们不仅是人们生活的积淀和智慧的结晶,而且展现了不同时代人们的不同生活和思想面貌[4]。因此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为了更好地保护我国民间艺术,很多的民间艺术都已经被列入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传统文化的保护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配合与协助,只有政府相关部门也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保护中来,才能使我国传统的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五、结语

延川布堆画是陕北当地特有的民俗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不仅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在艰苦生活中的智慧,而且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不同的文化都是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在社会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现代社会中,布堆画以其独特的魅力依然受到我国文化工作者的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首先要对其历史起源和发展进行探究,因此在布堆画的研究以及发展中,我们首先需要深入探究布堆画的历史渊源,在探究历史渊源中感受艺术的特殊魅力,从而对其进行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吴一萍,樊海燕.小补丁上的大艺术:延川布堆画的历史渊源研究[J].包装世界,2019(4):38-39.

[2]王丽.陕西延川布堆画欣赏[J].益寿宝典,2017(6):47.

[3]张勇,齐苗苗.黄河边上的艺术:延川布堆画[J].大众文艺,2015(22):70.

[4]翟边.陕西延川布堆画欣赏[J].百姓生活,2017(2):44-46.

作者单位:

西安培华学院

猜你喜欢

历史渊源传统文化
高州民歌源流考
凤阳凤画艺术特色研究
中国三弦与日本三味线的历史渊源探究
浅谈东海吕剧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