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20-10-20黄尤杰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10期
关键词:应用探究微课小学语文

黄尤杰

【摘要】课堂教学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综合使用,产生了微课的教学方式。微课拥有重点突出、刺激感官、创设情境的特点,突破原有的以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方式,着重开发了生本教材资源,并打破了课堂的空间与时间局限,使得学生能够有的放矢,充满兴趣,进而能够轻松地进行学习,并使得学生的学习具有自主化与个性化。为此,本文对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微课;应用探究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的业务能力也越来越强,不同课堂教学模式的逐步运用,使得微课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作为具有特色的信息化教学方法,微课的载体主要是视频。它是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相关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进行的精彩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它自由灵活,短小精悍、重点突出,声像俱全。通过微课构建出有趣生动、真实客观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完全激发出来,进而让学生展开个性化自主化的学习,让学生的情感技能、语言知识得到全面的发展,提升课堂效率。

一、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语文教学的关键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热情。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语文对学生的成长、学习来讲十分关键,特别是在小学时期,通过语文教学能够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习热情是一种情感动力,也是特别的意识倾向。微课教学包含了视频、文字、动画、声音、图片等多种内容,可以较好地刺激学生的感官,构建出愉悦轻松的课堂气氛,进而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激发出来,让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到教学课堂中去。教师通过微课进行互动,还能够提升对学生学习、生活的了解,进而认识到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

例如,在教学《荷花》一课时,教师能够通过微课,把课文中的插图“荷花”,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当学生通过视频、动画观看到美丽的荷花时,就会让课堂的氛围更加热烈,学生对荷花的认识也更深入,从而促进课堂教学高效。再比如,在教学《珍珠鸟》一课时,可以通过小学生乐于接受的讲故事方式展现,利用作者与珍珠鸟之间的故事,能够向学生展现出信任的重要作用,进而让学生注重自身的信誉。当课堂展现出课文题目后, 学生就会出现疑惑并思考:小鸟一般都比较怕生,为什么却和作者能够友好地相处呢?此时,教师就能够通过微课视频,使用生动的方式把课文中的内容合理的展现出来,并较好地化解学生对题目的疑惑,提升学生对课文内容研究的兴趣。

二、通过微课展开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课堂导入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动力,并且还和教师的教学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应关注和重视。小学生由于正处于成长发育的时期,因此其感官能力正慢慢提升,并且容易受到声音、味道、颜色、外形上的刺激。小学生一般通过形象思维展开问题的思考,并且对一些新奇的内容十分感兴趣,但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并且也存在喜新厌旧的问题。通过微课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够较好地展现出微课色彩艳丽、时间短、呈现方法多的优势,这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刚好吻合。所以,假如教师在课堂导入过程中使用到微课的方式,通过小学生喜闻乐见的途径把教学内容展现出来,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并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

例如,在《开国大典》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当前的生活与课文展现的内容差别较大,如果只是根据教师的讲解,学生还是难以有效地感受到开国大典的盛大场面、激昂情绪和雄伟的气势。而教材中单调的插图也难以较好地让学生对开国大典有着深刻的感受与正确的认知。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地通过微课进行教学,利用视频、动画、音频等作为载体,再根据教师的讲解,让开国大典的盛大场面被再现出来,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对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个感官形成刺激,学生也会因此形成自豪感与骄傲感,并对学习的课文充满好奇与兴趣。

三、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平台

通过微课进行教学,能够较好地展现出学生的自主性。微课教学的方式破除了原有的教师讲、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模式,能够较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求。由于不同学生之间的心理特点、理解水平、知识基础等都有着巨大的差异,利用微课平台,教师能够把学习的重难点内容制作成微课课件,让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通过课后时间再次展开自主学习,在课堂外自主挑选一些符合自身学习要求的微课内容。这样不但能够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实效性,同时,还能够强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记忆、理解。

例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的过程中,教师能够通过微课讲解詹天佑怎样克服困难,进行京张铁路的修建。京张铁路的修建展现出了詹天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卓越的专业才能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特别是他创造的“人”字形铁路,减少了铁路的倾斜度,较好地化解了铁路坡度较大的问题。而本文中,一些学生无法较好地理解“人”字形铁路到底是什么样子,教师就能够通过视频、图片、动画等方式,把两个火车头在“人”字形铁路上运动的情境表示出来,让学生仔细观看,并进行交流沟通,感受到这个设计的奇妙之处。如果一些学生还是没有理解到,还可以在课外下载微课内容,自行进行观看、思考,强化理解。

四、通过讲解微课知识,解决教学难点

教师有效地攻克教学的重难点,能够让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得到极大的提升,并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不同的文章都具有不同的重难点,这些重难点知识需要教师进行多次讲解,学生进行多次思考才能够理解到。但教师进行多次讲解,很容易花费较多的时间,进而使得教学效率大打折扣。所以,教师能够通过微课的方式,把知识重难点形象的展现出来,让枯燥的、呆板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进而帮助学生缓减理解难度。同时,教师也能够通过微课构建出于课文相符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根据情境展开理解,掌握教学的重点内容。

例如,在教学《为人民服务》一课时,本文着重是为了展现出作者对为人民服务思想的阐述,鼓励学生学习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成为一个热爱祖国与人民,对祖国有用的人。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不足、人生阅历较少、年龄较小等原因,他们对为人民服务的内容还没有切实的理解。因此,教师能够利用互联网获取对应的影像、文字、图片资料,通过微课的制作,播放出相关的感人事迹,构建出满足学生认知能力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受到感染与熏陶,进而对文章的理解更上一层楼。

五、结语

综上所述,把学科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就是把教育技術运用到学科教学中去,让它和学科内容的实施、设计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对应的教学目标。由于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更多的教师开始运用微课的教学方式,同时这种方式也被证明在增强教师的自我反思水平、构建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上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把教学内容当作基础,引导学生通过微课学习对应的语文知识,让语文课堂在微课的辅助下充满活力与吸引力,从而启迪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何土顺.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9(8).

[2]姚馨童.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6.

[3]蔡云.浅析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考试周刊,2016(33):38-38.

[4]张园.微课在银川市M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宁夏大学,2015.

[5]谢方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微课资源的利用策略探究[J].新课程(中),2016(5).

猜你喜欢

应用探究微课小学语文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电预热在城市热水供热管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