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低碳环保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研究

2020-10-20孟桂林

种子科技 2020年14期
关键词:低碳环保景观设计园林

孟桂林

摘   要:分析了现阶段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以低碳理念为基础的设计策略,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低碳环保;景观设计

在城市环境中,园林景观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有效优化城市环境和空气质量,还能够满足民众的观赏需求,在改善城市形象方面发挥着良好的作用。另外,园林的生态功能也较为显著,能够降低噪声、吸收粉尘以及减少雾霾、改善城市环境。在不断强调低碳理念的背景下,设计园林时,应充分考虑园林减少碳排放量的功能,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减少温室效应,实现环保目标。

1   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   未因地制宜进行设计

资源消耗和碳排放具有紧密的关联,资源消耗增加则碳排放量也会随之增加,所以,需要通过控制资源消耗,实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但是,在一些园林设计中仍存在资源利用率较低的问题,与低碳环保理念不符[1]。比如,没有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和周边环境等因素进行设计,在园林建设的过程中未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导致水景设计与天然水系缺少关联性、增加道路敷设以及土方开挖等施工,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1.2   破坏原有生态系统

在进行园林设计与建设时,通常盲目填平水系、开挖地表,确保土地平整后即开始修筑建筑与景观,不符合现阶段对于环境保护的要求,同时,人工设计还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没有以保护原始生态为基础,没有科学利用当地植被、水体与地形等元素,导致环境破坏问题严重。因此,在开展施工的过程中,造成人力、物力等成本增加,带来能源消耗问题,难以体现低碳理念。

1.3   材料不符合低碳指标要求

设计园林时,材料选择与低碳指标的关系也较为紧密。现阶段,在一些园林设计中会选择玻璃、钢材与合成材料,广泛应用此类材料会极大地增加碳排放量。同时,在运用材料的过程中,没有科学计算材料的碳排放数据,导致建设过程中无法有效控制碳成本,后续建设以及养护等方面均不符合低碳指标要求。应大量增加植物比重,将海绵城市作为建设目标,增加垂直绿化以及立体绿化的比重,同时科学选择植物品种与植被搭配。

2   园林设计中低碳理念的体现

2.1   小品建筑

2.1.1   建筑形式

建筑小品,是指基于特定空间内为民众提供观赏与休憩等服务的建筑物,其美化功能以及其他方面的功能较为突出,一般以人工建筑与天然建筑形式为主[2]。人工建筑,以体现地域文化与本地区的文化特点为主,比如,在传统庭院设计中设计木亭子和景墙,不仅可以框景与障景,还能够促使庭院氛围更加悠远与静谧;天然建筑,则主要是对园林中的材料进行合理、充分的开发,以原有生态为基础进行调整,能够有效控制人为影响,将原有地形与地貌充分保存下来。例如,可以将溪边较大的石头设计为坐凳供游人休憩,还可以将溪水中的石头设计为小桥,便于游人通行,突出展示人与自然的和谐性。在保证园林要求得到充分满足的同时,还能够节省成本。

2.1.2   建筑材料

设计园林时,应将低碳材料充分应用在软景与硬景中,也可以使用可回收与耗能较少的材料。由于砼、鋼筋等建材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与燃料消耗问题较为严重,且其副产物会严重污染当地环境。因此,应尽量选择木质材料,在满足低碳环保要求的同时,还可以将古典艺术美充分地体现出来。选择饰面时,则应选用PC砖代替石材或其他污染性较大的材料。

2.2   水体设计

水体设计是园林景观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其能够形成小型生态圈,起到储水作用,并且可以和其他景观搭配,为游人提供良好的环境体验。在设计水体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本地的地形与水源特征合理确定水体位置;对假山与小瀑布等景观则应就地取材,以减少施工作业量、降低施工成本。同时,还要控制水资源浪费的问题,例如大型水幕和喷泉,在设计过程中要保证水资源可以有效回收,在雨季能够发挥蓄水效能,满足园区内的灌溉需要。另外,水体景观和其它景观之间也应具有良好的和谐性,例如,设计水中庭院和水生植物等。对此,可以借鉴长春水文化生态园景观设计,该园林景观将原有生态充分保留下来,促使景观实现水生态自净以及植物生态自动形成等目标,园区内砼结构构筑物只有沉淀池与清水池,并将沉淀池改造为生态湿地,促使水、植被与建筑等元素实现有机融合。

2.3   植物设计

2.3.1   植物种植

种植植物时应充分考虑植物的功能与生长习性,科学配置植物,不仅能够充分体现园林的艺术美,还应保证园林生态能够得到有效优化。其中,为了使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可以适当扩大种植面积,借助植物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有害、有毒气体充分吸收,进而实现净化空气的目标[3];为了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提高景观的固碳效能,可以搭配种植红皮云杉与长白落叶松等快生植物和蔓生植物;为了保证空间感,则应充分保证灌木与乔木排列方式的合理性。

2.3.2   植物选择

植物的种类非常丰富,比如绿篱植物、花灌木、绿荫树以及行道树等。进行植物选择时,需要充分满足其功能性、生态性以及文化性等原则要求。生态性,是保证可以形成种群稳定、功能完善的复层群落,需要保证植物的合理种植,并且科学搭配植物的生长环境与物种等。例如,阔叶植物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隔音与隔尘等功能,然而由于该类植物无法充分适应干燥环境与低温环境,在进行种植区设计时需要对温度与湿度环境加以考虑。文化性,是基于特定环境中,借助相关植物的搭配,营造出独特的文化气息。功能性,是指功能性物种,比如固碳释氧、保持水土以及防风固沙等植物,对于居民住宅一般会种植固碳性能突出的植物,对于化工地区和空旷地区会种植防风固沙和固水性能较为突出的植物。此外,由于常绿针叶植物的根系非常发达,可以有效保持水土资源,所以进行园林设计时可以将其作为植物景观的主体部分,樟子松与落叶松则可以种植在园林周边,若园林紧邻闹市区还可以选择种植大密度灌木,进行隔音。

2.4   立体绿化与养护

2.4.1   立体绿化

立体绿化涵盖屋顶绿化与墙面绿化等内容,在园林景观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立体绿化能够促使园林景观更具层次感,并且可以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设计立体景观时,需要对墙面保护功能以及减少热岛效能等方面进行充分考虑。紫藤、爬山虎以及常春藤等植物是立体绿化的理想材料,在冬季,此类植物的根系能够对建筑表面进行很好的保护,有效减少人工修复的成本。

2.4.2   施工养护

充分重视园林养护工作,通常分为自然养护与人工养护两种形式。人工养护主要开展植物病虫害防治、修剪以及灌溉等工作;自然养护主要是在园林建设过程中,提高植物种类,增强物种多样性,促使园林可以形成小型生态圈,借助本生态圈与不同系统的配合,完成生态景观调节。

综上所述,在保证园林设计正面效应与科学性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施工,合理利用原有资源,可以为民众提供良好的景观服务。

参考文献:

[ 1 ] 唐瑞蔓.低碳环保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体现[J].热带农业工程,2019,43(6):105-107.

[ 2 ] 李霏飞,徐凌彦.基于低碳环保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研究[J].居舍,2019(19):105.

[ 3 ] 薛祖伟.考虑环境污染的园林景观设计思路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8,43(3):166-169.

猜你喜欢

低碳环保景观设计园林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园林》
在园林里遇见自己
中国园林“缀玉集”
关于区域低碳环保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高职大学生“低碳环保”意识的构建与实践
低碳环保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分析及阐述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张鑫、靳政景观设计作品
大学生低碳环保意识培育途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