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构建

2020-10-20李海英

卷宗 2020年20期
关键词:分级教学应用型人才大学英语

摘 要: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普遍。研究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构建,分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中的体现,阐述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途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如何有效支持英语运用型人才的培养,从而说明大学英语教学中分级教学的构建分级教学的必要性。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大学英语;分级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专项)“应用型本科院校公共英语分级教学与ESP教学相结合的理想模式构建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WY2019074-C)。

在經济全球化的推动下,英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学英语作为英语教育的关键部分,其教学模式落后,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如何进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成为当代大学英语教师所面临的新课题。针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我们对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加以改革,不断实践,不断创新,在探索中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从而将我国的英语教育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1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体现

在我国很多高等院校中,培养的大学生掌握的英语并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实践。因此,培养应用型人才在高校成了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在校大学生最佳的学习国际交流语言也是在高校,所以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应用型人才主要是指能够将自身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并能够很好地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中的人才。就像很多高校提出了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等,不管你培养的人才是什么类型的,都必须针对社会需求、社会实践等方面来制定。大学英语课程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英语语言作为工具,从事与本学科专业相关工作的人才,如人力资源管理或者教育学等。那么,这样一来,就要求大学英语课程与学生的专业课密切联系起来,采用先进的、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辅助相关学科,以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应用型人才是指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大学英语教育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主要是针对英语活动施展自身才能,通过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活动的英语基础知识和与英语相关的基本技能而从事英语工作的专业人才。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多元化的发展,我国与国外的经济、政治等合作交流,英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我们与外界沟通的重要工具。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更将我们与世界的距离拉近,为了适应现代化的发展,不断推动国际化建设,我们亟须培养更多的英语应用型人才来满足现代社会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大学英语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使得我国的全球化经济、文化、政治得到有力的支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国际化水平,同时也为现代化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总之,大学英语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将极大缓解我国英语人才缺失的压力,不断满足国际化发展下的英语人才需求。

2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途径

在教育部公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各高校在参照上述要求的基础上,应该按照本校的实际情况,如师资力量,具体学情,培养目标等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指导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很多办高校招收的学生分数参差不齐,分数差的学生高考分数可能为三四百分,但是英语单科的分数相差却较大,基础较好的同学能考一百二三十分,而基础较差的同学有的甚至只有二三十分。如此大的分差,如果放在同一个教学班,制定相同的教学目标,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必然会导致一部分优等生“吃不饱”,所学习的内容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英语天赋,提高英语能力,时间久了也难免会觉得乏味,没有挑战性;而基础较弱的学生则会完全“吃不消”,他们欠缺高中,甚至初中的英语基础知识,有的连非常简单的单词和语法都不会,更不用说发音和口语了。所以他们听起课来很吃力,本来可能兴趣就不足,再加上不会,日积月累,放弃英语学习的可能性就很大了。因此,分级教学势在必行,只有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等级,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设置不同的教学进度,采取适合学生的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英语能力都稳步提高,最终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3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能有效支持英语运用型人才的培养

3.1 进行科学分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高等学校办学规模日益扩大,扩招数量和扩招范围也日益扩大,加上地域因素等的影响,使得学生在入学初期英语水平差异较大。因此在新生入学后,应该组织一次分级考试,根据成绩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班级。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起点,以及努力的方向。用于分级考试的试卷应科学合理,要能尽量体现出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在改卷环节,要尽量公平公正,实行流水改卷,对主观题一定要严格设定评分标准,避免出现偏差。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后,慢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及适应情况,要求进入快班学学习,同样快班的同学也可以要求转入慢班学习。以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为例,我院采取的是在专业内分级,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学生流动,而不会造成教务管理的负担,同时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任课教师与班主任的交流,以及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从而保证教学的连续性。

3.2 合理选用教材

教材决定教学内容,教材的选用是因材施教的首要环节。目前很多高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采用的是在分级的基础上实行分模块教学,所选用的教材为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以及配套的《全新版大学英语阅读的教程》和《全新版大学英语听说教程》。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对不同班级的要求不同。在快班的教学中,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扩充。在慢班的教学中,可删减难度较大内容,补充基础知识。

3.3 改革教学方法

分级后,各个班级的英语水平相对比较接近,教师可以采用相对来说适合大多数学生的教学方法。为适应英语运用型人才的培养,我院在教学中强调听说领先的教学理念。快班的学生整体上基础较好,学习积极性较高,接受能力也较强,在授课中可以尽量使用英语教学,在加强巩固其英语基础知识,不断扩充词汇量的前提下,对其听说阅读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听说课的授课中,除了讲授课本内容之外,引入常见题材的英语新闻、英语谈话和讲座、英语广播、电视节目等的听力训练。在口语环节,通过组织小组口语讨论、主题演讲、角色扮演、即兴演讲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运用能力。在阅读环节,注重快速阅读技巧的训练及阅读范围的扩充和多种课外阅读题材的推荐和介绍。经过两年的英语学习,使快班学生能够听懂并运用英语清晰准确地表达个人观点,并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流,能够阅读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文献。在快班的教学中,教师还要经常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调整教学,给学生循序渐进地提出恰当的挑战性的学习内容,保证学生的学习势头与学习热情。

3.4 建立师资队伍

培养学生成为英语运用型人才,不同级别、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要求是有区别的。很多院校由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青年教师比重较大,一些教师教学经验相对不足,加上教学任务比较繁重,所以在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比较单一,不能有效引导不同级别的学生学习并运用英语知识。加上教师流动频繁,使英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没有连续性,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学校应给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鼓励青年教师向老教师学习,优秀教师定期开展公开课,各教师之间互相听课,互相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并认真钻研各种教学方法,提高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学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持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4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大学英语教学中分级教学的构建

4.1 科学合理分级

高校的扩招以及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接受高等教育。学生来自祖国各地,四面八方,地区差异导致教学水平差异,再加上学生英语基础不同,就使得新生入学时英语水平千差万别,参差不齐。因此,入学后,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进行分班,或者出一套统一的试卷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分班。用于入学考试的试卷一定要难度合理,真正使学生们通过考试分出层次,可以采用高考和四级难度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兼顾听力,阅读理解,翻译,写作及基础知识的考查,使优等生可以真正在考试中脱颖而出。分班过程中,可以将优等生挑出来编入精英班,其余同学为普通班;也可以将基础较差的同学再分出来,分三个等级教学,命名为精英班、培优班、基础班等。然后教师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状况制定适合他们的教材,教学目标和方法。当然,分完班后也不是一成不变了,經过一学期的学习,可以根据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以及结合四六级考试的过级情况实行“滚动制”,也就是说,达到一定标准的学生可以升级到精英班学习,而那些不能适应快节奏高要求,在考试中成绩不好的学生则会被淘汰回普通班。这样,在极大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每学期的分班调整能更好地针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实时状况,将其定位到最适合他的班级。

4.2 采取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方法

分级教学就是为了因材施教,用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教育某一特定类型的学生。因此,分级后,面对基础较好的精英班学生,可以尝试使用全英授课,在巩固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大对学生的听说训练。我国学生多数都是哑巴英语,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他们擅长考试和做题,但是却很难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发表对事物的看法。有些同学带着浓厚的地方口音,发音也不是很标准。因此,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师要鼓励他们大胆地用英语表达自己,并适当纠正他们的发音及口语错误。具体方法有,除书本内容外,教师可以强化训练学生四六级听力及口语测试,多播放英文广播,电影,视频等让学生模仿,并举办一些比赛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如英语演讲比赛,朗诵比赛,配音比赛,戏剧大赛等。经过两年的英语学习,使精英班学生能够听懂并运用英语清晰准确地表达个人观点,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流,能够阅读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文献。对于普通班的学生,教师应侧重夯实其英语基础知识,加强词汇和语法的教学,努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其阅读及听说能力。教师可以推荐给学生一些好用的英语学习软件,传授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鼓励其课后多花时间学习英语,提高英语水平,比如百词斩、扇贝英语、英语流利说、英语轻课等。同时布置一些作业,要求学生背诵四级单词、美文,制作与专业相关的英文海报等,并在班级表扬和奖励那些完成得好的同学,激发大家学习英语的热情。其实普通班的学生欠缺的可能就是学习英语的正确方法及强烈兴趣。一旦被点燃,他们会很用心地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经过两年的学习,他们能够就日常话题进行交流,并读懂一般性题材的文章,应对工作中对英语的简单需求。

4.3 优化考试形式

不同级别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评价体系来检查其英语学习的效果。现在很多学校,尤其是民办高校、独立院校等应用型高校,英语期末考试时,教材上的内容占据很大比重,学生只要下功夫把书上的内容背好,就能及格甚至得高分。然而这种考试形式并不适用于精英班,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们平时刻苦训练,考试却不考不利于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因此,精英班学生期末测试可以由听说读写译五部分组成,根据学习的深入设置考题的难度。五部分各占20%,并最终折合成ABCD四个等级,A为优秀,B为良好,C为一般,D为较差。成绩为D的同学将被淘汰出精英班。这样的考试制度加滚动机制将使精英班学生有强烈的竞争感和危机意识,用考试促学习,精英班学生将有更强的自主意识去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和水平,真正成为较高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为了公平评定奖学金,精英班学生将和普通班学生一起参加同样的试卷考试,试卷成绩低于60分的也会被淘汰出精英班。对于英语基础一般的普通班学生,考试试卷可以将课内的比例设定为60%或70%,只要学生认真复习,便能通过考试,但如果学生课后多多学习,努力提高英语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就会得高分,90分以上的同学就有机会进入精英班。这种考试形式有助于调动普通班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强大的自尊心和好胜心会推动着他们向精英班努力,因此也提高了他们运用英语的能力,为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5 结束语

满足一切教学要求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不存在的,因为任何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并无定律,关键是要切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总之,通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不可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进行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旨在通过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将学生自身所学的知识尽可能多的用在将来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成、学有所用,这才是培养学生的主要目的。当然要实现这一目标,仅凭大学英语教师的个人努力是不可能完成的。学校应从大局上统筹、布局,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良的教学环境,从而促进培养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4).

[2]黄达人,石培新,等.大学的转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4).

[3]张静平,赵海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J].中国人才,2013(3):248-249.

[4]屈社明,栾宏.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路径研究[J].教育评论,2012(2):102-104.

作者简介

李海英,女,汉族,黑龙江人,黑龙江工商学院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分级教学应用型人才大学英语
浅谈完善钢琴分级教学评价体系的重要性
构建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