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职班主任工作中的赏识教育

2020-10-20魏松贺丹娜

科学与财富 2020年19期
关键词:促进策略赏识教育

魏松 贺丹娜

摘要:高职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与管理者,不但要需要负责学生学习和思想方面的工作,还需要负责学生生活和行为等方面的工作。每个高职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高职班主任在对班级进行管理时,可以采用以生为本的赏识教育,从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让高职学生愿意接受其指导,并能够主动改正自己身上的缺点。

关键词:高职班主任;赏识教育;促进策略

赏识教育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在这种打破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的全新教学方法中,最重要的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包容他们的性格特点,同意学生失败的人性化的教学管理理念,同时在这种理念中还需要高职班主任的有效配合,将这种理念应用到班级管理中。这种方式不但符合我国新课程改革后的教学老师要求,而且更加贴近现阶段高职班主任的要求,本文针对赏识教育理念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相关促进策略。

一、赏识教育的概念

赏识教育,起源于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成功率百分之百的教育现象,是这个教育过程中的“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无限热爱”等奥秘的总结,

赏识教育是一种尊重生命规律的教育,赏识教育是人性化和人文化的素质教育的好理念。它是实现自身和谐、家庭和谐、亲子和谐、团队和谐的秘方;是和谐社会的细胞工程。

赏识教育在高职教学中非常重要,更是学生迈向成功的影响教育,对学生给予鼓励,敢于培养学生在生活以及学生的主动性,在此之中得到磨练。在高职教学中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负责人,具有一定的威严,但是责任也更大,在教学管理中不仅是一位老师,在整体班级管理中更是一位管理者,这就需要高职班主任结合赏识教育中的概念,对高职学生的优点进行鼓励教学,而且还需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对其进行鼓励和有效的激励,从而激发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二、赏识教育原理

赏识教育是世界著名的六种教育理念之一,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率先提出赏识教育的理念,发扬,其核心理念是将情感教学和教育原理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科学教学管理模式。这种新型的教学管理方法得到很多教育界有识之士的认同,大家普遍认同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期望得到赏识、肯定、尊重、理解和爱,每个学生在学校希望得到赏识以及肯定。

三、赏识教育的具体运用

(一)营造以生为本的班风

作为高职班主任,不仅要高效地完成自己所负责学科的教学工作,而且要负责学生的心理疏导与思想教育工作,工作量比较大大。高职院校对于班主任的工作要求比较高,制定了很多规范制度,例如三礼四仪等,这就需要高职班主任在工作时投入较大的精力与耐心。高职班主任在对班级进行管理时,需要注意方式方法,要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能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高职班主任要营造以人为本的班风,培养本班同学积极向上的精神。班风是体现班级精神文化的方式,良好的班风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原动力,也是高职班主任工作的目标。以人为本的班风不但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刺激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例如我在担任高职药学专业班主任时,经常带领学生整理药用植物标本,同时表扬专业能力比较强的学生,鼓励学生向自己的学习目标与人生目标努力进取;善于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好人好事去感染与熏陶学生。

(二)营造以生为本的学风

高职学生的内心希望得到教师、家长和同学的赏识,哪怕是一句肯定的话语,一个赞许的目光,一种形式的鼓励,都能成为高职学生奋发向上的原动力。所以高职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个心理。

为提高学生的满足感与自豪感,我积极拓展了对学生的赏识路径,丰富评选内容与荣誉称号。例如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设置“班级之星”“专业特长星”“学习星”“优秀班干星”等,激励高职学生进步;针对学生学习,设置“单科前十榜”“进步榜”“优秀榜”等,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

(三)营造集体氛围

高职班主任要为学生营造集体氛围,增加班级的凝聚力。学生只有具有集体荣誉感,热爱集体,才会将集体的荣誉与自身的荣誉联系在一起,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为班级增光添彩。高职班主任要积极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级活动、社会活动、体育活动或者竞赛活动等,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培养高职学生积极进取和乐观向上的精神。例如,在每周的班会上,我都会对班级中做好事的学生进行表扬,感谢他们为班级争得了荣誉,让其他学生以其为榜样,向他们学习,激发学生的荣誉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为班级争光的队伍当中。高职学生意识到如果自己的行为不当,会为班级抹黑,拉班级的后腿,就会更加规范自己的行为,不但能形成了良好的集体氛围,还会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使得学生以自己是班级的一分子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高职班主任要明确赏识教育的特点以及方法,切忌盲使用赏识教育,过分的鼓励教学,班主任要把握好赏识教学尺度,把批评和鼓励有效结合,如果班主任盲目使用赏识教学,也会使学生出现消极和过于自信的心理。高职学生所处的年龄段心理并不稳定性,这就需要高职班主任注意赏识教育的运用方法,不能过度赞赏,使学生过于自信,更不可以对学生进行严肃批评,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这两种方式都会降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因此这就需要高职班主任正确的运用赏识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有着积极的一面,同时赏识教育来源于对每一位高职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高职学生发自内心的关心与爱。赏识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灵交流的一座桥梁,班主任只有赏识学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才能够让学生敞开心扉,引导学生向着身心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贞贞.让赏识教育唱响体育课堂的主旋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2):93-94.

[2] 毛慧.提升思維能力,做创新型班主任[J].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2020,(1):27-28.

[3] 朱敏.小学毕业班班级管理经验谈[J].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20,(2):140-141.

作者简介:

魏松(1978-),江西南昌人,研究生,研究方向:信息技术.贺丹娜(1978),湖南湘潭人,研究生,研究方向:医药营销.

猜你喜欢

促进策略赏识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浅谈体育教师有效听评课的促进策略
论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中的赏识教育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
重视过程情境建设,促进学生感悟高效
构建自主学习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策略研究
英语写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