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角下吉林省数字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020-10-20张纯荣

南方农业·下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制约因素吉林省乡村振兴

张纯荣

摘 要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想要成为农业强国,就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进行创新,这使得数字农业的相关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数字农业是实现农业发展的必经阶段。为了更好地推进吉林省数字农业与智慧乡村的研究与应用,实施吉林省数字农业创新工程,找准强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结合点,通过归纳整理吉林省数字农业的发展现状,指出发展数字农业的必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希望为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 乡村振兴;数字农业;制约因素;吉林省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4.100

我国经济发展与农业的发展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然而目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来自于乡村,只有振兴乡村经济才能消除我国经济发展的后顾之忧。乡村经济的振兴有赖于不断发展农业,现有农业发展情况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还不足以使我国向农业强国的方向迈进,相关人员应加强对数字技术的应用,不断对相关生产组织要素进行调整,为农村工业的发展提供动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数字农业与乡村振兴息息相关,相关部门应牢牢把握历史机遇,统筹规划,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完善“三农”发展的短板,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经济融合,助推乡村振兴和数字吉林战略加快实施,让吉林农业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1 开展数字农业的必要性

数字农业的开展能够提升农业经济水平,因为数字农业具备一定创新特征,能提升农业市场的效率,促使农产品的市场交易成本降低,农民能够因此获得更多的收益,促使农业经济发展。同时,数字农业能同时促进乡村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此外,数字农业的信息场景较为全面,信息生产力也较高,不仅可完善个性化的服务内容,同时也可以建立互联网信用机制,对不良群体进行精准屏蔽,提升透明性与公开性,进而使金融服务更普惠。

2 吉林省数字农业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十分重视农村创新,希望能够通过农村创新来不断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而农村创新的具体实践行为也就是对具备较强文化素养与综合素质的农民进行培养,同时还需要对创新式的技术进行推广,最终实现乡村振兴。吉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在国内的地位举足轻重,虽然吉林省整体经济发展并不突出,但是其存在感极强,因为吉林省的农业具备较大发展潜力。吉林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基础,开展了数字农业,希望通过数字化技术来提升农业服务水平与管理水平,保证生产质量与效率。

尽管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呈现出稳中向好、加快变革的态势,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棘手的问题,如农业知名品牌较少、数字农业平台信息分散、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不够、农产品市场管理机制不健全、农产品物流技术应用率较低、农业发展方向不明确等。

3 数字农业的制约因素

3.1 农业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近年来,尽管中国数字农业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农业农村数字化进展仍总体滞后,还面临诸多挑战。农业农村数字化基础薄弱,数据资源分散,数据获取能力较弱;数据开发应用不够,整合共享不充分,管理服务支撑不强;农业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系统缺乏标准,农业领域信息系统的安全面临极大的挑战。

3.2 农产品标准化程度存在短板

农产品标准化有利于增强农业产品的品牌效应,因此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在数字农业的发展中至关重要。部分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发展农产品标准化,在农产品加工过程中,各个流程与环节都有相应的实施标准与措施。然而,我国在制定农产品的标准和品牌方面相对落后,农产品的质量、包装、物流等方面的管理还不完善,缺乏特定的质量检测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农产品,大大降低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3 数字农业专业人才紧缺

现如今,数字农业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懂得并会运作相应技术,专业人才的短缺是数字农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此外,由于大型企业、项目和平台等资源缺乏,很难吸引具备农业规划与管理的全球数字农业领域的专业人才,导致专业人才流失严重。同时,体制上的障碍限制了农村人才技能的发展,不仅大大减弱了农民创新和创业的热情,还阻碍了农业技术成果的转化与推广。此外,数字农业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专业人才对该领域的发展模式与前景还处于探索阶段,这将导致数字农业不仅难以吸引人才,还会造成人才流失。

3.4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1)基层公共服务机构不健全。基层推广机构年龄老化,专业人员缺乏,现有的工作人员不具备较强的业务服务能力,根本无法胜任具体的工作。除此之外,基层公共服务机构并不完善,导致具体的服务组织也缺乏多元化的发展潜力,在一般情况下,想要对数字农业技术进行推广,就必须要以市、县为主体建立服务机构,但由于体系不完善,具体措施还难以得到落实。2)社会化服务能力总体偏低。部分专业合社运作不规范,市、县、乡农技推广的公益性服务需要持续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从单一环节服务向综合性全程服务的工作模式还急需创新。一体化全程式服务对推进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3)服务环节不到位,大部分在产前、产中开展服务,产后服务涉足较少,服务领域亟待扩大。

4 乡村振兴视角下数字农业的实践策略

4.1 发挥组织领导作用

对于各级相关的农业部门来说,必须发挥自身的组织领导作用,对各方面工作进行合理协调,制定数字农业的可行性方案,落实具体的措施,在政策措施與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其进行监管。在推进数字农业的过程中还必须将乡村振兴战略与供给侧改革进行融合,不断提升数字农业发展水平[1-2]。

4.2 诠释政策体系价值

政策体系价值的诠释需要不断对其进行完善,相关部门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强社会金融资本投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为数字农业提供良好宽松的发展环境,推动建立促进数字农业的可行性机制,为其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3 积极创新体制机制

数字农业的发展有赖于市场主体参与到其中,而对于数字农业的真正主导者农民来说,也应参与到整体工作中,形成多方共建的趋势,完善数字农业发展格局。除此之外,政府部门应加强科研创新,将关键性技术融入到数字农业发展过程中,建立数字农业的产品认证制度,发挥产业联盟作用,同时还需要建立相关的专家咨询机制,完善数字农业发展内容。

4.4 着手开展试点示范

开展试点示范的目的在于保证数字农业的发展具备合理性与可行性。省级相关部门应确定试点,让试点先开展数字农业,在积累经验之后,不断拓展数字农业内容,加强数字农业建设。如果在现代农业示范区数字农业得到了良好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就必须要进一步建设多种不同的示范项目,不断推进我国数字农业的发展[3]。

4.5 重视人才建设

吉林省高校应该加强对数字农业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对电子商务、信息管理和农学领域的专业人才引进,提供有利于数字农业发展的措施与政策,定期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从农业产品需求到农业产品销售的高质量培训,保障数字农业的创新发展[4]。

4.6 发挥物联网作用

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体制,加强引进一流的冷链物流和锁鲜保鲜技术。探索和积累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等领域融合集成的经验和模式。保障数字农业从农场采购到配送结算中各个环节的重要作用,使交易成本最小化,扩大数字农业辐射范围。

参考文献:

[1] 胡青.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农业”发展趋势与实践策略[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9(5):69-75.

[2] 李勇,马冠南.吉林省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J].农业工程技术,2017,37(35):11.

[3] 况勇辉.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1):143-144.

[4] 毛竞,关欣,李巧云.我国数字农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J].广东农业科学,2007(12):126-128.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制约因素吉林省乡村振兴
奔跑的小浪花
吉林省2019年秋冬季秸秆离田工作方案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反腐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第五次优秀高教科研成果评审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