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毒蛾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浅析

2020-10-20杨真海

南方农业·下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发生规律防治措施

杨真海

摘 要 草果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主要林下经济作物。近年来,受气候、环境生态等因素变化的影响,在生产过程中遭受了舞毒蛾的侵害,严重影响了草果生产,损害了当地老百姓的利益。基于此,简要分析舞毒蛾的形态特征、发生及为害规律、防治措施,为福贡县及其他地区的舞毒蛾防治提供一些指导。

关键词 舞毒蛾;发生规律;防治措施;云南省福贡县

中图分类号:S763.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4.011

舞毒蛾是一种世界性的森林害虫,食性杂、分布广、为害较大,多在针阔叶林中生存,为害林木和果树,属鳞翅目毒蛾科,是一种分布十分广泛的害虫。国外主要分布于欧洲、美洲、日本和朝鲜,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内蒙古、陕甘宁地区、两河地区以及新疆青海地区,对当地的林木和果树带来了很大为害。舞毒蛾传播速度较快,近年来,在江苏、湖南、山東、四川、云南等地,舞毒蛾的发生为害较重。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位于滇西北横断山脉中段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之间的怒江峡谷,境内最低海拔1 010 m,最高海拔4 379 m;地势北高南低,怒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境,形成了高山峡谷立体气候;江边河谷为亚热带,半山为温带,高山为寒温带。地域面积为2 756.44 km2,森林覆盖面积达到79.47%,林下资源也较为丰富,适合草果等林下作物的生长。2007年以来,该地区主抓林下经济的发展,在林下种植草果等林下经济作物,截止目前累计种植面积已达3.73万公顷,对当地的林下资源及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林下资源品种较为单一,为舞毒蛾的发生为害提供了有利条件,近两年来发生频率明显增多,对当地的林木及林下经济作物草果造成了较严重的为害,影响了当地农户的经济收入[1]。

1 舞毒蛾的形态特征

舞毒蛾卵为圆形,两侧稍扁,直径0.9~1.3 mm,初期呈杏黄色,后期变为褐色。舞毒蛾产卵量大,一个卵块卵粒数高达几百甚至上千粒,上部覆有黄褐色绒毛。蛹体长20 mm,纺锤形,呈黑褐色或红褐色,覆有黄色短绒毛。幼虫长约2 mm,淡黄色,随着龄期的增加开始变成黑褐色,胴部有黑色或灰色短毛。老熟幼虫体长50~70 mm,头部黄褐色,宽6 mm,呈“八”字型灰色条纹,背线灰黄色,气门上下线、亚背线上有毛瘤,排成6个纵列,背面硬、短,前面稍长,背上颜色鲜艳[2]。

雄蛾成虫体长18~20 mm,展翅45~47 mm;雌蛾成虫体长25~28 mm,展翅75~80 mm。雄蛾头部黄褐色,复眼黑色,前翅表面褐色或暗褐色,有锯齿状横线,横脉上有弯曲的黑褐色斑纹,反面黄褐色;雌蛾前翅黄褐色,横脉呈“<”型斑纹,1个,黑色,斑纹雄蛾雌蛾相近,雌蛾腹部相比要肥大一些。

2 舞毒蛾的生活习性

舞毒蛾1年发生1代,以卵块在石缝、树皮、土地的缝隙过冬,次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始孵化出幼虫,孵化后集中在原来的卵块上,当地气温上升时开始吃树芽、叶片。舞毒蛾幼虫分5龄,共45 d,2龄以后藏在树叶、树皮缝、树下石堆里,黄昏后出来取食。幼虫舞毒蛾被惊动后会吐出下垂的丝,具有很强迁移性。6月中旬逐渐老熟,开始丝缠化蛹,6月下旬至7月上旬是舞毒蛾化蛹的高峰期,蛹期为10~14 d。成虫6月底逐渐羽化,7月中下旬达化羽最盛,雌蛾羽化后对雄蛾的引诱力增强。舞毒蛾具有较强的趋光性,飞翔能力强,成群飞舞在林中,交尾后,雌蛾在树干、主枝、树洞、树下石堆里产卵,幼虫食物越充足,雌蛾产卵越多,反之越少,一头雌蛾的平均产卵量一般在400~1 200粒[3]。

3 舞毒蛾的发生及为害规律

舞毒蛾的发生规律与环境存在很大关系,最常发生在针阔叶林或者郁闭度在0.2~0.3的阔叶林,防护林、绿化林经常发生舞毒蛾灾害。郁闭度大、林层复杂的地方很少大规模发生舞毒蛾为害。福贡县属高山峡谷地貌,地势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形成一个“V”字型峡谷,气候为横断山区的立体型气候。气候对舞毒蛾发生具有重要影响,干旱的天气下,舞毒蛾的增殖期会缩短,虫害更为猖獗,福贡县近两年雨水比往年相对较少,舞毒蛾为害比往年更严重。

舞毒蛾是一种食叶性害虫,食性广,主要为害杨树、李树、栎树、柳树、榆树、桦树、槭、椴、樱桃、苹果、核桃、漆树、枇杷和草果等各类林木、果树及林下作物,大量的舞毒蛾发生,会造成林木生长量锐减甚至是树木死亡,如果化学农药防治不当,也会产生各类生态问题,所以必须采取多种手段加强对舞毒蛾的防治[4]。

4 舞毒蛾防治技术要点

舞毒蛾繁殖能力强,迁飞能力强,对林木、果树、林下作物的破坏性很大,福贡县的林木和林下产业就受到了不良影响,应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舞毒蛾的防治,维护好当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4.1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手段是防治舞毒蛾的基本方法,核心是提高森林质量,保持林业多样性。应加强森林管护,保持生态多样性,减少对林下资源的破坏,诱发舞毒蛾的发生。另外,舞毒蛾的孵化时间长,卵块长时间聚集在树干、树洞、树缝、树下的石堆中越冬,秋冬和早春时,可采用人工摘除卵块集中烧毁的方法将舞毒蛾消除,源头上减少舞毒蛾的发生。摘除卵块时,应注意轻拿轻放,不要让卵块掉地碎裂,影响收集质量和效率。舞毒蛾幼虫具有爬树的习性,在树干上绑上草,将藏在草下的舞毒蛾取掉再重新绑上,或者在树下堆放一些石块诱杀舞毒蛾,在舞毒蛾为害不是特别严重、量不是很大时也可以采取这一措施。树干附近如果有成虫和卵块,也应及时清除。

4.2 物理防治

舞毒蛾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可利于其这一习性在林间安装杀虫灯来诱杀舞毒蛾,特别是成虫羽化期,这种方法十分重要。

4.3 生物防治

草果是调料类作物,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会带来农药残留,影响草果品质。因此,生物防治是有效防治害虫且绿色环保的重要手段。1)利用性诱剂防治,舞毒蛾雌蛾可释放引诱同种雄蛾交配的性信息素,因此,在林间放置舞毒蛾性诱剂可诱集舞毒蛾雄蛾,并能干扰雌蛾交配,有利于减少下一代卵量。2)引进食虫鸟类、天敌昆虫等来捕食舞毒蛾。常见的舞毒蛾捕食天敌有缘喙蝽、中华金星步甲、红足喙蝽等,卵期可引入的天敌为舞毒蛾卵平腹小蜂和其他类别的小蜂,幼虫期可引入松叶绒茧蜂、蜂姬、毒蜂绒茧蜂等。3)利用舞毒蛾质型(cPv)和核型(NPV)多角体病毒或含孢量100亿/g白僵菌、苏云金杆菌进行生物防治。在舞毒蛾1~3龄幼虫期,将这些药剂的1 000倍液喷洒在林木、树干上,可有效控制舞毒蛾的种群数量,并保护生态环境[5]。

4.4 化学农药防治

农药防治是见效最快的手段,在幼虫3~4龄开始分散取食前,喷洒450~600 mL·hm-2的20%灭幼脲3号、150~300 mL·hm-2的25%杀铃脲;在幼虫4~6龄期,喷洒600 mL·hm-2的2.5%溴氰菊酯乳油。然而,农药的使用会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所以舞毒蛾虫害不是很严重时应谨慎使用,但如果虫害严重时,及时有效地采用化学试剂进行喷洒是十分必要的。

5 结语

舞毒蛾是亚洲常见的森林害虫,在我国的分布十分广泛,迁飞能力强,繁殖快,食性杂,在林间以食叶、芽为主,对林木和树木为害很大,必须加以防治。舞毒蛾有自身的生长习性和发生规律,发生程度一般受气候影响,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近年雨水较往年相对较少,林果业及林下作物遭受了较大损害,应根据舞毒蛾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发生及为害规律,适当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手段。

参考文献:

[1] 罗萌,卢雪璟.舞毒蛾及其防治方法[J].现代园艺,2016(24):49.

[2] 钟锋,韩宙,黄其亮.我国舞毒蛾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J].世界农药,2015(6):33-36.

[3] 王少芳.毛竹刚竹毒蛾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福建农业科技,2015(10):60-61.

[4] 刘长利.我国舞毒蛾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2):21.

[5] 邹智勇,李锋.蜀柏毒蛾的生物学特性与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四川林业科技,2015,36(2):122-126.

(责任编辑:刘 昀)

猜你喜欢

发生规律防治措施
黑绒金龟子在玉米上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双叉犀金龟在豫南的危害及防治技术研究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