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秘的马家窖彩陶

2020-10-20何军海

大观 2020年7期
关键词:彩陶

何军海

摘 要:马家窑彩陶,1923年在甘肃临洮马家窑村被首次发现,因而得名,主要类型包括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等,马家窑文化是人类珍贵的远古文化之一。文章对马家窑彩陶艺术加以概述,阐述该彩陶艺术的发展历史,就马家窑彩陶的彩绘文化、价值体现、艺术性体现进行探讨研究,希望可以为马家窖彩陶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马家窑;彩陶;制陶艺术

在我国,制陶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考古发现,大约在一万年前,河北及江西等地的先民们就已烧制出红陶。在现存的古典文献之中有诸多与制陶有关的记载,例如“神农耕而作陶”,舜“陶河滨”等,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我国制陶艺术的历史悠久。当前,国内发现的与彩陶有关的遗址数以千计,拥有正式命名的文化遗址也有数百之多,其中以马家窑遗址最为著名。

一、马家窑彩陶文化概述

马家窑彩陶文化是我国重要的彩陶文化之一。1923年,甘肃省临洮地区马家窑村发现了彩陶,根据发现地的地名将其命名为马家窑彩陶,其所代表时期的文化也就被称作了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彩陶出现于距今五千八百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经历了三千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马家窑彩陶文化[1]。马家窑遗址在1981年9月10日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通渭县是马家窑彩陶文化的重要发现地之一,其县博物馆所收藏的弧线网纹彩陶壶、变体鸟纹彩陶瓶、平行线网纹彩陶壶、漩涡纹彩陶双耳尖底瓶等,均属于传统文化的瑰宝,对彩陶文化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马家窑彩陶主要有马家窑、半山、马厂等类型,其中马家窑类型彩陶主要采用泥条盘筑法制作,在造型方面有侈口长颈双耳瓶、卷缘鼓腹盆、敛口深口瓮、侈口有肩尖底瓶等。彩绘以橙黄彩陶底为主,常绘黑彩,同时也有黑白两色与黑绘中加绘红彩的类型,仿生花纹多鸟纹及鸟纹变形纹,螺旋线最为出色,线条柔和均匀,绘制流利生动,图案构思巧妙,具有强烈的动感。

作为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马家窑文化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彩陶的发达。对于仰韶文化而言,在其发展中期主要的代表是庙底沟类型的彩陶,常见形式为红地黑花,外部有彩,而内部无彩,在纹饰上较为丰富,有三角涡纹、花瓣纹、圆点纹、钩叶纹以及条纹等等,也有动物纹饰。以上这些纹饰常常交互组成,没有一定的规律性。而马家窑彩陶继承了庙底沟类型爽朗的风格,不过其具备更为精细的表现,在图案上也更为绚丽多彩、变化多端,可以说是史前彩陶艺术发展的顶峰。

二、马家窑彩陶的发展历史

马家窑彩陶创烧于公元前三千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已有五千年历史。后来经过不断的发展与研制,逐渐形成以陇西平原为中心的马家窑文化,这是制陶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充分说明当时人们已经开始大量进行陶器的烧制与使用。在此时期,人们烧制出与其他地方区别并不太大的红陶以及夹砂陶等陶器,也烧制出最能代表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从考古统计资料看,马家窑陶器中大约存在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彩陶,在作为陪葬品的陶器中,彩陶的数量超过了百分之八十,这在其他的文化遗址中是极为罕见的。

马家窑彩陶造型多样、图案丰富、色彩绚丽,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马家窑彩陶文化,将彩陶艺术推向了巅峰。马家窑彩陶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是我国先民所创造出的最为灿烂的文化之一,是我国传统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解读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经济发展、文化艺术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也在世界彩陶发展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

三、马家窑彩陶的彩绘文化

马家窑文化全面反映出甘肃、青海地区的原始文化,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向西发展的一种类型,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彩陶文化。马家窑文化以陇西黄土高原为中心,东至陕西西部,西达河西走廊和青海东北部,北及甘肃北部和宁夏南部,南抵四川北部,延续至齐家文化。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历经了石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以及马厂类型等四个主要发展阶段。通过专家对马家窑遗址的研究与推测发现:从自然环境的角度来说,马家窑地区非常适宜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先民们在生产生活中逐渐发展出马家窑彩陶文化[3]。通常情况下,陶器上饰有一层红色或者是紫色的陶衣人们用黑笔在其上描述出各种各样的图案。马家窑彩陶在图案方面极具特色,种类也是多种多样,例如人像纹、几何纹、动物纹、S形纹、葫芦纹等等,不但增添了马家窑彩陶的艺术性,还让马家窑文化的发展更加丰富多彩。例如,五人连臂舞蹈纹与完整的人体全身塑像彩陶的出现,使彩陶制作工艺的层次全面提升。此外,部分彩陶上出现了“+”“×”“○”等十多种符号图案。

在新石器时代,慢轮修正陶器的技术逐渐产生,并经过不断的发展逐渐趋于成熟。在当时,制石、制骨、制玉、纺织、冶炼及木作等原始手工技术都取得了全面的进展,全面提升了当时社会手工艺术发展的高度。

四、马家窑彩陶的价值体现

物品的收藏价值,需要通过其观赏价值、文化价值以及历史价值以及增值价值等方面上加以判断,远古陶均具备一定的历史价值,但马家窑彩陶还具备非常高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观赏价值、收藏价值以及增值价值。在文化内涵方面,从马家窑文化的类型来说其分别代表了不同时期的文化思潮以及社会状态。例如,马家窑类型的彩有大量的水波纹,而这个时期也正是人们崇敬与赞美水的时期;而半山类型的彩陶初期画着大漩涡纹路,随着发展程度的不断提升逐渐演变成为了四圈纹路,这体现出人们生活环境的变迁,表达出当时人们对于土地与田园的渴望与赞美,这体现了古代先民思想的逐渐转变,即由水崇拜发展为土地崇拜的思想转变。马厂类型的作品开始时主要画着四圈纹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演变为两圈纹路,还出现了寓意战胜水患与保护土地的蛙神纹,体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对于战胜水患的强烈愿景,也从侧面印证了古代劳动人民渴望战胜自然的思想。如今,马家窑彩陶的文化价值以及收藏价值逐渐得到广泛认可[4]。马家窑彩陶艺术在传统文化中颇具代表性,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为我国研究古代文化发展与社会思想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研究依据。

五、马家窑彩陶艺术性的体现

(一)造型多样性与艺术美感

马家窑彩陶种类多样,其中的器物有碗、钵、盆、盘、瓶、壶、罐、缸、瓮等食具和储器,除此之外,还有甑、锅等炊具,其制作样式造型多样,艺术美感十足,线条极为饱满与丰润,端庄秀美,是马家窑文化艺术思想的主要体现,为考古学家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内容。

(二)彩绘的色彩搭配方面

就马家窑彩陶的色彩搭配来说,其陶胎部分多用橘红色或砖红色,其上纹饰大多采用褐色线条来装饰,而红色与黑色的色彩搭配也全面提升了色彩渲染的效果,所显示出的色彩对比极为强烈,给人一种明快、鲜明之感,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而这种色彩对比强烈的艺术表现方式,对后世多种艺术表现手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全面展现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观。

(三)绘画艺术方面

马家窑彩陶上形态各异、种类多样的绘画内容彰显出其独特的艺术性,例如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等。而且马家窑的绘画艺术表现手法也独具特色,例如抽象、写实、变形等。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思想内涵,通过马家窑彩陶的绘画艺术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在了人们眼前。

六、结语

马家窑彩陶发展历史久远,有着丰富的题材、多样的图案、灵妙的构思以及精美的花纹,具备较强的历史价值。马家窑彩陶艺术是我国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与积极传承,如此才能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仍然能够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李波.马口窑装饰绘画艺术特色研究[J].美术大观,2019(2):140-141.

[2]王万成.从马家窖彩陶的色彩论中国画色彩观[J].雕塑,2012(1):56-57.

[3]陈永祥.舞耶·巫耶:马家窑、四坝彩陶中舞蹈纹饰之我见[J].雕塑,2009(1):64-65.

[4]石翠霞.彩陶纹样的符号化与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的关系[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10):58.

作者單位:

通渭县博物馆

猜你喜欢

彩陶
彩陶绘画·鹳鱼石斧图
彩陶·远古
流传千年的古老釉色
面目一新的秦代绘画探微
大地湾彩陶纹饰赏析
红山文化彩陶研究初探
浅谈中国彩陶艺术
马家窑类型彩陶制作工艺初探
浅析彩陶文化与彩陶纹样的发展
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