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的改革研究

2020-10-20杜丽莉

商情 2020年38期
关键词:建设与管理高校实验室改革

杜丽莉

【摘要】对于各个高校而言,实验室是其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关键场所,在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思考能力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革与创新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模式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校的教育水平,又能够促进学生提高其科研水平。本文分别从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改革的建议,旨在为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实验室的价值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改革

近年来,各个高校的办学规模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部分高校产生了教学资源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需要的情况,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之下,如何提高学校在实践方面的教学质量成为各个高校关注的重点议题。作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主要阵地,高校实验室有助于高校开展人才培养、科研等方面的工作。据此,如何针对实验室进行建设与管理方面的新模式探索,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成为各个高校教师必须重点关注的内容。

1高校实验室建设

1.1建设理念

有关规定表明,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包括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同时还有42个观测点。在对实验室的建设进行改革时,高校应当培养正确的实验室建设理念。科学的教育理念应当是将学生置于主体位置,以实现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三方面的协调为实验室的教育理念,其中应当将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实验室的基本教学观念。而科学的实验室建设理念应当是通过建设一个具有先进仪器设备、实现资源共享、提供开放服务的实验教学环境,创建一支能够开展高质量教学的实验教学队伍,创建能够提高学生实践以及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以及具有实效性的管理机制,进而全方位、深层次地实现高校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

1.2实验室建设中的问题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分析,部分高校的实验室在建设的过程中存在以下两个比较显著的问题:第一,部分高校缺乏对实验室建设的充分重视,导致资金投入不够充足。比如:部分高校将资金投入在教学楼、图书馆等建筑的建设与维修方面,相比之下在实验室建设方面所投入的资金则略有不足。最明显的现象便是高校实验室缺乏充足的实验设备与仪器,仪器与设备的更新速度较慢等,这就对实验室的价值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第二,实验教师队伍素质存在可提升的空间。部分高校的实验室教师的思想认识比较落后,他们将自己的职位划分到教辅人员的行列,缺乏对自己工作性质的科学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实验教学水平的主动性,进而影响高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1.3建设方案改善

根据上述分析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应当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善,具体从以下方面展开:第一,提高领导层对于实验室建设的重视程度,使其充分地意识到实验室的科学建设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挖掘学生潜力的关键途径,高校应当把实验室建设当作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来做,适当地加大在实验室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对于确实需要的先进仪器设备应当拨付专项资金进行购买,满足实验室对于教学资源的需要,为学生的科研与学习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在配置实验仪器设备时,应当遵循以下几点原则:首先,配置那些能够满足基本实验要求的各种达标仪器设备,在满足达标这一要求后,逐渐地提高仪器设备的先进性;其次,以学校的学科建设实际情况为基础来进行仪器设备的采购,旨在发挥学校学科优势的同时避免发生大型设备购进后闲置的情况;最后,对已有的旧设备进行维修与改造,将其投入到教学与科研的应用之中。

第二,在建设实验技术人员队伍方面,高校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调动其在工作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将实验中心设置成与教研室平行的教学单位,将实验教学从理论教学的依附地位中解脱出来,使实验室技术人员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实验教学工作中,进而推动实验室实现更好的发展。同时,高校应当注重对实验室技术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可定期举办有关的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技术培训,为调动工作人员接受培训教育的积极性,可根据培训内容在培训后设置测试或者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日后评奖评优或者职位晋升的依据之一,以此来切实地提高实验室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

2管理模式改革与方案

2.1变革实验室管理模式

高校应当根据当前的实验室管理情况以及教学需要,对实验室实行统一管理,根据学科、专业需要以及课程的学时来对实验室进行统一的规划、建设与综合管理,摒弃传统的“平均分配”理念,通过资源共享来提高实验经费利用的合理性,实现资金的有效利用,进而提高實验室内各种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充分地发挥它们的价值。同时,高校应当给予重复投资这一现象高度的重视并及时地采取措施将其解决,在最大限度上挖掘实验室内已有设备的潜力,保证建设的重点,提高所投入资金的效益。

2.2创建信息化管理平台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愈发成熟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很多行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高校实验室同样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来提高管理的效率与质量。信息技术在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管理信息平台化。具体来讲,就是以历年的高教部实验室报表为基础,把实验室的日常管理相关要求模块化,再通过创建网上平台来提高管理部门与各实验室之间的信息传递效率;第二,实验教学信息平台化。通过虚拟仪器技术、仿真技术来开发虚拟实验项目,可以实现学生在线实验,将实验室的课程、项目、资源等信息公布在平台上,方便学生查询课程信息、预习实验内容,同时为学生提供实验预约功能,方便学生的科学研究。

结束语:简言之,改革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能够提高实验教学资源的建设质量,促进实验教学改革进程的推进,进一步提升实验教学的整体质量。因而,各个高校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中心,不断地采取措施来对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进行创新与改革,持续、深入地提升实验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培养质量,进一步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我国教育事业的更大进步。

参考文献:

[1]常坤,武风波.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措施初探[J].中国新通信,2017,19(06):133.

[2]张士辉.谈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智库时代,2019(32):88+90.

[3]周发安.高校实验室管理研究[D].云南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建设与管理高校实验室改革
发展群众文化满足群众需求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平衡高校实验室使用频率与安全指数的思考
高校实验室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构建分析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系统论视域下的高校实验室发展探讨
民族类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索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对黄河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