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0-10-19栾佳欢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0期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综合护理效果

栾佳欢

【摘 要】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综合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收治的6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发作时间短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可有效减少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时间,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综合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8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0-115-0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指由于血供应异常而引起的突发性神经功能障碍,是临床上常见且多发的脑血管疾病之一。该病患者常表现为四肢、眼睛等功能障碍及言语能力受限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并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心灵伤害和身体伤害[1]。如果该病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及护理,极有可能会发展成为脑卒中、脑梗死等疾病,无形中加大了其对患者生命的威胁力度。而高效且安全的护理能够增强患者对病症的认知度及治疗、护理的依从度,改善预后。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收治的6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12例;年龄57-82岁,平均年龄(67.4±6.7)岁。观察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59-83岁,平均年龄(68.5±7.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标准,能自愿配合研究,并排除心、肝、肾等器官严重功能障碍者和其他神经精神疾病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具体如下:依据患者病情,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遵医嘱辅助患者服药;为患者讲解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相关知识,多与患者亲属交流,及时处理护理期间产生的各类问题等。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心理护理:由于本病起病急,患者多无思想准备,加之对疾病缺乏足够了解,故发病后患者易出现一些不良心理问题,如紧张、恐惧、焦虑、急躁、抑郁、悲观、厌世等,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影响了治疗。因此需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护士应告知患者已对其进行了有效的治疗,不必过于担心预后不良,并告知患者通过治疗及预防措施是可以防止疾病的反复发作,同时请病情控制良好的患者现身说法,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能够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②用药护理:不论偶发或频发,都应给予积极的药物治疗,告知患者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的观察及药物的注意事项等,如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奥扎格雷等抗血小板聚集剂时,可出现食欲不振、皮疹或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應,肝素抗凝治疗时可出现皮肤出血点及青紫斑等,应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伴有糖尿病患者,应控制饮食,并行降糖治疗,定期检测血糖,使血糖保持在7.0-11.0mmol/L范围内,尿糖(±),并防止低血糖的发生[2];伴有冠心病患者,在用药时,要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变化及药物的疗效。如静脉用硝酸甘油时,应控制滴速,告知患者及家属不可擅自调节滴速以防发生低血压;伴有高血压病患者,在接受降压治疗时,要定时监测血压,以保持血压相对稳定,一般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硝苯地平有头痛、面色潮红、下肢浮肿等不良反应;指导患者遵医嘱正确用药,不要随意地换药、减量、停药或自行购药服用。③安全护理:对于具有眩晕患者,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提供安静且舒适住院环境,告知患者安心休息,头部转动时应缓慢,降低转动幅度,预防颈部活动引发疾病进而跌倒损伤;告知患者家属在患者上厕和洗漱时需安排陪伴。④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出院后应多锻炼、多活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水平。告知患者合理饮食,忌辛辣油炸食物,忌高钠、高脂肪食物,禁酒、禁烟,多吃蔬菜和水果; 告知患者出院后按时服药以及相关禁忌; 告知患者外出需有人陪伴,定期复查,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诊。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护理干预前后 TIA 的发作次数与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分析患者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改善情况,比较组间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0.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次数、发作时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8±0.4)次/月、(5.1±1.2)min/次、(78.4±11.0)分、97.06%(33/34);对照组分比为(3.1±0.5)次/月、(7.5±1.6)min/次、(69.8±10.2)分、73.53%(25/34)。两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短暂脑缺血发作是因为颅内血管病变导致的局灶性以及短暂性功能异常,每次发作时间可以持续10-15min,一般1h内能够恢复。血栓栓塞或为栓塞是引起短暂脑缺血发作的重要原因[3]。如果本身存在动脉粥样硬化,且合并血管中度狭窄,则一旦出现血压明显波动,病变血管负责部位的血流会明显减少,因而表现为短暂脑缺血发作。综合护理是通过了解掌握患者基本信息后,为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在护理过程中多与患者交流,通过交流使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得以改善,鼓励患者增加治疗信心;并对患者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疾病和配合护理治疗的重要性。为患者制定健康食谱,保证正常营养摄入,加强对患者日常监护及患者正确的用药指导及,从而保证患者的用药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可有效减少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时间,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刘晶. 综合护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影响效果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1):18-19.

[2]赵 婉,王 帧,武 星. 综合护理干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3(3):84.

[3]孔岩. 优质护理服务用于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6):223.

猜你喜欢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综合护理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依达拉奉对短暂性脑缺血的干预效果观察
血栓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效果观察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技术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研究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ABCD2评分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