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语言技巧

2020-10-19徐军红

家长·中 2020年4期
关键词:语言技巧幼儿教师

徐军红

摘要:从我国现阶段的幼儿园工作实际来看,幼儿园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全面探讨幼儿在学习与实践阶段存在的问题,并与家长一起完成幼儿的教育引导工作。为确保幼儿教师与家长能够在学生教育方面达成共识,通过积极正向的语言交流形式,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教师;家长沟通;语言技巧

人们在日常人际交往阶段,对于工作、学习、生活都有着一定的语言表达诉求,所以掌握语言技巧极为关键,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讲更是如此。《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四十一条指出:幼儿园教师对本班工作全面负责,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育任务。幼儿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阶段,需要将个人的思想精神精准地传递出来,确保语言的连贯性、流畅性,体现个人良好的沟通能力。幼儿教师日常面对的家长群体差异性较大,需要将共同教育的目标确立起来,因此结合学前教育教学工作,探讨语言技巧极为关键。

一、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合理利用语言技巧的必要性

幼儿教师在幼儿一日生活的组织中常常会面临语言艺术等诸多的问题,从幼儿身心发展实际来看,幼儿的集体教学活动、游戏活动、日常生活活动等专注度有限,如果教师设置相应的实践活动,幼儿往往活泼好动导致活动的参与度高。组织活动时教师注重情感带入,能够给幼儿带来积极的示范影响作用,帮助幼儿深入实践探索的环节,掌握更多的知识并获得技能锻炼的机会。显然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本质上也考验着教师的语言技巧水平,需要教师考虑幼儿实际情况,做好各个活动环节的把控。

从另一方面来看,教师应该认识到学前教育教学工作,家园共育是不能忽视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对比日常与幼儿之间的沟通交流,教师与家长的互动交流难度更大。例如幼儿在园内一日生活和学习的表现如何,这是家长每次与教师沟通最关注的话题,合理利用沟通技巧传递正确的教育理念极为关键,也是目前幼儿教师在开展家园共育工作的关注重点。教师为有效维护幼儿的自尊心,在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的表现时把握好分寸,才能避免幼儿回家之后受到家长的责罚,更重要的是引导我们的家长如何配合幼儿园做好家园共育的工作。所以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需要掌握语言技巧合理反馈问题,以鼓励为主,引导家长以赞赏的眼光看待孩子,委婉地给家长提出一些积极有益的建议。这样才能让家长对幼儿整体情况有一个客观的了解,选择更为积极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方法。

二、幼儿教师利用语言技巧实现与家长积极沟通的措施方法

(一)保持尊重态度与家长开展平等沟通交流

多数家长在教师面前也有一种紧张感,这往往是自身学习生涯中对教师的印象所导致的,尊重幼儿教师也能表现出家长的良好素养。这其中也不乏有家长害怕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主要是为避免自己言语失误,让教师对自己的孩子产生一种误解。家长出现这种反应之后,教师与其进行沟通交流要尽可能消除家长的顾虑,让家长感受到教师的平易近人,比较好相处,能够胜任自己孩子的师表。

教师基于尊重孩子的前提之下进行沟通交流首先要保持一个平等姿态,如果个人在工作、生活方面出现不良情绪,不能随意带入交流过程。教师針对幼儿的近期表现,需要保持客观态度向家长反映。主要原则是多汇报幼儿进步的表现,多强调学生的优点,并合理提出建议改进的方面。

(二)拥有积极情感态度,实现相互理解

幼儿家长对幼儿也是有一定的期待的,选择幼儿园期间家长已经对整体的教育环境有了一个认知与理解,多数家长放心幼儿园,明白自己的孩子发展进步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但是有一部分家长则采用一种较为极端的方式,经常询问教师孩子的最近情况,或者送幼儿进园之后会长时间地驻足,观察幼儿的各种行为。针对这种幼儿家长,教师也应该理解他们期望子女成才的急切心理。教师应该配合家长,将各个阶段幼儿参与学校组织活动反馈给家长,针对个别家长十分关心的问题,需要全面细致地讲述,保持一种公平客观的态度,并注意安抚家长的急切心理。这样一来家长也能感受到,教师在各项工作开展阶段,对每一个孩子的表现都是全面关注的,家长与孩子一同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支持与鼓励。教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细心、耐心使家长对自己的工作全面理解,家长保持对教师的信任态度,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进步。

(三)避免用“告状”的形式反馈幼儿的错误问题

幼儿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期间,针对幼儿存在的错误问题,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期间,要讲求方式方法,避免出现过激反应影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一些调皮孩子的家长,在与幼儿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期间,本身就了解孩子在行为思想方面的问题,也会担心教师讨厌自己的孩子,或者孩子在教学活动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与教师进行约谈,这部分家长往往第一反应就是自己的孩子最近又出现了问题。教师在这种情形下要理解家长可能会存在的心理负担,语言技巧应用阶段既要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日常表现,还要让家长能够积极采纳意见,实现与幼儿园一起进行孩子教育指导的基本目标。

从绘画区域活动来看,我班级有一位小朋友在大家都认真完成绘画任务的时候,会拿出自己的水彩笔,在别人的作品上随意添加笔画,被添加笔画的女孩子觉得委屈,而被添加笔画的男孩子有几个,当堂就与这位小朋友扭打起来了。教师针对这位调皮小朋友的具体情况,首先在幼儿园里要做好教育管理工作,要求他遵守班级规定与他人和谐相处。而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期间,则需要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是否存在家长太忙或者太溺爱的现象。教师与幼儿家长交流之后了解到,在家里他就有随时破坏的习惯,且日常都是跟爷爷奶奶在一起,有问题一直都有人给自己“善后”,出现这种情况也是父母教育存在的疏漏。家长已经认识到幼儿存在的问题,此时教师也需要给出相应的意见,既要做好安抚家长工作,也要让他们留心孩子的日常表现。

后期家长回去之后,把自己的具体教育管理情况告知教师。家长答应日常与幼儿多多进行沟通交流也确实做到了,后期还是会有调皮捣蛋的行为,但也基本上都是在课下,男孩子本身就有些性格活泼的特点。但是在课堂上故意抹坏别人作品的情况没有再出现了,显然家庭教育起到了良好的监督教育效果。

(四)帮助家长改进学前教育思想

现阶段家庭中的子女相对较少,家长在对幼儿的教育指导阶段难免会出现思想意识问题。尤其是在满足幼儿生活、学习方面过于强调物质上的满足,也容易滋生一些性格上的问题,比方说在参与班级活动期间,男孩子总是没有责任意识,而女孩子总是觉得别人应该让着她。这种情形之下,教师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交流,首先要帮助他们认识到,幼儿终有一天会离开家长的庇护,需要自己在社会努力奋斗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可以先从日常的个人卫生、家庭卫生、奖励设置等途径,比如日常孩子要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使家庭环境温馨整洁,父母上班回来之后也会得到很好的放松。这种习惯养成之后,幼儿在园内不同的活动中,都能有意识地保持干净卫生,将用过的学具放回到原来的位置之上。显然家庭教育能够给幼儿带来积极影响,对于教师的日常管理指导也有着积极的影响。这样能够帮助家长转变思维,认识到学前教育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而不是让教师承担所有的责任。家长能够发挥自己的榜样影响作用,对幼儿来讲也是从小获得良好家庭成长条件的必要措施。

三、结语

在面对不同家长的时候,幼儿教师能够保持尊重态度,积极应对家长在学前教育方面的困惑问题,并采用合理的方式给出家长相应的改进意见。这样一来,家长能够了解到幼儿园的具体情况,也有机会反思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与幼儿教师一起探讨学前教育管理的有效措施方法,通过实践行动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玲.家长朋友,我该和你说些什么?——浅谈班主任工作中与家长沟通的技巧简[J].好家长,2015(43).

(责编 翁春梅)

猜你喜欢

语言技巧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话剧表演中如何运用语言技巧
探讨蒙汉翻译中的民族文化与语言技巧
析体育教学中语言技巧的使用原则
浅谈小学低学段体育教学中的语言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