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下渗透传统文化的探究

2020-10-19李建恩

家长·中 2020年4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李建恩

摘要:中国历经五千多年的岁月,所创造的传统历史文化博大精深。而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在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元素的渗透,不仅能够进一步丰富小学阶段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能帮助学生创设一个更为完善的精神世界。本文基于这样的背景,对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进行讨论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博大精深,经过时光的洗涤后焕发出新的生气与活力,其自身所存在的糟粕也被时间慢慢洗涤,而语文作为人类文化传承上的重要载体,担负着为人类的未来继往开来的作用。由于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加深,因此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融合,促进传统文化的迸一步渗透。

一、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让阅读融于学生生活之中

由于语文教学的特点,语文教学具有很强的熏陶作用,而根据语用理念的概念,教师要在阅读环境的帮助下对学生进行引导,将教学扩展到课堂之外。我国各种优秀著作琳琅满目,优秀读物也不计其数,教师可以在课下为学生推荐适宜该年龄阶段的读物,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和家长一起阅读,并与家长达成有效共识,帮助孩子进行阅读。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五年级《草船借箭》时,在上课前,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先对文章内容进行一遍粗略的阅读,从而通过学生第一遍的自我阅读,能够使文章中的大概内容在学生脑海中留下印象,为接下来教师教学的展开奠定一定程度上的基础。接着在教师开始教学时,教师首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播放有关“草船借箭”的影视化作品,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老师相信大家都有认真完成老师在课前布置的作业,对文章的大概内容已经有着一定的了解。那么在我们正式开始上课之前,老师想先给大家放一段视频。大家要注意仔细看哦,在视频播放完后,老师会有问题问大家。”从而通过这样的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为教师之后教学的展开埋下伏笔。接着教师再将文章的相关内容向学生进行讲解。在讲解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对《三国演义》这一中国名著进行阅读,并且教师要通过抽查提问的方式,增强学生阅读的认真程度,不会产生由于教师不设置要求,学生不进行认真阅读的状况。

二、从学生自身出发,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新媒体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新媒体设施在教学课堂上的使用频率日趋增高,这对于教师是一种机遇,同时也是一种挑战,教师在利用新媒体设施更好地教导学生之时,教师自身也要不断学习,掌握各式新媒体设施的使用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课件的设计,将沉闷的文字幻化为生动灵活的图像在学生的眼中留下痕迹,从而在心中留下印象。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五年级《梅花魂》时,教师首先可以利用幻灯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不同时节有关梅花的模樣。接着教师可以借用文章中所描述的墨梅图,先让学生自己进行想象。通过学生自己的想象,去对祖父的墨梅图有着一定的认知。同时通过学生自己的想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在学生思考完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在学生进行分享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时以激励性的动作和交汇的目光,对学生进行鼓励,促使学生能够更加自信。在学生分享完成后,教师可以将自己找到的墨梅图,和学生进行分享。在教师进行分享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梅花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向学生进行讲解,并在讲解过程中,不断运用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中所包含梅花精神的诗句或文章,向学生进行讲解,同时教师可以不断加强学生自己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进行分享所关于梅花的相关内容。继而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增强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进一步促进了教师自身教学质量的提升,推动教学效率提升。最后,教师还可以给学生留下课后作业,让学生去收集有关兰、竹、菊三种物品背后所蕴含的深意,进一步增强教学的深度。

三、教师加强教学质量提升,带动教学形式多样化

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教师教导的主要方法,语文教学主要是由读写构成。基于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多针对学生的读写能力进行培养,而根据语用理念的概念,要求教师在自身教学过程中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自身语言技巧,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在学生心中营造出具象化的环境,使学生能在教师的表达中产生更大的联想空间,从而充分发挥自我成长的空间。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六年级《金色的鱼钩》时,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自己对文章进行阅读,接着教师可以基于对学生的了解,从而进行小组划分,继而在小组划分好之后,让学生自己去划分文章中的角色,然后在角色划分完后,接着由学生自己去进行演绎,通过将文章中的对话,一句一句进行表达,除了能够增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外,还能进一步帮助学生感受当时背景下老班长这一人物形象的精神。最后在学生演绎完成后,教师可以接着借用老班长的精神,将中华民族中的伟大思想内核向学生进行讲解,并更多地以故事的形式进行讲解,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传统文化对学生成长的帮助。

四、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阶段学生自身的成长而言,在教师多种教学方式的融合下,通过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对于学生自身的学习而言,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塑造了正确的方向。而从教师自身的角度出发而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仅能够提升教师教学的质量,同时为教师 教学竞争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 上奠定了基础,推动教师教学在新课改下的健康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长东.浅析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融入[J]才智,2020(5).

[2]杨卫卫.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的渗透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20(2).

[3]火元文.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J]甘肃教育,2019(21).

(责编 翁春梅)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