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真回归

2020-10-19崔朋

家长·中 2020年4期
关键词:本真小学语文

崔朋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是一门兼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础性学科,能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和传承优良的中华文化。生态化课程关注到教材、教案、教师、学生和课堂氛围的相互作用,并以此调节课堂进度。为了保证语文教学的高效性,不少语文教师进行生态化课堂的改革,本文从“本真”的角度构建小学语文生态课程。

关键词:小学语文;本真;生态课程

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在课堂教学中,不少小学语文教师注重知识的单向灌輸,缺少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课堂上枯燥无味,并且打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评价机制是以学生的书面成绩为主,学生缺少表达的锻炼,并没有培养灵活的语文思维能力,学生不能全面发展。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应该及时进行改革,为了回归语文的本真,我通过探究生态课程的先进性,从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教学模式创新出发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生态课程。

一、渗透生态思想,回归本真课程

贯彻真实的小学语文生态课程,需要从生态思想进行理解。所谓的生态课程就是运用生态的方法、思想来考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课堂各个要素之间的和谐程度,构建的小学语文课堂是真实的、自主的、开放的、和谐的、美丽的。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对比,生态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上呈现了先进性。在教学目标上,传统教师注重传授学生程序性知识,单向传授学生知识、技能。生态课程主要表现在促进学生的素质全方位发展,不仅是教会学生知识,还体现在品质、美德、审美、情感等方面的素质教育。在教学方式上,传统教育主要是教师向学生单向地传授知识,课堂组织形式主要是讲授法,不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感。生态课程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注重教师是指导者,学生的探究者,教师掌控知识探索的进度,重视学生的自主发现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最后的教学效果中,传统教学模式培养下的学生参与感较低,效率较低下,而生态课堂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一位学生都有其独特的生命个体的风采。

因此,构建生态课程具有先进性,回归教学的本真,需要教师从生态学角度出发,探究师与生、生与生、生与文之间的关系,最终促进学生的语文思维的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推进新课程的改革,创造自然生机的课堂生态环境。

二、生态课程的教学氛围

(一)师生互动、创平等和谐氛围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在学生的心里就是权威的存在,学生不敢也不能反驳教师,不敢发表自己的建议和看法。这容易导致学生没有主见,课堂上也是被动式地与教师互动,这样的课堂氛围往往极其凝重,更有学生把教师当作“敌人”般的存在,教师一开始提问就害怕、恐惧,久而久之,学生对待课堂的互动越来越消极,也不会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为了改变这一传统的教学氛围,教师可采取鼓励和表扬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地发表看法。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堂的内容,也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理解和个性发展。比如在《窃读记》的教学中,文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子描述的,“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大些!再大些!”这个时候,我向学生提问,主人公的这段描写,体现了什么呢?你有什么看法。这个时候有同学回答:“老师,我认为这应该是作者希望下更大的雨,这样子就会有更多充实的理由继续读书。”我肯定了这位同学的看法,有不少学生也表达类似的看法。这个时候,有一位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质疑:“我觉得这样子会显得有点做作,为什么需要装作看雨呢?”很明显,这位学生的看法和前几位的学生有一些出入,班级一片寂静。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问题是开放性的,学生回答具有主观性,我及时回应了这位学生:“看来我们这位同学思考得很仔细,她认为作者当时的行为稍微显得虚伪,那我们再思考一下作者这个动作的目的是什么呢?”这样既有效地引导了学生思考行为背后的动机,也肯定了学生积极发言和认真思考问题的行为。这体现了教师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对学生的循循善诱,也体现了生态课程应该还原真实的儿童思想的教学氛围,把学生当作是一名探索知识的“科学家”。

民主平等是确保生态课程能够实现的教学气氛,提供和谐、稳定的教学氛围,学生才敢于发表,敢于辩证地看待问题,敢于发表真实的想法,挑战权威,发展创新思维。教师转变教学态度,当前素质教育理念以自学为主,教学为辅。教师改变已有对学生的指导思想,真正做到尊重学生和关心学生,让学生自主发现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生生交流、促个性化发展

多元智力理论表明,每个人都至少有一个长处,由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发挥潜力,做学生擅长的事情,用优势因素去抵抗劣势因素,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体会到成功,学生能更加热爱语文课堂。不同语文基础的学生,其要求不尽相同:对于优等生,强调其自主学习,并进行相应的拓展;对于中等生,要求其能基本掌握课堂上的知识;对于学困生,要求其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领会基本的知识。

三、生态课程的教学模式

任何的文学作品都离不开生活的体验,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更少不了常见的生活场景。带领生态教学模式更强调体验式教学,带领学生真正地去感悟课本里面的知识,这样学生就不必局限于课堂的学习。 小学生很难理解一些抽象的课文知识,加入生活化的行为到课堂中,把知识、概念和生活融会贯通,课堂上到处都是学生熟悉的场景,这样利于小学生的接受。比如在《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中,可以选择开展现场教学,组织学生的家长一起参与课堂的教学,在周末的时候,选择附近的公园池塘进行实地观察。小学生的好奇强,也会很想了解小蝌蚪的样子,这样学生在放松游玩的过程中也能体会到课堂的知识。这样的实地教学能有效弥补生活和课文的断层,把课堂上的苦涩难懂的语言换成生活化言语,也增加了课堂的生动性和真实性。

语文生态教学模式中回归真实是时代的趋势,教师在努力创新教学模式的同时也应该扎实地进行语文践行,从字词出发铸就学生语文素养的高楼。通过学生回归到语文基础的教学,感受语文学科的魅力,促进学生对语文的热情,这样的生态教学模式才是真正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卢耀成.如何构建小学语文生态课堂[J]名师在线,2019(26).

[2]崔萍.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学周刊,2018(18).

(责编 张欣)

猜你喜欢

本真小学语文
本真
粽子
让本真成为一束光
直观严谨相辉映,运动变化显本真
固守本真方可流芳百世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