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工带货 解除“甜蜜负担”

2020-10-19

中国火炬 2020年9期
关键词:番薯黄沙农家

丰顺县关工委 江智强

“农家番薯甜糯诱人,可拼单可包邮。”

“黄沙坑村纯正农家风味番薯,精准扶贫优质农产品送货上门。”

……

日前,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留隍镇的镇村干部、村关工委五老骨干和热心村民纷纷在微信朋友圈为黄沙坑村农家番薯“带货”宣传。一时间,受疫情影响滞销的农家番薯由“甜蜜负担”变成了当地的“网红”畅销农产品。

黄沙坑村是省定贫困村,近年来,在广州市花都区人社局的对口帮扶下,因地制宜发展消费扶贫,构建长效脱贫机制。村关工委在村“两委”的支持下,努力发挥五老的作用,为村民发展经济助力。2019年,村里的53 户贫困户112 人已全部实现脱贫。

“黄沙坑村属于偏远山村,山地面积有近1.7万亩,耕地面积不到1000 亩。但当地富硒土壤和纯净山泉水为橄榄、番薯、花生提供了独特的生长环境,绿色优质农产品走俏珠三角市场。”广州市花都区人社局驻黄沙坑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谢加明介绍说。在村民们的支持下,村里盘活撂荒农田,番薯、花生等经济作物轮作,将闲置资源变为村民增收资产。

今年黄沙坑村农家番薯如期迎来丰收,却让谢加明和村民们愁上心头。“今年番薯大丰收,整个仓库都不够放,门外还堆放了一些,但受疫情影响,剩下2.5 万多斤都销不出去。”建档立卡贫困户郑万龙叹息着说。“大部分物流停运,有订单也送不出,丰收了却也成了烦恼,甘甜的番薯成了‘甜蜜的负担’。”谢加明说。

黄沙坑村村民正在为网上订单打包番薯(图/胡金辉)

得知黄沙坑村扶贫番薯滞销,留隍镇的镇村干部、村民以及镇村关工委五老,自发通过微信朋友圈、社交群帮忙宣传销售。“黄沙坑村番薯口感、品相和口碑都不错,我一发朋友圈,就有不少订单上门,很多还是回头客,周边的兄弟村也帮忙联系物流,借助电商平台进行销售,扶贫农产品触网走出深闺。”留隍镇扶贫办主任周爱瑜介绍说。他们采用镇内拼单、分时段定点自提的方式,线上下单、线下送货,帮助黄沙坑村缓解番薯滞销问题。

最近一段时间,黄沙坑村可谓是欢声笑语,热闹非凡。一个个带着泥土芳香的农家番薯正被装箱打包。“感谢镇村干部的出谋划策,感谢关工委五老和乡亲们的相助,滞销的番薯就剩这最后一批货了,我们要赶紧打包了给顾客送去。”郑万龙高兴地说。“番薯销售一空,我心里的大石头也落地了。”谢加明说。随着最后一批订单出货,困扰黄沙坑村扶贫工作队和村民的“甜蜜负担”将变成顾客舌尖上的美味。

番薯丰收过后,在扶贫工作队的带动下,郑万龙和其他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一起对番薯地进行平整,在当地关工委老专家的指导下播下花生种子,也播下丰收的希望。

猜你喜欢

番薯黄沙农家
母亲的凉拌番薯叶
万里黄沙处,一座正在消失的古城
西江月·农家早春
农家旅社半夜惊魂
农家杏树
“战黄沙” 郭成旺一家四代与4.5万亩沙漠绿洲
黄沙覆身(节选)
眠床底下的番薯(节选)
赶不走的“小耐克”
烤番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