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信息技术在医疗设备维护维修中的应用

2020-10-16蓬莱市人民医院设备科山东烟台2656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12期
关键词:本院工程师科室

蓬莱市人民医院设备科 (山东 烟台 2656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究分析在医疗设备维护维修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近两年临床应用的200台医疗设备,2018年9月~2019年9月本院设备管理科实施信息技术管理,以此作为观察组,2017年9月~2018年8月本院设备管理科实施常规管理,将其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医疗设备维护维修情况。结果:不同管理干预后,观察组设备故障发生率、设备出现故障后等待工程师到院维修的率以及设备出现故障到修复至正常工作平均耗时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疗设备维护维修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可有效降低医疗设备维修率,保障了医疗设备稳定、安全的运行。

在医院的基础运行中,医疗设备是必备物品,设备的正常运行是保障医院进行各项临床诊断顺利开展的首要前提,对医院名声的发扬、维护有重要价值。随着人们对医疗技术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医疗设备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故如何对医疗设备进行管理是维持医院运转的基本问题[1,2]。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有服务项目众多、丰富的信息资源以及节约所需资费等优势,现为探究将其应用于医疗设备的维护维修管理中是否能够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特将其应用于该科室的工作管理中后进行临床平行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近两年临床应用的200台医疗设备,2018年9月~2019年9月本院设备管理科实施信息技术管理,以此作为观察组,2017年9月~2018年8月本院设备管理科实施常规管理,将其作为对照组。两组管理设备在研究期间无更新,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即对医疗设备进行正常的维护、检修,定期由厂家过来质检,运行期间出现问题先由科室内技术人员进行初步解决,如仍未修好,可电话通知工程师,将问题向工程师描述后,由工程师进行初步的筛查,并指导科室人员进行操作,如仍未解决,则等待工程师到院进行维修,并将维修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观察组进行信息化管理,(1)远程诊断:以信息应用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当医疗设备出现故障后,先联系医疗设备生产供应厂家或相关专家远程对出现故障的医疗设备进行诊断,给予科室内员工进行维修工作的指导[3]。通过互联网技术,医疗器械的生产供应厂家可及时与医疗机构进行联系,先对出现故障的医疗设备通过远程操控实施故障的排查、维修,尽可能缩短解除故障的时间,并节约了设备维修所消耗的资金成本以及时间成本;(2)对出现故障的医疗设备维修记录信息化管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一个完善、科学的维修管理系统、设备常规管理系统,可对设备的基础信息、维修信息以及常见问题等进行详细记录,在设备出现故障后,可更便捷的查询相关信息资料,缩短了检索信息耗时。且管理系统可将院内各个科室之间建立网络连接,对分布于各个科室内的设备进行实时、统一的管控。正常情况下,信息化维修系统也可对各个科室的医疗设备进行实时、定期的管理与监测,以便于在设备发生故障时,系统可及时反应出设备故障,并迅速排查设备故障的发生位置,根据故障位置进行相应的故障发生原因分析,做出及时有效的诊断,并给予初步的维修处理,尽可能缩短故障时间,并降低了人工判断所带来的误差,提高了医疗设备的维修效率以及维修质量。

1.3 观察指标

记录研究期间设备故障发生率、设备出现故障后等待工程师到院维修的次数以及设备出现故障到修复至正常工作平均耗时。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研究内所涉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时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算,采用χ2检验进行样本率的比较,用“±s”表示正态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不同管理干预后,观察组设备故障发生率、设备出现故障后等待工程师到院维修的次数以及设备出现故障到修复至正常工作平均耗时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医疗设备是由机械部件以及电路构成的,多处于长期运行状态,且使用设备的人员不同,使用频率过大或人为操作不当因素等原因会导致使用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4]。不同种类的故障对设备的影响程度不同。如人为操作不当引发的设备故障,会导致设备的性能受损;如设备部件磨损或老化引发的故障,会导致设备部件损坏;如因电路故障引发的设备故障,会导致短路发生;如因设备软件引发的设备故障,会导致设备运行的灵敏度受损,故需对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以便于在日常对设备做好维护管理,在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及时对故障进行排查、检修[5]。

本研究表明,不同管理干预后,观察组设备故障发生率、设备出现故障后等待工程师到院维修的次数以及设备出现故障到修复至正常工作平均耗时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随着医疗设备种类以及数量的增加,传统的人工管理、记录模式已无法满足其需求,人工记录、分类以及查找均会消耗较大的时间资源以及人力资源。在医疗设备维护维修的过程中合理利用信息化管理,将预报决策、识别状态、提取特征、信号监测这几项信息化诊断技术充分利用,先分析设备的运行特征,再对医疗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将以往发生的故障相关资料详细记录,并进行比较,判断设备的运行特征[6]。再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使检索时间缩短,利用远程技术缩短维修时间,以保障院内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在医疗设备维护维修中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效果显著。

表1.对比两组设备维修情况

猜你喜欢

本院工程师科室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青年工程师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爱紧张的猫大夫
新医改形势下的科室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