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治疗肝炎肝硬化的观察与分析

2020-10-16文玲刘颖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12期
关键词:治疗仪肝炎肝病

文玲 刘颖

1 天津市第一医院内三科 (天津 300000)

2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83医院和平分院麻醉科 (天津 3000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治疗肝炎肝硬化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排列序号,以随机采样的方式,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异甘草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治疗,治疗一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体征表现、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指标水平下降情况、体征表现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治疗方法,采用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辅助治疗肝炎肝硬化的效果更为明显,该设备能够改善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脏功能、缓解病情,值得广大医疗工作者进一步分析以及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丁型病毒性肝炎发展为肝炎肝硬化的几率较大,医学界对肝炎肝硬化的研究数量相对较多,普遍认为肝炎肝硬化主要是由肝炎组织病变、结缔组织增生、肝细胞结节再生、肝细胞坏死所引起,肝脏在多种病变因素的影响下变形。肝炎肝硬化早期无明显表现,但随着病情发展,会逐步出现肝功能损害等,身体各部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若得不到有效控制,还会出现严重的继发性感染、脾脏功能异常、腹水、癌变等,危及生命,后果严重。肝炎肝硬化目前尚缺少一个公认的治疗“金标准”,常规治疗方法虽有一定效果,但总体来说效果不尽人意,本研究主要分析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治疗肝炎肝硬化的效果,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排列序号,以随机采样的方式,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19~61岁,平均(37.6±5.9)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5例,年龄17~63岁,平均(38.1±6.5)岁。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使用统计学软件对比处理,结果显示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

1.2 纳入标准

(1)患者症状、治疗检查结果符合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会议修订的肝炎后肝硬化诊断标准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有关肝炎肝硬化的诊断标准:肝炎肝硬化是慢性肝炎发展的结果,病理学表现为弥漫性肝纤维化、结节形成,患者血清白蛋白≥35g/L,胆红素<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大于60%,血清AST升高、血清ALT升高等;(2)患者无精神障碍、心理障碍,表达能力正常;(3)患者无其他原发性严重肾脏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脏疾病、血液疾病等[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体征表现对比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生产企业: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0667,口服400mg/次,3次/d)、异甘草酸镁治疗[生产企业: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1942,一日一次,一次0.1g(2支),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稀释后静脉滴注]。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辅助治疗,设备操作步骤为:(1)将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放置在病床旁,引导患者以平卧姿势接受治疗,患者双手需要放置在身体两侧,以让治疗区(肝区)充分暴露出来;(2)合理调整治疗照射的距离和角度,治疗仪正对肝区,距离一般控制在20cm左右,同时夹持脉搏传感器;(3)打开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设备开关调整至“I”位,待显示屏正常启动后,设备调整全功率、全调制工作模式,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以及医嘱调整治疗时间;(4)操作启动按钮、停止按钮,根据患者脉搏信号变化调整照射光,最终以“暗→亮→暗”为标准。另外,在操作过程中避免患者眼睛受照射光直射,若患者皮肤发生异常变化,应停止治疗并及时处理,在治疗完成后立即关闭系统、关闭电源[2]。

1.4 评价标准

体征表现评价主要为腹胀、胁痛、纳差、乏力,由责任护士在治疗后以询问沟通的方式了解患者主观感受。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检查让患者于空腹状态下进行采血,分离血清后进行检查。

表2.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变化

1.5 统计学分析

根据本次研究评价数据类型,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对治疗后统计数据进行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显示,数据采用t值检验,比率数据采用[n(%)]显示,采用χ2值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价值。

2.结果

2.1 体征表现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体征表现均有所改善,观察组腹胀、胁痛、纳差、乏力例数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见表1。

2.2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均有明显变化,但观察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比对照组更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见表2。

3.讨论

肝炎肝硬化是肝病临床治疗的重点也是难点,近几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抗纤维化”治疗方面,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治疗主要采用红外线近照射的方法,通过热作用、非热作用,达到促进血液循环,激活患者局部红细胞的效果,同时增强患者肝区细胞携氧能力,以改善营养物质、肝脏氧的供应,促进肝脏的有效新陈代谢[3-5]。在红外线作用于肝区后,可促进磷酸和二磷酸腺苷合成三磷酸腺苷,同时三磷酸腺苷逐步释放出化学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以及组织再生。既往研究证明,三磷酸腺苷的合成能够起到镇痛、消炎、组织修复、抗纤维化的作用,对于肝炎肝硬化的治疗有着显著促进作用[6]。

在本次研究中,应用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辅助治疗的观察组,治疗后指标水平下降情况、体征表现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证明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治疗肝炎肝硬化效果良好。

猜你喜欢

治疗仪肝炎肝病
《世界肝炎日》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任何类型的咖啡都或能降低慢性肝病风险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GW7647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作用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胆汁酸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