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量注射泵控制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临床分析

2020-10-16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医院麻醉科天津30027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12期
关键词:无痛分娩微量硬膜外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医院麻醉科 (天津 300270)

内容提要: 目的:探究微量注射泵应用于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中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19年8月于本院妇产科行无痛分娩的产妇3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组和干预组,各19例,分别行传统人工注射和微量注射泵连续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观察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及分娩方式。结果:干预组产妇的镇痛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组产妇(P<0.05),第一产程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P<0.05),两组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及分娩方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注射泵应用于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中,可提高镇痛效果。

分娩过程中的疼痛主要是由子宫收缩和宫颈扩张引起的,会使产妇产生恐惧的心理,失去了阴道分娩的信心,导致剖宫产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因此,最大程度改善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是临床医护人员研究的重点,以确保产妇的顺利分娩[1]。1979年Revil首届全欧产科麻醉会议及1992年美国妇产学院分娩镇痛委员会指出硬膜外阻滞镇痛是当前无痛分娩中的最佳方式,且持续硬膜外阻滞镇痛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2]。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有学者提出了可将微量注射泵应用于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中,为此,笔者选取38例产妇进行了如下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9年1月~2019年8月于本院妇产科行无痛分娩的产妇38例为研究对象,孕周为37~40+3周,均为单胎妊娠、自主要求行无痛分娩,行硬膜外阻滞镇痛,并将头盆不称、妊娠合并症、早产、过期产及不适合进行硬膜外阻滞镇痛者排除。

按照随机表将产妇分为传统组和干预组,各19例。传统组产妇的年龄为23~31岁,平均(27.54±2.87)岁;孕周为37~40周,平均(38.39±1.36)周;初产妇和经产妇分别为6例和13例。干预组产妇的年龄为23~32岁,平均(27.61±2.96)岁;孕周为37+4~40+3周,平均(38.43±1.47)周;初产妇和经产妇分别为8例和11例。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性研究。

1.2 麻醉方法

两组产妇均给予吸氧、监测生命体征等常规干预。

常规组:产妇实施传统人工注射连续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即产妇宫口开至2~3cm时,于其L3~4椎间隙进行穿刺,朝头端置入和固定2cm的硬膜外导管,于产妇子宫收缩间歇将3mL的0.1%注射用盐酸罗哌卡因(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0137,规格:10mL:100mg)+2μg/mL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2022076,规格:2mL:0.1mg)的混合液注入导管,若产妇未见异常,可于30min后再将5~6mL的混合液注入导管,之后每隔1~1.5h将5~6mL的混合液注入导管,在产妇进入第二产程后停止进行硬膜外阻滞镇痛。

表1.两组产妇镇痛效果的比较[n(%)]

干预组:产妇实施微量注射泵控制硬膜外镇痛分娩,即产妇宫口开至2~3cm时,于其L3~4椎间隙进行穿刺,朝头端置入和固定2cm的硬膜外导管,之后连接导管和微量注射泵,以5mL的1%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昆明积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3020509,规格:20mL:0.4g)为试验剂量,之后每小时用4~12mL的0.1%注射用盐酸罗哌卡因+2μg/mL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的混合液对产妇进行维持镇痛,同时应用脉氧监护仪对产妇的血压、脉搏和氧分压进行监测,并每隔1h检测一次麻醉平面,在产妇进入第二产程后停止进行硬膜外阻滞镇痛。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及分娩方式(阴道分娩、剖宫产和借助器械助产)。应用WHO疼痛分级标准[3]对产妇的镇痛效果进行评估:产妇无疼痛或稍有不适为0级,产妇腰腹部有轻微胀痛为1级,产妇腰腹部疼痛明显但尚可忍受为2级,产妇腰腹部疼痛剧烈、不能忍受、多会喊叫或哭叫为3级,产妇镇痛后出现0级和1级疼痛为有效,出现2级和3级疼痛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的镇痛效果和分娩方式为计数资料,以[n(%)]表示,产程为计量资料,以±s表示,应用SPSS22.0软件分别对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并将P<0.05作为判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结果

2.1 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

干预组产妇的镇痛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组产妇(P<0.05),详见表1。

表2.两组产妇产程及分娩方式的比较

2.2 两组产妇的产程及分娩方式

干预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P<0.05),两组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及分娩方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持续硬膜外阻滞可阶段性阻滞神经,用于无痛分娩中,不仅可阻滞子宫下段和宫颈的运动神经,还可以阻滞骨盆底和阴道的运动神经,有助于降低产妇盆底的阻力、促进宫口扩张。同时持续硬膜外阻滞不会阻滞T10以上的子宫运动神经,确保了产妇的正常宫缩,避免了分娩过程中及术后的出血[4]。

但传统人工注药的速度较难控制,会影响镇痛效果,而微量注射泵用于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中,具有药物注射速度恒定、剂量精确、操作简便的特点,最大程度降低了对镇痛效果的影响。本次研究中,干预组产妇实施微量注射泵控制硬膜外镇痛分娩后,镇痛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组产妇(P<0.05),第一产程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P<0.05),说明微量注射泵控制硬膜外镇痛分娩的效果更佳,且两组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及分娩方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微量注射泵应用于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中,可提高镇痛效果。

猜你喜欢

无痛分娩微量硬膜外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研究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产素引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微量Fe元素对氧化钨粉还原过程的影响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高原地区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观察无痛分娩产妇使用全程优质护理的效果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无痛分娩真的不疼吗?
改良硬膜外导管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微量行程变大行程的模具调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