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俄产“费特”5系列相机的发展历程

2020-10-15田金良

照相机 2020年4期
关键词:测光型号机型

田金良

在前苏联相机中,中3且(英文名称:FED,音译中文名称“费特”)品牌可谓大名鼎鼎,起源于前苏联1 927年1 2月29日的“捷尔任斯基”劳动公社,捷尔任斯基[φe Л И K c 3ДM y HДo B H ИД3 e pЖИ И c K ИЙ]是苏联早期的著名领导人,为了纪念他,前苏联以他的名字命名了“捷尔任斯基”劳动公社,这个劳动公社就是费特相机工厂的前身。中3且是一个组合词,是捷尔任斯基先生名字的首写字母的拼合而成的。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费特相机工厂从仿制德国徠卡Ⅱ(leica)系列旁轴相机起步,仿制成功了费特一1型相机。而后这个系列一直发展壮大,并形成了系列化的产品,是世界上第一款大规模仿制徕卡机型,也是前苏联的代表机型之一。今天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收藏心得,谈一谈费特5系列相机的发展历程。

一、费特-5系列相机的诞生

从型号的编号费特5就可以知道,这个系列已经经历了多种型号。到费特5系列诞生时,费特3型(图1)和费特4型(图2)仍然在生产中,多个型号的并行生产,并不断进行细节改进也是前苏联时期相机生产的一个特点。我们不妨来看看新诞生的费特-5这个系列跟前面两个型号的一些异同点。

费特3型相机是从1961年开始生产的一直生产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而费特4型相机从1 964年开始生产,也是生产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费特4型与3型比最大的改进就是增加了机身的测光功能,采用指针式硒光电池测光表。在费特4型的生产末期,1974年,工厂曾经设计了一个名为费特4K型名称的机型。这个名称中K的意思,是指相机的顶部插座增加了闪光热靴的功能。但这个型号只停留在了样机阶段,并未真正的推向市场,而这个型号就是未来出现的费特5型相机(图3)的原始设计机型。

新诞生的费特5系列总共有三个型号:费特5(图4),费特-5B(图5),费特-5C(图6、图7),最早生产的型号是费特-5B型,在1975年开始量产。从这个型号与前面型号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相机的过片改为了把手样式,这种设计趋势得到了保留,并影响了费特-3和费特-4型相机后续型号的改进,他们在后期生产中都改为了把手过片。相机增加了顶部的热靴插座。但是机身的基本尺寸等没有改变,快门仍然是布帘幕,快门速度也仍然是B、1~1/500s的设置。机身两侧去掉了背带环,整体的设计造型上更加的方正,设计上有一些徕卡M系列的影子,第一个型号5B并没有测光功能,这个问题在后续的费特5和费特-5C上得到了增加。这两个型号在1977年推出,费特5型增加了测光功能。采用指针式硒光电池测光表。而费特-5C型,还在这个基础上,在相机顶部的倒片轮的外圈增加了曝光计算盘,在取景框里面增加了亮框显示。但快门系统等并无改变,仍然是最高速度1/500s的布帘快门。相机接口沿用了徕卡L39螺纹接口,而配套镜头是INDUSTAR-61 55mm F2.8系列镜头。该镜头为4片3组的天塞结构,中心成像锐利,中心分辨率能达到每毫米44线,边缘也能达到30线左右。除了标准镜头,其他焦距段可以使用前苏联KMZ光学TU生产L39口镜头群。

相机的生产初期名称采用方块字体的俄文名称,后期改为带中线的圆润字体的名称版本。费特5系列相机未见到外销改名版本,或者英文名称版本,由此可见这个机型并未批量外销。后期有部分机型机身采用了全黑色(图8),这种全黑色的版本相对产量较少,而且只有费特5B和FED-5C有黑色版本。有一定收藏价值。

二,谈费特-5系列相机的纪念版本

因为费特5系列相机的生产周期横跨了上世纪的七十到九十年代,在这个期间发生了很多重要的事件,为了纪念这些事件,工厂通常会在相机上加入一些标志,这样就诞生了一些纪念版本的相机,这些相机根据数量的稀有程度产生不同的收藏价值。这里面最常见的一个纪念版本就是为纪念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而推出的版本(图9),这个纪念版本在相机上印上了莫斯科奥运会标志和奥运五环。这个版本在1979~1980年左右生产的相机上被普遍采用,因此数量还是比较大的,市场上较常见。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不太常见的纪念版本,如果纪念基辅建城1 500周年而推出,在相机顶部加上了基辅1500周年字样的纪念版本(图10)。除了这两个纪念版本外,近几年在市场上还见到了一些印有其他标志的纪念版本(图11、图12),图案印刷在相机前左侧。也有的见于相机顶部(图13),这些纪念版本多发生在90年代,属于前苏联解体后工厂划归乌克兰后的产物,因为苏联解体后工厂迅速没落,这些纪念版本是否是工厂发布,还是某些经销商的行为暂时还未有定论。收藏爱好者可以做为一个趣味收藏品种收集。

三、费特-5相机的后续命运

从功能和外形等我们不难发现,这个费特5系列相机的诞生并未带来太多惊喜之处。但其实费特相机工厂并非是没有做过努力的,1969年工厂曾经设计过一款名为费特一7型号的相机(图14),其采用全金属机身,卷片把手过片,带测光,配套镜头为KMZ光学工厂仿蔡司sonnar结构的Jupiter-3 50mmF1.5镜头!从机身的设计和用料看,是希望提高相机档次的设计,但是很遗憾这款机型并未推向市场。

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那个时期生产指导思想的转变!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前苏联处于经济的最好时期,在大国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为了跟西方世界攀比,在设计和制造上等都追求高指标高档次。在这个时期也诞生了一些精品相机,但随着苏联经济的迅速没落,到七十年代时已经严重走下坡路了。其生产导向开始更多的追求工业生产上的高产量,而不是追高求品质和技术提升,相机工厂为了完成这个目标,不得不简化程序和设计,降低技术含量和成本,设计上也不求上进。另外,随时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新的机型也是不断涌现,尤其是单反相机的崛起,旁轴相机已经逐渐失去了对摄影者的吸引力。在这系列相机推出的时代,正是机械相机向电子化转型的重要时期,即使是传统的世界相机强国德国,也在这个转型期败给了日本相机。

其实费特相机工厂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他们觉醒的太晚了,直到九十年代初,才设计出了采用电子快门和TTL测光功能的费特-6 TTL型相机(图15)。测光是仿制了徕卡CL机型的测光设计方式(图16)。虽然想法是好的,但是真的是太迟了。而且技术上也没有领先的地方,再加上前苏联的解体的影响,这款相机最终也没能量产,只生产了少量样机。因为数量稀少,这些机型成为了收藏市场的宠儿,市场价高达几千美金。

伴随着前苏联的解体,地处乌克兰哈尔科夫市的费特相机工厂就划归乌克兰了,工厂也就迅速的没落了。费特系列仿徕卡旁轴相机也正式结束了它的历程。

费特-5这个系列也就成为了最后的量产机型,其总产量超过了65万台。因为产量大,而且品相和素质一般,这个型号在市场上比较常见,普通机型价格也仅仅两三百元而已。但这还是一台比较可靠的旁轴相机,低廉的价格深受初学者和入门爱好者的喜欢,而且兼容徕卡系列的L39口镜头,可以花最少的钱,来体验徕卡旁轴相机的使用乐趣,并且镜头成像素质优秀,是一台性价比极高的前苏联旁轴相机。

猜你喜欢

测光型号机型
俄罗斯MC-21-300客机获得型号合格证
酷睿i3轻便本价格普遍很低
轻薄本,高端机型依然首选XPS 13系列
MagicBook锐龙版和MateBook 13 i3款的“促销价”会经常出现
技术橱窗 科技一点不枯燥
型号政工师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本月话题机内测光系统
笔记本型号解码之联想篇
数码相机的测光及其运用
升压式DC-DC变换器LM2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