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金融理论发展浅析

2020-10-14张小梅

青年生活 2020年19期
关键词:发展

张小梅

摘要:区域金融是一个国家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态,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国经济发展的一种客观现象。由于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和技术条件的地域差异,经济地域运动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和区域性特点。

关键词:区域金融理论;发展;金融结构

区域金融是外延上具有不同形态、不同层次和金融活动相对集中的若干金融区域,区域之间的金融结构差异、差异互补和相互关联构成区域金融体系。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很大程度上借助于金融的区域化运行才能实现,二者之间密不可分,但从外延上,区域金融和区域经济并不完全重合,区域金融有着不同于区域经济的独立构成因素,而区域金融之间的差异和联系构成了区域金融分析的核心问题。

区域金融的基本构成要素为四个差异,即空间上的差异、金融结构与发展水平差异、吸纳与辐射功能差异、环境差异。麦金农的“金融抑制理论”认为政府对金融体系政策上的各种限制,导致了利率和汇率发生扭曲,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资金供求关系和外汇供求。所以需要将政府的金融政策导向纳入E-C-F互动模型中区域金融子系统框架中,以研究地方政府相关金融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

金融发展是第一层次的内容,因为从外层的宏观角度来看,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关系,即研究金融体系(包括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如何建立有效的金融体系和金融政策组合以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增长及如何合理利用金融资源以实现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并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金融发展理论的核心就是研究金融的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是衡量地区金融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认为金融相关比率是由一国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决定的,金融发展水平决定于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罗纳德·麦金农和E.S.肖的“金融抑制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认为金融制度和经济发展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也认为金融发展水平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并且政府的相关政策也是影响一国或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第二代麦金农和肖学派的代表人物Boot和Thakor(1997)从经济的生产方面考察,认为组成金融市场的当事人把钱存入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再把所吸收的存款贷放出去,从而为生产者提供资金,在金融机构中,当事人进行合作并协调其针对生产者的行动。格林·伍德和史密斯(1997)在模型中指出,金融市场的固定运行成本或参与成本导致了金融市场的内生形成,即在金融市场的形成上存在着门槛效应(threshold effect),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由于其收入和财富达到了“门槛”的临界值,才会有动机去利用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市场。有能力支付参与成本的人数才较多,交易次数才较多,金融市场才得以形成。内层:自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以《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奠定了金融发展理论的基础以来,金融理论便致力于找出决定一国金融结构、金融工具存量和金融交易流量的主要经济因素,金融发展就被看做是金融结构的变化,由此可以引入金融发展的第二个层次,即从内层的微观角度,金融系统包含了金融结构和金融协调两个方面的内容。金融结构,即金融的组成结构是指构成金融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布、存在、相对规模、相互关系与配合的状态。

人们一般从金融体系结构、金融工具结构和利率结构三个方面来概括金融结构。金融体系结构指各种金融机构的设置比例和金融机构内部的组织状况。金融工具结构指在金融市场上各种金融工具,如现金、支票、汇票、股票、债券等所使用的范围和在金融交易量中所占的比重。利率结构指金融商品价格的构成状况,它反映的是各种金融工具的质量、收益和期限的组合。一国金融结构的形成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主要是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程度。金融是货币资金的借贷和融通,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的。金融业务也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对金融提出新的要求,促使金融结构从简单向复杂发展。但是,金融结构并不是完全被动地决定于经济,它对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形成也有强大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决定作用。一定的金融结构是商品经济顺畅运行的条件和促进因素,合理的金融结构可以调节社会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向合理化方向发展。金融协调中又包括金融的地域发展协调与政府的干预协调两部分,即金融资源的地域分布特点和政府金融政策。

金融与经济之间的关联性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区域性层面研究二者之间的互动机制,并考虑到区域经济内部的协调发展因素,以系统化的视角给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区域金融的E-C-F互动框架,框架包括区域经济子系统、区域金融子系统、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联三个部分。考虑到内部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子系统可以从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地区间协调水平、产业间协调水平和经济系统各要素的关系四个角度进行分析;基于现有相关理论分析,区域金融子系统分为内外两个层次,即外层的金融发展和内层的金融结构与金融协调;基于此,二者之间的互动关联也分为两个层次,即外层的模式互动,内层的结构依赖和协调机制。该框架的构建为研究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之间的互动关联提供了清晰合理的模型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军洲.中国区域金融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2]胥嘉国.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距以及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28(6).

[3]王景武.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5,(10).

[4]马正兵.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区域效应,时变趋势及发展对策[J].金融与经济,2007,(11).

猜你喜欢

发展
印刷术的发展
习近平的可持续发展之“策”
京津冀协同发展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领导的嘱咐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