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下医院传染性污水系统改建工程实践

2020-10-14杨小龙罗彪杨雪

昆明医科大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

杨小龙 罗彪 杨雪

【摘要】疫情发生以来,本院根据相关工作部署增加改造了隔离病区,考虑其排放污水可能具有传染性,配套改建了传染性污水系统。病房污水独立排放,并在在医院原有污水站基础上增设预处理工艺,对传染性污水进行强化消毒,有效防止病毒由污水排放造成二次传播。文章从污水排放与收集、预处理工艺和参数方面对本次污水改建工程进行论述,以期为待建或在建医疗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建设思路与参考。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污水;预消毒

【中图分类号】R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3-270-03

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厂位列20世纪最伟大的十项创举,其诞生之初是为了应对欧美新兴工业城市传染病大面积爆发引起的恐慌问题,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污水处理仍然被叫做卫生工程[1]。非典和新冠肺炎两场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使人们再次关注到污水处理这一卫生工程的初始功能。2003年非典发生以来,我国针对传染病突发事件污水传播发生途径进行系统治理,基本建成医院污水排放国家标准、技术规范和指南体系;分门别类的医院污水处理设施;带有消毒单元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三大软硬件设施,形成三级防护体系。新型冠状病毒虽然是呼吸道病毒,仍存在随患者排泄物进入下水道的现象,并且能够在污水中保持一定时间的感染能力[2]。因此污水处理行业必须采取应对措施,阻断新冠病毒通过污水传播[3]。源头控制是阻断措施的重点,应强化定点医疗机构、新建投用的医院、临时集中隔离点等传染源场所的污水消毒处理,把病原体杀灭在源头[4]。

1 项目概况

本院是成都市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定点收治医院,但我院未设置专的隔离病房。根据医院关于新冠肺炎疫情控制的工作部署,我院将原高低压配电房改造为负压隔离病房,总建筑面积913.84 m2,总床位数18张。考虑到隔离病房排放污水可能具有传染性,应按照传染病污水进行处理,强化杀菌消毒,确保最终出水粪大肠菌数等各项指标达到《医疗机构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在原有污水处理系统基础上(图1),增设预处理工艺,对隔离病区污废水进行预处理与消毒,保证后续污水处理的安全与达标排放。预处理设备采用碳钢防腐水池,就近埋于隔离病房东南侧绿化带中。

2 改建依据及原则

本次污水系统改建主要执行规范为《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29-2013)、《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环发[2003]197号和《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的医疗污水应急处理技术方案》(试行)等。

2.1 新冠病毒传播特点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是一种呼吸道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高浓度气溶胶传播,存在粪口传播的可能性。2019-nCoV是一种具有包膜结构的RNA病毒,包膜破坏后其暴露的遗传物质RNA很容易被降解,病毒则失去活性[5]。有机溶剂和消毒剂能够破坏2019-nCoV包膜,故常用的75%酒精和含氯消毒剂均可灭活病毒。

2.2 传染性医疗污水特点

传染性医疗污水相对于普通医疗污水病源微生物更为集中,某些病源微生物、寄生虫卵和病毒甚至在环境中具有一定抗性,可在污水中存活较长时间,传染性更强[6]。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研究人员先后从新冠肺炎患者的粪便和尿液中检测到新冠病毒阳性,这些可能携带病毒的排泄物进入医院污水系统不及时处理会对人体和环境健康造成威胁。要确保此类传染性医疗污水达标排放,须强化消毒流程,同时提高污水处理自动化控制水平[7[7]。

2.3 隔离病房功能分区

隔离病分为清洁区(洁净区)、半污染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污染等级划分如表1所示[8]。污染区与半污染区的盥洗、淋浴废水及卫生间粪便污水均归为污染区排水,清洁区的盥洗及洗浴废水归为清洁区排水。污染区与清洁区污废水分流排放,且污废水各自独立排放到预消毒池。隔离病房一层污水收集与排放如图2所示。

3 改建主要内容

隔离病房最高日用水量20.68m3/d,排水量按用水量90%计算,约为19 m3/d,采用雨污分流,污废分流的排水体制。污、废水重力自流排入室外污水管,经管网收集至预处理消毒设备,经过厌氧消化和消毒处理后,接至院区污水处理站,确保排水排污符合《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要求。新增预处理工艺处理能力为19 m3/d,分为两段,1段为化粪池+提升功能,2段为化粪池+消毒功能;消毒剂使用次氯酸钠,有效氯投加量大于50 mg/L,废气采用FRP管收集后经紫外消毒引至远离人群居住的屋面排放。

3.1 设计水质及排放标准

本段工艺中进水水质如表2所示。对于传染病房污水,最重要的杀灭病毒等病原体[9]。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的医疗污水应急处理技术方案》(试行),接收新冠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定点医疗机构采用次氯酸钠消毒时,参考有效氯投加量为50 mg/L,消毒池接触时间≧1.5 h,余氯量大于6.5 mg/L,糞大肠菌群数﹤100个/L。预处理工艺中消毒接触时间大于工1.5 h,出水主要控制指标为粪大肠杆菌及余氯,粪大肠杆菌数小于100个/L,余氯大于6.5 mg/L。

3.2 预处理工艺流程

根据本隔离病房排污特点,污水中可能含有活体新型冠状病毒,为了减轻医院污水站的处理负担,保障人身安全和环境健康,对此隔离病房排放污水采用预处理工艺,具体工艺流程图如图3所示。

3.3 工艺说明

3.3.1 污水处理

医院污水预处理的目的是去除污水中的固体污物,调节水质水量和合理消纳粪便,利于后续处理,对于传染性污水主要目的是杀灭病毒等病原体[10]。隔离病房排放污水进入预处理设备后首先经过格栅,拦截较大悬浮物,漂浮物,然后在消化池与提升池中进行混合、初步厌氧发酵;经潜污泵提升至初沉池,初步沉淀后经溢流至消毒池,在消毒池中与消毒剂进行充分混合,杀灭污水中的病菌、病毒,最后经沉淀池去除可沉降颗粒物后经污水管网收至院区污水处理站进行二级处理。

3.3.2 尾气处理

从隔离病房出来的污水,所有流经的污水井、及1段与2段设备均完全密闭,废气通过FRP耐腐蚀管道进行废气收集,支管径DN80,主管管径DN150,通过引风机形成微负压收集,风量200 m3/h~600 m3/h。所有点位收集汇总后,统一采用利用紫外原理废气消毒设备处置,处理达标后,引至就近的建筑屋面排放,排气口距离建筑所在地平面需高于15 m。

3.3.3 污泥处理

预处理工艺中沉淀池为产泥单元,同化粪池功能,污泥根据隔离病房实际排污情况进行清掏[11]。

3.4 主要构筑物与设备

加药计量泵与进水提升泵同步。本院配制次氯酸钠消毒液浓度为5260 mg/L,大于50 mg/L。其中格栅井、消化池、提升池为预处理1段,预沉池、消毒池、沉淀池为预处理2段,水池均为全地下碳钢防腐结构,设备间为地上板房。预处理设备结构如图5所示。

3.5 工艺特点与运行效果

隔离病房配套污水系统改建后工艺流程更完整,满足HJ 2029-2013的要求。多点消毒措施能够有效防止疾病传播,既加强对传染性污水细菌、病毒的消杀能力,又保障了污水站运行人员的劳动卫生条件,有效防止由污水造成病毒传播。预处理工艺于3月15日投入运行,运行一周平均出水未检出粪大肠杆菌,总余氯含量约29 mg/L。医院污水站3月23日至3月30平均出水水质如表4所示。预处理出水中余氯含量升高,但未对污水站生化处理造成冲击,出水水质仍稳定达标。

4 结语

2020年1月底爆发新冠疫情以来,经过为期三个月的抗疫斗争,国内形势已基本得到控制。然而,境外疫情正快速扩张,严防境外输入,巩固深化疫情防控成效成为新的考验。在这场疫情中,病毒没有国界,山川异域日月同天,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医疗机构在防疫抗疫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医院污水处理工程作为医疗服务后勤保障的重要部分,既关系到整个医疗卫生系统的正常运转,又能阻断病毒通过污水排放传播。本院通过负压隔离病房改造及配套污水系统改建,已经具备了新冠肺炎患者收治条件,可长期应对后续发热患者,为早日战胜疫情提供了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王凱军, 常丽春, 杨美娟, 刘. 敏, 从非典到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医疗污水疫情三级防护体系建设与思考, 给水排水, (2020).

[2] 王洪臣, 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医疗污水和城镇污水处理若干问题的建议, 给水排水, (2020).

[3] N.C. Peeri, N. Shrestha, M.S. Rahman, R. Zaki, Z. Tan, S. Bibi, M. Baghbanzadeh, N. Aghamohammadi, W. Zhang, U. Haque, The SARS, MERS and novel coronavirus (COVID-19) epidemics, the newest and biggest global health threats: what lessons have we learne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2020).

[4] 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污水和城镇污水监管工作的通知, (环办水体函[2020]52 号).

[5] P. Sun, X. Lu, C. Xu, W. Sun, B. Pan, Understanding of COVID-19 based on current evidence, 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 (2020).

[6] 刘壮, 王有力, 刘泽洋, 传染性医疗废水处理工艺设计-中国卫生工程学, 中国卫生工程学, 10 (2011) 10-11.

[7] 王允妹, 某传染病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改造实例, 水处理技术, 42 (2016) 125-127.

[8] 林陶玉, 方鹏骞, 疫情防控紧急状态下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与动员管理策略,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20).

[9] 王姣, 王哲, 新型冠状病毒医疗机构污水和污物消毒-, 中国预防医学会, (2020).

[10] 周进之, 大型医院污水处理工艺设计与后期管理探讨,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13) 86-87.

[11] 陈明壮, 查静茹, 鲁. 超, 汪卓赟, 郭. 成, 赵丹娜, 李若洁, 吴贻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综合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实践, 中国医院管理, (2020).

作者简介:杨小龙(1981- ),男(汉族),医师,主要从事医院卫生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新型冠状病毒
2019新型冠状病毒SEIR模型求解及MATLAB软件实现
浅析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时期的家庭健身
“新冠肺炎”风暴中的心理障碍及防护研究
防疫期“燃点”
新型冠状病毒暴发流行对护理教师的启示
疫情防控中急需关注青少年的全球素养
从疫情到舆情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政府与公众的变与不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药物使用法规依据
疫情防控下的高校网上财务管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