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骆越铜鼓文化的传承内容研究

2020-10-14乔艳艳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6期

乔艳艳

摘 要:骆越铜鼓是我国传统文化遗产,在现代文明影响下,传承骆越铜鼓文化的迫切性愈发突出。因此,本文基于骆越铜鼓文化发展历程,对骆越铜鼓文化的传承内容展开研究,同时将骆越铜鼓文化的传播、弘扬内容划分为物质、精神两大类。借此在骆越铜鼓文化继承核心的明确中,保护、发展铜鼓文化。

关键词:骆越;铜鼓文化;传承内容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骆越铜鼓是骆越文化体系中技术含量高、象征性强的文化类型,是骆越社会中,人民精神、生活的直接反应,有着较为丰富的社会文化功能。因此,本文对骆越铜鼓文化的传承内容做出简单阐述,旨在提出骆越铜鼓文化传承价值,健全骆越文化体系。

一、骆越铜鼓文化相关概述

骆越铜鼓文化是古代民族骆越社会的文化产物,是青铜文化的核心内容。骆越铜鼓文化伴随着传统青铜铸造业的产生与青铜文化形成,并在该青铜文化发展中,经历由简单、复杂的过程。铜鼓在发展中,由于该文化所处地区、社会背景、文化特点、人民信仰的差异性,使得骆越铜鼓文化在中原地区发展中,其演变产生较多变化[1]。比如,骆越铜鼓文化中,铜鼓母形是指铜质、陶质的炊煮器,但在进入中原地区后,却逐渐成为“神器”、乐器、“权力重器”、礼仪用具等,具有奏乐、通神、象征权力等多种功能。在汉代,中原地区原本被看作权力象征的一些铜鼎已经逐渐消失,但骆越铜鼓却在文化传承中、民族发展中被流传,被保存在壮族、泰族等民族中,成为各时期使用频繁的乐器、祭祀用具。

二、骆越铜鼓文化的发展

由于铜鼓文化是在手工业、农业经济中得以发展的,所以在銅鼓文化发展历程中,其得以传承是在艺术、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进行的。骆越铜鼓在建造时,其技术、工艺难度较大,且对铜鼓品质要求高,需要在多领域、部门共同协作下,通过有效的配合、衔接,完成骆越铜鼓铸造任务。具体包括开采铜锡矿、组织领导铸造人员、选矿、合金、雕刻、浇铸等多个环节,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骆越铜鼓铸造中,相关人员需在精心设计、工艺落实、精准浇铸、精细雕刻的基础上,铸造结构科学、造型别致、音色浑厚的骆越铜鼓[2]。因此,骆越铜鼓文化是世界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技术含量较高的文化类型。骆越铜鼓文化从战国时期进入秦汉时期后,逐渐步入文化繁荣时期。在秦汉时期,骆越铜鼓在铸造时采用的铸造工艺为“失蜡法”,且铸造工艺、技术取得较大进步,已经进入高水平时期。并且工匠所铸造的骆越铜鼓,具有类型多样、结构设计巧妙、造型美观、寓意深刻等特点。该时期骆越铜鼓最具代表性的是灵山、冷水冲、北流、石寨山等类型,其中纹饰、外观最为精美的是石寨山类的骆越铜鼓。

三、骆越铜鼓文化的传承内容

骆越铜鼓文化是骆越族在传统青铜文化影响下,所形成的民族特色文化,凝聚着骆越族人民的智慧、精神内涵。同时集成着汉越文化、丰富着骆越文化内涵。而在骆越铜鼓文化的传承中,其传承内容主要体现在物质传承、精神传承等方面。

(一)物质传承

1.工艺传承

在骆越铜鼓的现有文献中,对于骆越铜鼓铸造工艺描述较少,在裴源所写的《广州记》中,仅对铜前熔炼进行描述,并用“俚僚铸铜鼓、铸败作鼓”等话语简答带过,未能对骆越铜鼓铸造进行描述。因此,在骆越铜鼓文化传承中,为在壮族、泰族等民族的内部传承中,挖掘骆越铜鼓文化继承价值,相关人员需重视骆越铜鼓铸造工艺的传承。由此可见,骆越铜鼓传承内容中,工艺传承是骆越铜鼓文化的传承核心。同时在现代铸造技术、人们艺术审美需求的改变中,在继承骆越铜鼓铸造工艺时,还应及时完善铜鼓功能、优化铸造工艺[3]。比如在骆越铜鼓文化发展中,在各个时期,工匠们都会在学习、创新中,对骆越铜鼓装饰进行重新修饰。一方面,工匠们会将民族舞蹈、民族图腾等内容,简化为具体的图形,将其精心布置在骆越铜鼓表层。另一方面,工匠们会根据中原文化,在改进骆越铜鼓铸造工艺的过程中,丰富骆越铜鼓文化内涵。所以在骆越铜鼓工艺继承中,需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保留骆越铜鼓中含有的民族文化。进而在骆越铜鼓文化的工艺继承中,发展我国古代青铜文化。

2.文字传承

骆越铜鼓文化发展中,古代文人学士对铜鼓文化的记载较为丰富,所以文字传承同样是骆越铜鼓的继承内容之一。比如刘洵所写的《桂海虞衡志》、周去非的“岭外代答”等作品,都对骆越铜鼓文化进行记录、描述。而在骆越铜鼓文化的文字传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相关人员需整理古代、近现代关于骆越铜鼓文化的文学作品、文献、书本,将其汇总成册,汇总骆越铜鼓文化的文字记载,用以铜鼓文化的传承、弘扬。另一方面,在对骆越铜鼓文化进行文字记载的基础上,相关人员应将文化核心,融入教育体系中。为后世记载、传播骆越铜鼓文化奠定基础[4]。

3.舞蹈传承

骆越铜鼓文化起源时,铜鼓的主要功能是炊煮,直到后来逐渐演变为祭祀器具。但在骆越铜鼓文化发展中,骆越族人民会在祭祀时,随着铜鼓声响用舞蹈表现丰收、农耕中的动作,最终形成铜鼓舞。所以骆越铜鼓文化精神传承中,舞蹈传承同样可作为铜鼓文化的传承内容。因此,相关人员在铜鼓文化资源整理中,可利用铜鼓舞传承铜鼓文化中,人民对风调雨顺、粮食丰收的期盼。

(二)精神传承

骆越铜鼓文化的精神传承核心,是传承骆越文化。在骆越文化体系中,铜鼓文化、宗教文化、稻作文化、花山岩画是骆越特色文化体系的主要组成内容。但在骆越文化发展中,却因为多数文化史料缺乏、资料抽象使得文化发展出现断裂、消失现象。而骆越铜鼓文化却以铜鼓、花纹为载体,对骆越文化内的铜鼓信仰、文化习俗、铸造技术进行全面的传播。同时形成独具特色、功能独特、内涵丰富的民族文化。因此,精神传承是骆越铜鼓文化传承的主要内容,是骆越文化成就、文明的标志物。

具体来说,在骆越铜鼓文化精神继承中,是以骆越族人民智慧、创造信念、创造力为主要继承、发展内容。相关人员需利用骆越铜鼓文化,集中体现在骆越社会中的艺术、审美、文化特点,为我国青铜文化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助力[5]。以骆越铜鼓文化中,其铸造工艺为例,相关人员传承文化精神时,可通过探索铜鼓花纹、图像中显现的社会背景、文化内涵,明确骆越铜鼓对王权、财务的文化象征功能。以此突出骆越社会中,骆越铜鼓文化对人民精神需求的满足。除此之外,骆越铜鼓文化作为技术含量高、文化影响力强的文化类型,在丰富骆越文化内涵、延续骆越族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对我国中华民族文化体系的健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骆越铜鼓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文化继承,而骆越铜鼓文化作为骆越文化体系、中国青铜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内容主要集中在铜鼓铸造工艺、铜鼓舞、文字的传承中。并且为实现骆越铜鼓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相关人员还应紧跟时代发展,在保留铜鼓文化核心内涵的基础上,重视铜鼓舞文化与现代文化元素的融合。

参考文献

[1]黄健,杨文定.2015年以来的骆越文化研究概述(一)[J].传播与版权, 2019(4):122-128.

[2]陈晓宇,郭健鸣,王斯芸.论铜鼓文化保护与传承[J].艺术品鉴,2019(1X):35-36.

[3]李振梅.论北流型铜鼓与灵山型铜鼓的异同[J].神州,2018(20):36-36.

[4]罗彩娟.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作为壮族主源的“骆越”文化表征[J].广西民族研究, 2017(6):77-84.

[5]莫莉晖,罗素芬.古老铜鼓 壮乡情——“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班本德育系列活动方案[J]. 广西教育,2018(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