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资源与革命老区振兴

2020-10-14韩芹李炎

党史文苑 2020年9期
关键词:老区红军革命

韩芹 李炎

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革命老区的脱贫工作。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指出,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走来的,永远都要从革命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老区和老区人民为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我们要永远珍惜、永远铭记。我们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1]然而,受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影响,川陕革命老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是国家级贫困县集中区,也是国家连片扶贫开发攻坚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出台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指导意见,加快实施重点贫困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支持贫困地区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红色、民族、民间文化资源”[2]。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是特定区域、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优质的不可再生文化资源,具有独特性、多样性和分散性特点,红色文化资源价值巨大。如何合理利用川陕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资源,使其释放出应有的经济社会价值,并且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这事关数百万老区人民的如期脱贫,事关川陕革命老区的振兴,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效。

一、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的概况

中国人具有独特的红色情结,在某种程度上,红色具有特殊的政治象征。红色文化是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缔造的革命文化,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3]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红色文化,涵盖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指的是革命战争遗址、纪念地、标志物等实物;制度文化指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等革命文献作品;精神文化指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革命精神、革命道德传统等。[4]也有学者认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优秀文化,主要表现为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等形态。[5]就行为文化而言,红色文化主要表现为建党纪念日、建军节等红色节日及红色民风民俗。就心态文化而言,红色文化塑造社会心理、思维方式、价值情感、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学术界虽然对红色文化的内容和层次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普遍认同红色文化包括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两个层面。

川陕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32年10月,张国焘、徐向前等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简称红四方面军)主力战略转移,12月到达四川、陕西交接地带,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四方面军由最初的1.4万余人扩大到5个军、8万余人,成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主要武装力量之一;川陕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强有力的根据地之一,曾被毛泽东称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疆域”。可见,川陕革命根据地对当时中国革命发展、红军长征胜利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尽管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存续仅有两年多的时间,但是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具有重要的价值。其物态性红色文化主要包括:革命历史遗迹(会址、战场、渡口、根据地、交通线等)、建筑体(医院、学校、兵工厂、被服厂、桥梁、舞台等)、实物(枪支弹药、货币、红军石刻、生产生活用品、医疗用品、通信工具、交通工具等)等遗存;非物态性红色文化主要包括:红色歌谣、政策制度、法规文件、书籍报刊、影像资料、革命戏剧、传奇故事、人物列传、当事人回忆录、会议类文字等。[6]

二、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的特点

依托灿烂辉煌的革命历史,川陕革命老区拥有富集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巨大,川陕革命老区要结合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特点进行合理开发,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1.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具有显著的区域独特性。石刻标语和烈士陵园是川陕革命老区物态性红色文化独特性的主要体现。“川陜苏区首府”通江县保存的红军石刻标语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保存之完整,为根据地各县(市)之冠。其中,“赤化全川”石刻标语是省级重点保护文物,被国家文化部门列入全国风景名胜之一,并载入《中国名胜词典》。位于通江县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安葬了2.5万余名红军烈士,是全国安葬红军烈士最多、规模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烈士纪念性建筑物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军精神是川陕革命老区非物态性红色文化独特性的主要表现。1934年11月,红四方面军在通江县召开了由800余名代表参加的党政工作会议,并在这次大会上制定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十六字军训。这十六字军训便是红军精神和红军文化的精髓。

2.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典型的多样性。其物态性红色文化主要有陈列馆、纪念馆和烈士陵园等几类。陈列馆主要包括: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通川区红军文化陈列馆、镇巴县红色标语陈列馆、汉中市革命史迹陈列馆等。纪念馆主要包括:宣汉县王维舟纪念馆、通江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南江县巴山游击队纪念馆、南郑县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宁强县革命纪念馆等。烈士陵园主要包括:通江县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洋县华阳红军烈士陵园等。此外,还有正在建设的川陕第一个红军文化展示与传承基地——广元川陕苏区文化园。其非物态性红色文化主要有红色书籍、影视作品和文艺节目等。红色书籍包括:《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资料集成》《红色天骄》《红军故事》《红色歌谣》《通江一百位红军人物》《川陕忠魂》《琴韵千秋》等。影视作品包括:《使命》《巴山忠魂》等。文艺节目包括:《十把扇儿》《车车灯》《红军阿哥你慢慢走》等。

3.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具有明显的分散性。这一特征与红四方面军在川陕革命老区的革命实践有关。在短短两年内,红四方面军建立了范围包括23个县和1个特别市的苏维埃政权、面积4.2万平方公里、人口500余万的红色区域。在这片红色区域内,分散着众多革命遗址、遗迹。以巴中为例,这一地级市有5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散落着900余处革命文物保护单位。从行政区域来看,川陕革命老区分属四川、陕西、重庆两省一市的10个地级市,主要分布在今天的通川、万源、宣汉、渠县、旺苍、城口、通江、南江、镇巴、西乡、南郑、洋县等县(区)。这些县(区)虽然在地域上毗邻,但大多为边远山区腹地,分散性特征极为明显。

三、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对策

2016年8月3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发布的《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在原川陕苏区核心区域设立川陕革命老区综合改革试验区,标志着川陕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拥有一个新的机遇。《规划》确立了川陕革命老区的五大战略定位,其中“红色文化传承区”的战略定位将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川陕革命老区振兴紧密联系起来。红色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是实现川陕革命老区振兴的重要途径,而川陕革命老区的振兴也不能没有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开发。

1.要准确把握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的独特性。与延安、井冈山、大别山等革命老区相比,川陕革命老区的独特性在于以红军精神为核心的红色文化。然而,长期以来受历史原因的影响,川陕革命老区的受关注度、社会知名度相对较低,其红色文化的历史地位、历史价值、社会经济价值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加强对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的研究。一方面,我们要加大对红军文化的研究,特别是对红军精神的研究。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以及赣南的苏区精神相比,川陕革命老区的红军精神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今后的研究可用更加宽广的视角、更加综合的研究方法,从历史背景和地域文化上深入研究川陕革命老区的红军精神。另一方面,我们要继续重视对川陕革命老区有关史料的挖掘与整理工作,将川陕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研究推向纵深。有关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学术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有待深化。今后,我们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全国性甚至国际性的学术论坛、学术研讨,对川陕红色文化的历史背景、功能定位与现实意义等内容开展深入研究,以提升其红色文化的学术地位。同时,我们要以重大纪念活动为契机,做好宣传工作,提升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的影响力与知名度。

2.要合理开发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的经济价值。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多样性,但其物态性红色文化的开发以陈列、展示为主要形式,以社会公益为主,很少能创造经济价值,更难以成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为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的目标,我们必须敢于突破常规,积极探索创新。一是实行“红色旅游+互联网”模式,促进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旅游产业升级。实行“红色旅游+互联网”模式,不仅可以拉近川陕革命老区与游客之间的距离,增强川陕革命老区与游客之间的互动,而且有利于建设智慧景区,为川陕革命老区旅游产业提供大数据服务。二是树立和践行“红色旅游+绿色生态”理念,将川陕革命老区变为“金山银山”。利用川陕革命老区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乡村院落等资源,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美食等活动,逐步形成独有的乡村旅游品牌,真正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三是以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为主题,加强影视、文学艺术创作,将川陕革命老区建设成为红色影视、红色文艺的创作基地。我们要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增强红色文艺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创造出经济价值,带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

3.要加大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协同开发力度。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分散性分布,导致这些不同的行政利益主体在开发本区域内的红色文化资源中缺乏大局观念和整体观念,往往各自为政,重复开发,使得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难以发挥最大价值。这一问题也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2016年6月29日,李克强总理在研究部署促进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川陕革命老区虽然分属三个省市,但彼此之间联系度相对较高,希望你们根据当地实际……打破行政分割,建设统一市场,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增强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川陕革命老区的各级政府要遵循市场规律,合理配置要素资源,通过深化改革加强区域合作,打造一支‘联合舰队,吸引东部绿色产业有序转移。”[7]为使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发挥最大价值,一方面,川陕渝两省一市的有关市、县(区)必须打破行政区域藩篱,组建跨省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领导机构,进行统筹规划和开发,提高红色文化资源的品牌竞争力;另一方面,必须树立大文化观念,跳出单一发展的观念,将红色文化与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和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相结合,進行综合开发。

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革命老区振兴,是党和政府的责任,也是老区人民的强烈愿望。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与开发潜力巨大,对老区的振兴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的战略地位,把握其独特的资源属性和特征,整合资源,协同开发,激发其应有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把川陕革命老区建设成为国家级“红色文化传承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春节前夕赴陕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向全国人民致以新春祝福祝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N].人民日报,2015-02-17.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EB/OL].中国政府网,http:// www.gov.cn/xinwen/2015-12/07/content_5020963.htm.

[3]刘琨.中西语境下红色文化内涵的研究[J].理论界,2013(7).

[4]辛锐.浅析红色文化的内涵及开发[J].人民论坛,2013(11).

[5]邓显超,邓海霞.十年来国内红色文化概念研究述评[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6]蔡云辉.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开发[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

[7]国务院为何这么重视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总理这样说![EB/OL].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guowuyu? an/2016-06/29/content_5086814.htm.

[作者简介]韩芹,女,西华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李焱,男,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委组织部干部。

猜你喜欢

老区红军革命
老区在努力奔跑
少寨红军桥
坚决打赢打好老区脱贫攻坚战
十送红军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再唱十送红军
老区也需要一个节日
采取超常规举措 打赢老区脱贫攻坚战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