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水青花的历史与现状

2020-10-14

红河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洪家建水青釉

(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云南建水 654399)

根据出土器物和学者考证,建水青花烧制始于元初。从外部环境来讲,自元世祖忽必烈自四川“乘革囊及筏以渡”金沙江,统帅十万兵马覆灭宋大理国,随即在云南设行省、置郡县将其置于中央政权的直接管辖之下,以加强对边疆的统治,结束了唐南诏自宋大理约600年的地方政权。自此云南与中原的交流迈入一个新的时期。赛赤典受命管辖云南行省,随其进入云南的军队、工匠等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技术,促进了建水窑工艺的发展。与此同时,赛赤典和平定云南的“畏吾儿军”作为最早定居建水的回族,他们对青色的推崇和喜爱也成为建水青花烧制的原因之一。云南是青花着色剂青花料的重要产区,因其含钴含量、青花发色艳丽而被誉为“珠明料”。建水笔架山开采碗花石的历史悠久,而且还曾有景德镇商人来滇购买,为建水青花的生产提供了必需的钴料支持。因此,种种条件为建水青花的生产提供了可能。

古窑址的发掘和墓葬出土器物对元代生产青花提供了实证。葛季芳在建水古窑址发掘中,在碗窑村小学和张家沟附近发现了不同时期的古窑址群。通过窑址新旧堆积叠压,反映了建水窑烧造青花瓷器的状况。通过发掘的瓷器残片分析可知:“建水窑烧瓷的历史比玉溪窑早,从老窑、旧窑的青釉实足器多,青花浓黑,在折腰盘口施青花料、盘心书‘ 元 ’字从无钴料纹饰器物看,可起元代早期。洪家窑、潘家窑、土窑以烧青花为主,纹饰布满全器的青花罐、玉壶春瓶、竹节高足杯、折沿盘、深腹圈足和浅腹卧足碗,则为元代中晚期。”[1]建水在元代早期就已经开始烧制青花瓷器。

在1984年发掘的泸西县和尚塔火葬墓中,就有青花罐出土“第一期,以C、G型罐及图案繁丽的青花瓷罐为代表。”[2]对于自此出土的青花罐的生产窑口,亦有论断“在一期座火葬墓(M3、M7、M31、M64、M71、M79、M83、M84、M93、M156和M171)墓中,共出土6件青花火葬罐,为建水窑产品。”同时,考古报中对墓葬时期进行断定:“一期墓葬数量较多,延续时间较长,其年代大致相当于宋中后期至元初。”[3]泸西县和尚塔火葬墓发掘的青花罐与葛季芳对建水古窑址清理发现的青花残片时期吻合,证明了建水青花于元初开始生产的论断。

元至明初当为建水青花的发展时期。通过对建水古窑址的发掘整理,梳理建水青花的烧制方式、种类以及纹饰进行探讨建水青花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对建水古窑址的清晰得知,主要有旧窑、洪家窑、湖广窑、高堆窑以及袁家窑进行建水青花的生产,其产品主要有碗、盘、瓶、罐等类别。在旧窑窑址发现的元代青花元字盘被定为元代早期产品“因为青花元字盘的制作极为朴厚,除折沿有一周青花、盘心书一元字外,并无其他纹饰。所以旧窑的青釉器和青花元字盘,时代上稍早于洪家窑,为元代早期产品。”[4]73

就洪家窑而言,通过葛季芳研究认为,“洪家窑断面的试掘,其堆积层我们将它分为二层,是因为其交界处有参杂,也就是说第一层是青釉器为主,杂有部份青釉印花青花器,第二层青花为主又杂有少部份青釉印花划花器,而且青花碗盘的造型、纹饰又与青釉印花、划花器相同。青釉器上的划花,如缠枝莲花、莲瓣、菊花,青花器仍然采用,但更盛行蕉叶、卷枝、回纹、太阳纹、山水楼台、海马、海水等。说明洪家窑的青花是在青釉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吸收了青釉的纹饰,又有所发展和创造。但它们的造型和纹饰都具有元代瓷器的风格。”[4]73建水青花的演变过程和纹样来源,实际上是继承了青釉技法和纹样,同时承接旧窑的烧制历史,揭示了建水元代建水青花各窑的发展历程。从年代划分上“洪家窑堆积,经试掘下层为元青釉,中层为青釉印划花、印花青花、青花,上层以洪武青花为主。”[5]说明洪家窑最后烧制产品为青花,并延续到明朝初年。“高堆窑和湖广窑以烧制青花为主,青釉次之,圈足器增多,平足器减少,与洪家窑相似。”[4]73根据青釉—青花的衍变过程,高堆窑和湖广窑以青花为主的烧制情形说明了建水青花取代青釉瓷成为主要产品,建水青花得到进一步发展。

袁家窑代表性青花产品为青花玉壶春瓶。1973年,在滇中禄丰一个元代火葬墓中出土了一只青花鱼藻纹玉壶春瓶,掀开了云南青花的面纱,使之在此展现在大众面前,对于该瓶,学界定位于玉溪窑产品,但来自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杨大申教授通过实地考察研究后,撰文《关于云南禄丰县元墓出土青花瓶的一点看法》,文中通过纹饰及用笔和器物造型的对比,提出该瓶应该是建水窑产品,“杨大申同志认为禄丰元墓出土的玉壶春瓶是建水窑的产品,所用照片即袁家窑的青花元字瓶。”[4]73此外,葛季芳多次对建水窑进行考古调查,通过对元明古窑址堆积层的发掘和收集,梳理出建水窑产品的更迭顺序,即青釉(素面)器—青釉印花器—青釉划花器—青花器。葛季芳认为,“是在青釉印花划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4]72并在洪家窑址的堆积层中发现一件青釉印花青花盘进行论证,“盘的造型、印花与青釉印花盘完全相同,是在盘心印的莲花上,又加绘青花莲花。由于罩的青釉薄,经高温氧化显露出的青花钻非常清晰。说明建水窑在烧造瓷器上,由素面到印花、划花到青花,曾经历过系统的发展过程。而且自青花问世以后,青釉印花划花就逐减少,以致绝迹。如袁家窑的堆积层中几乎全是青花。”[4]72证明元明时期,建水青花器的烧制历史和产生过程。

图1 建水窑口分布图

建水青花的明代窑址尚不明晰,仅在洪家窑的上层发现一些明初的青花产品,除此之外尚无发现。但在明代墓葬中发掘出了建水青花,以建水为中心,在滇南个旧市王林寨小满坡明代墓中出土10余件建水青花瓷器,滇南红河县牛皮寨明代古墓出土21件建水青花瓷器,以及在建水城北正街的改造工地上,发现了陶瓷碎片“可辨器物有碗、盘、碟、瓶、炉、盆、罐等,较为完整的器物有件。其中青釉件,有素面,印花两种;青花件(杯、瓶、炉各件,碗件,盘件),有游鱼、牡丹、莲、缠枝花丼等纹饰,还有‘元’字碗和‘福’字盘,为元末明初建水产品。”[6]无不证明建水青花在明代,尤其是明代早期的烧制遗迹。

图2 建水窑元代青花罐

随着与中原交流的日益频繁,景德镇青花进入云南,对云南青花市场造极大冲击,影响了建水青花的生产,因而明代中后期,建水青花逐渐萎缩,直至明末清初断烧。“但是云南明早期的青花其造型和纹饰仍受有景德镇青花的影响,如江川、景东明墓 所出的青花缠枝莲花小盖罐与江西明正统朱盘份墓出土的青花小盖罐很相似,而建水、玉溪窑的青花盘碗所绘纹饰与内地盛行的花纹也相差无几。到了明中晚期景德镇瓷器逐渐增多,以青花为主还有白瓷、冬青、霁蓝、青花釉里红、三彩和彩绘俑器形有罐、瓶、壶、盘、碗、杯、碟、和高足杯碗等。其中以青花盘碗最多。几乎渗透到云南的每个角落,而云南产的青釉、青花器,却越往后越少,甚至达到绝迹。”[7]建水青花随着云南青花的衰落而断烧。

随着时代的发展,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于2017年成立建水青花研发室,立足建水,承接建水青花的千年窑火,进行建水青花的复烧工作。一方面,积极同高校合作,聘请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吴白雨副教授为首席专家,进行建水青花的复烧、非遗保护和学术的指导工作;一方面,特聘建水青花非遗传承人何秀华为传承导师,进行青花教学和创作,为建水青花研发室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几年来,学校青花文化研发团队同心协力、攻坚克难,深入实地采集配制青花料和釉料的原土矿。通过难以计数的试验,汗水挥洒结出丰硕成果。目前,建水青花文化研发团队已开发出了三种绿色环保的高温釉料(即白釉、黄釉、酱釉)和建水原矿青花色料。开发出50余种器型建水青花产品,其中有十种建水青花产品获得国家专利。生产出的建水青花产品经过红河州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测中心检测,完全符合国家质量和环保标准。团队创作的《青花民族风——红河世居民族》建水青花作品,在2019年“第二届中国建水紫陶文化节”作品比赛中获奖。

图3 建水青花产品专利证书

与此同时,积极进行建水青花的非遗申报工作,通过大量收集、整理以及推广工作后,建水青花已经成功申报为县级及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正积极进行省级非遗申报的准备工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国家级非遗也能成功。

2020年5月,建水青花研发团队通过大量的实验和历史检索,成功复烧出建水青花汽锅。紫陶汽锅随着建水紫陶的发展早已闻名遐迩,成为建水紫陶的知名产品,汽锅鸡更是因此成为一道云南名吃备受国内外的旅游者喜爱。但建水青花研发团队负责人杜黎波老师留意到伴随着紫陶汽锅的产生,建水青花汽锅也广为使用和流传,并发现了清中晚期的建水青花汽锅实物,便着手进行建水青花汽锅的研发和制作,通过多次实验和改进,不仅成功研发出建水青花汽锅,并在此基础上研发出“龙首钮龙首凤纹青花三叠汽锅”,该汽锅不仅美观大方,典雅精致,且实用性强。建水青花汽锅具有外表光滑亮润、不透气、不渗水、不渗油等特点。建水青花三叠汽锅无论是外观造型、装饰,还是三个锅的功能设计无不契合了当代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器物的要求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并且反映了建水青花研发团队在复兴建水青花的同时,积极迎合时代需求,把建水青花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使600多年的青花古瓷重新走进千万百姓家。

图4 清中期青花汽锅

图5 民国青花汽锅

图6 三叠青花汽锅设计图

图7 三叠青花汽锅产品

研发团队从地域民族文化出发,研发和生产有地域民族特色的建水青花产品,使工艺生产和地域文化紧密相连。彝族是红河州的世居民族之一,也是我国第六大少数民族,彝族文化丰富而又源远流长,研发团队通过对彝族文化的研究和应用,把彝族对火的崇拜与青花装饰纹样相结合,成功研发以彝族图腾为主题的建水青花系列餐具,并成功申报专利。其种类分别有青花瓷豆、盘、碗、碟等,既扩展了建水青花的产品范围,又为当地人群居家生活提供了多样的餐具选择,更是促进了建水青花和彝族文化的传播。

图8 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研发的建水青花彝族纹饰餐具

图9 青花瓷“豆”设计图

图10 青花瓷“豆”实物图

除餐具外,研发团队还致力于建水青花其他产品的开发与生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装饰陶瓷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建水青花美人瓶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图11 建水荷花纹青花美人瓶

图12 建水凤穿牡丹纹青花美人瓶

图13 建水卷草纹青花美人瓶

该瓶再造型设计上借鉴了旗袍和女性身材的特点,婀娜多姿,散发风韵之美,因此故名美人瓶,在纹饰装饰上利用建水青花中的传统纹饰“凤穿牡丹纹”,又寓意女性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纹饰与造型相辅相成,既是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又是技艺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展示了当代职业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和审美水平。

在今后的工作中,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建水青花文化研发团队将不断总结,大胆创新,不断推进建水青花的复烧、非遗保护、产品开发及推广工作,使古老的建水青花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新的活力,为传承复兴传统工艺贡献应有的力量,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而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洪家建水青釉
洪家滩游记
建水陶艺新观察
哥窑青釉双耳彝炉
建水孔子文化节 尽显儒家君子风范
知足(竹)常乐
云南建水陶博物馆馆藏作品欣赏
洪家光
洪家光
——“最美青工”
建水紫陶·升华
浅谈毡包青釉